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31省区市两会闭幕 六大关键词勾勒各地发展新愿景
历时13天,全国31省区市2018年省级两会正式画上句点。
作为观察区域发展重要窗口的地方两会,每每透露着各地发展的新讯息,也被视为全国两会的先声。今年的地方两会,更是因为在党的十九大后召开而备受关注。
透视各地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有一个共同点:高质量发展成为赢得未来的关键。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楼市调控、乡村振兴……除了换届之年的人事更迭,这些地方两会上“出镜率”最高的热点,也有了推进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
22地GDP增速超国家线 高质量发展将成未来主线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央部署,地方落实。综观各地政府工作报告,我们看到的是各地积极谋划深化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雄心壮志。
各地公布的2017年GDP数据显示出了不一样的区域发展格局。这一年,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呈现回暖态势,中部资源大省新旧动能转换雏形显现加速崛起,东部沿海地区在减速换挡间新动能不断增强,西部地区外向型经济的水平和层次有效提升。
2017年,22省份的GDP增速均跑赢全国,上海的GDP增速与“国家线”持平。各地经济增速仍延续了“西高东低”的态势,贵州、西藏同去年一样继续稳居GDP增速榜前两位,也成为仅有的2个保持两位数增长的省份。从GDP总量上看,26省份的GDP总值均已逾万亿,其中,广东、江苏、山东和浙江分别以8.99万亿元、8.59万亿元和7.27万亿元占据GDP总值的前三位。
从各地近期披露的政府工作报告看,各地未来五年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就是促进高质量发展,而因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各地在强调高质量增长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上海未来5年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湖北未来五年发展的关键词是“中部崛起”,从2020年到2035年,形成与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相适应的经济实力和战略功能;辽宁将辽宁2018年GDP增长目标定为6.5%左右,比其2016年6%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明显调高,彰显出辽宁要发展振兴的信心。
关键词:保障民生
各地政府工作报告晒民生清单 让群众共享发展红利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在今年各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改善和保障民生均为工作重点,民生经济成为各地两会的核心议题。
在医疗改革方面,山西、广东等不少省份将推进“三医联动”、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问题列入工作计划,其中,山西提出,健全“三医联动”长效机制;广东强调,将大力推进综合医改,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综合监管制度,全面推进以医院集团为主的医联体建设。此外,不少地方也表示要巩固取消药品加成和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成果,巩固扩大医改成果。
在社会保障方面,河南、天津、黑龙江、安徽等多地在其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表示将继续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此外,一些地区还要求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例如,浙江提出新建或调整布局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811个、新增养老机构床位3.1万张;上海则表示要新建50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80家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新增7000张养老床位,改造1000张失智老人照护床位,加快建设15分钟社区养老服务圈。
在教育方面,解决“幼有所托”成为各地今年一项重要的民生工作。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已逾两年,入园难成为社会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对此,多地提出新建、改扩建幼儿园的对策。其中,广东明确要加大对普惠性幼儿园的扶持力度,保障“二孩”政策实施后的学位需求;北京表示要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年内新增学位3万个左右,积极应对学龄人口变化。此外,广东、天津、山西、云南、甘肃等多地都提到了将“解决‘择校热’‘大班额’等突出问题”。
关键词:扶贫攻坚
啃下硬骨头!22省份政府工作报告提脱贫摘帽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地区群众奔向小康生活——这成为近期中国各地两会热议的重点。
2017年,一系列脱贫攻坚的努力在中国各地推进,一户户家庭摆脱贫困,9省区市的26个贫困县顺利通过了国家专项评估检查,将由省级人民政府陆续批准退出贫困县。2018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年,各地将继续做好精准脱贫工作,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在地方两会上至少22省区市将2018年的具体脱贫目标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地方两会上,多地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向“虚假脱贫、数字脱贫”亮剑,河北、山东、贵州、云南将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内蒙古将着力解决脱贫攻坚中层层加码、形式主义等问题,江西表示要严格考核评估,强化督察问责,宁夏则严格贫困退出机制,防止早退错退,防止“数字脱贫”“被脱贫”。
关键词:楼市调控
多地定调“房住不炒” 土地供应向租赁倾斜
除了扶贫攻坚之外,多地还积极回应与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民生话题。其中,楼市调控被频频提及。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在多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一定位均得到响应。加大租赁市场供地力度,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成为各地2018年房地产调控政策中的“主旋律”,此外,各地楼市调控步伐并未停歇。而从多地两会发出的信号来