首页>要闻 要闻
日本后老龄化时代走向何方? 资源与财政负担加重
少子老龄化日趋严重 资源与财政负担加重
后老龄化时代,日本走向何方
□ 杨 慧
日本横滨市若叶台居民自治会定期开会,群策群力商量事情。 本报记者 苏海河摄
日本是世界上人口最长寿的国家之一。最新统计显示,2016年男性平均寿命80.98岁,女性平均寿命达87.14岁。不过,与世界各国老龄化速度相比,日本也是最快的。老龄化不仅导致日本劳动力短缺、消费低迷、通货紧缩、地方凋敝等后果,而且其社会资源、财政资源越来越不堪重负。因此,观察并分析日本老龄化状况和应对策略,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2025景象: 飞速步入后老龄社会
日本政府政策及社保制度规定65岁以上为老龄人口,75岁以上则称为后老龄人口。原来60岁退休即可领取的养老金体制正在分步后移,到2025年所有老人须到65岁才能领到社保养老金。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统计资料,2010年日本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3000万,后老龄人口为1419万,到2025年老龄人口将增加到3500万,后老龄人口将达2179万,相当于前者的1.54倍。这意味着2016年已达到27.3%的人口老龄化比例到2025年将超过三分之一,且五分之一为后老龄人口。另据日本总务省的人口统计及预测,1990年时每一位65岁以上老人由5.1个20岁至64岁的劳动人口供养,2010年减少到2.6人,2025年将减少到1.8人,2060年将减少到1.2个劳动力供养一位老人。不久前,日本老年学会提议,将老年人的定义从目前的65岁提升至75岁,意在改变全社会的意识和观念。
上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人口出生率急剧下降,造成人口比例出现倒金字塔结构。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人口动态估算值,2017年出生人口仅为94.1万人,创1899年建立统计制度以来的最低值。与上世纪70年代每年新出生人口200多万相比,生育率之低可见一斑。同年,死亡人数为134.4万,相当于人口自然减少40万以上。因此少子老龄化被称为日本的“国难”。有关资料显示,15岁至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1995年为8700万人,但20年时间减少了1000万人。为弥补劳动力不足,日本政府提出了“劳动方式改革”的新政策,重点吸引妇女和老年人就业。
虽然日本人口总量不断减少,但得益于全民医保体制的普及和医疗水平提高、饮食结构优化等,国民平均寿命大大延长。不过,“长寿幸福”如今成了日本财政的巨大负担。与世界各国老龄化速度相比,日本是最快的。1970年日本65岁人口为7%,24年后1994年达到14%。其他国家达到这一比例的时间分别是:德国42年,英国46年,意大利55年,美国69年,瑞典82年,法国则耗时114年。日本社会的老龄化速度之快可见一斑。
应对:
全民医保与社会化护理结合
最大的医院行业组织日本病院会会长、长野县相泽医院院长相泽孝夫介绍了日本的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险制度。他说,日本从1961年开始普及全民医保制度,保险类型分为个人及自由职业者加入的国民健康保险、行业组织的行会保险、企业保险等主要类型。个人按收入比例缴纳保险,并享受医疗费保险制度。目前,国民健康保险的自付率为个人收入的9.7%,保费约占保险收入的60%,其余为国家及地方政府的公费负担。医院收取理疗费时对个人只收取自付比例部分,其余直接与医?;菇崴?。在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依托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国家财力充裕,1973年制定的“老人福利法”曾规定老年人免费医疗。目前的医疗费负担比例为一般人员自付30%,学龄前儿童及70岁以上老人自付20%,75岁以上老人自付10%。
从2000年开始,为解决老年人生活不便,日本引入了护理保险制度。一方面,随着社会老龄化发展,需要护理的老年人逐年增加,同时由于寿命延长,护理期限也相应拉长。另一方面,由于生育率下降,家庭人手不足,子女难以完全承?;だ砝先说囊逦瘢虼松缁峄だ砘朴υ硕?。该制度规定,40岁以上人员均强制加入老年护理保险,等到自己年老体弱,生活不能自理时,经审核可按不同等级享受护理服务,相关费用从护理保险中报销。相关保险费占到保险机构财源的一半,其余由国家、都道府县、市町村三级按比例投入。此后,经各地方政府指定或审查合格的养老机构开始兴办日托或整托老年公寓,也有通过考试获得护理师资质的人员上门提供护理服务。
诚然,日本的全民医保制度,为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延长寿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任何人不必为治疗费用担心发愁。同时,社区诊所、地方医院、中心医院等分级医疗体制也较好地解决了不同病症的就诊需求。但是,全国自由结算也导致了一些病人向城市大医院集中,使城市医疗资源更加紧张。老龄化带来的慢性病、老年病治疗费用增高,医保体制难以承受,也使国家财政雪上加霜。
目前,世界上施行社会化老人护理制度的国家并不多,仅有欧洲的德国、荷兰以社会保险方式实行市场化运作,瑞典和英国则以地方政府为单位提供社会服务。日本的强制护理保险制度不仅补助额较高,且评定细则更具体,对护理人员的资格、能力要求也更高。老人们在得到审查认定可以享受护理服务后,入住老年公寓者保险机构会直接向公寓转移支付,居家老人则可在保险标准范围内通知护理人员上门服务。记者所在的小区内就经??吹揭涣净だ矸癯得恐芏ㄆ诶捶?,为老年人提供洗澡、做家务等护理服务。
制度虽然优越,但财政负担巨大。本来这种护理保险是为生活不能自理、家庭内无力照顾的老人提供的一种生活服务,但在实施过程中发现,有的老人虽然子女有能力照顾,却经常外叫护理人员上门服务,因为存在自己交了保险,不用白不用的心态。长此以往,护理保险的财源也面临困难局面。2016年度日本的老年护理费用已超过10万亿日元,2025年后老龄时代预计将超过21万亿日元。
亲子活动室成为老年人与孩子们联欢的重要场所。本报记者 苏海河摄
挑战:
资源和体制面临考验
朝日新闻资深记者、生活项目室主任佐藤阳长期报道日本多个地区的老龄化问题,对老龄化带来的医疗、财政资源和管理体制难题作了深入研究。佐藤阳认为,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医疗、护理资源及体制面临着严峻考验。一方面,老年病、慢性病患者长期占用医院床位,造成医疗机构床位资源不足,一些急诊、急救患者面临等床位局面。同时,过度医疗现象较为普遍,由于从道德和制度规范层面无章可循,医院里靠呼吸机和鼻饲给养维持生命的无意识病人逐年增多,占用大量医疗、财政资源。另一方面,养老院规模不足。据预测,2025年“待入托老人”将达52万人。由于老年人行动不便,需要大量护理人员,但这一行业不仅需要国家资格考试,而且工资低、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高,愿意从事这一工作的人员不多,预计2025年护理人员缺口将达38万人左右。
与此同时,国家和地方自治体的财力负担也面临着考验。虽然日本较早普及了全民医疗保险和老年护理保险制度,但是个人承担部分仅为保险制度的一半,另一半靠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近年来,日本的医疗、护理支出逐年提高。据统计,45岁至64岁的中年人人均年医疗费达27.7万日元,但75岁以上老人年医疗费达到89.2万日元,相当于中年人的3倍。为此,2016年日本全国支出医疗费用37.9万亿日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54万亿日元。此外,由于日本的财政制度是以市町村为单位的独立核算体制,人口基数少、财力弱的地方村镇面临的财源问题比城市更加严峻,城市则面临着医疗资源被全国民众占有的窘境。不仅如此,各地方对老年人的重视程度不同、应对方略有差异,也造成了地区之间的不平衡。
当然,老年人并非都是社会负担。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一项调查,2016年老年人在岗人数达770万,10年增加50%。2017年1月至7月新签就业合同或参与钟点工等临时性工作的65岁以上老人有65万人,其中30%是正式职工,24%是定期合同工,43%是钟点工。从行业领域看,出租车等运输业,保安、保洁等服务业占多数。
东京目前运营的出租车包括公司和私人出租共计45300台,一般出租车公司的司机退休年龄为67岁,但体检合格,且无违章记录的优秀司机可适当延长退休年龄。根据媒体统计,东京75岁至79岁的出租车司机有2522人,80岁以上出租车司机有442人。一些优秀司机退休后又开始经营驾驶私人出租车。其中,一部分人是为赚取收入养家糊口或积攒养老金,更多的人似乎是为老有所乐,使自己的生活更充实、更有价值。记者多次乘坐银发司机的出租车,一路听老司机侃侃而谈,感觉他们不仅是活地图,更是日本历史、社会的活字典。显然,老司机接触社会,也收获了工作的喜悦和人生的价值。
出路:
依靠国家和社会共同解决
为应对老龄化问题,减轻社会资源、经济财政面临的压力及增加劳动力,日本政府、地方自治体和社会组织开始探讨解决之策。作为中长期应对老龄化问题的对策,日本政府有关部门开始着手修订“高龄社会对策大纲”,主要内容包括促进老年人再就业、鼓励延期领取养老金、提高生活品质、增强健康寿命等内容,并提出具体数值目标。将60岁至64岁的就业率从2017年的63.6%提高到2021年的67%以上,鼓励老年人从事更多的兼职、副业等,对有创业意愿的老年人,要求日本政策金融公库等提供融资支援。鼓励老年人延期领取公共养老金,并允许延迟到70岁以后。目前的制度规定65岁开始支取的养老金可以延期到70岁,每延期一个月领取额增加0.7%,即如果66岁开始领取,养老金额将提高8.4%,如果延迟到70岁,每月领取额将提高42%。新制度将允许这一期限延迟到70岁以后,并进一步提高加权比例,以此鼓励老年人就业,并减轻国库的养老金负担。
为解决医疗费财源不足问题并抑制过度医疗,日本政府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取消老年人免费医疗制度,逐步提高自付比例。如今,年收入超过370万日元的高收入老年人甚至不能享受老年人医药费优惠,须与一般社会人员一样支付医药费的30%。为弥补养老服务人手的不足,正在探讨提高护理人员的工资标准,加快研发普及护理机器人。
记者专程采访了横滨市若叶台住宅区利用社会化管理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尝试。这个住宅区是上世纪80年代初城市化进程中建设的大型住宅区。74栋10层至14层建筑最多时居住人口超过2.5万人。中小学、商店、诊所、公交线路一应俱全,属于典型的卫星城住宅区。如今,随着出生率下降、青年人外出就业等,人口降至1.5万人。居民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40%,预计10年后这一比例将超过50%。
为应对老龄化问题,若叶台居民自治会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新尝试。持续组织广播体操、门球、徒步等多种文体活动,广泛动员老年人参加,老年人因此接触社会,同时提高了健康水平。几位家庭妇女利用自治会免费提供的铺面创建社区食堂,以成本价格向老年人提供午餐,不仅解决了老年人就餐问题,也为一些独居老人提供了交流场所。2016年3月份开始邀请相关医生开设家庭病床,开展居家治疗与护理的一体化服务。
此外,为吸引年轻人口,该自治会征得横滨市政府的财政支持,对新迁入的年轻人提供住房补贴和房屋装修补贴,动员社区老人与托儿所交流。近年来,该社区不断向横滨市政府和铁路公司请愿,呼吁将地铁或轻轨电车线路延长至此社区,期待以此提高社区活力。
编辑:秦云
关键词:日本 后老龄化时代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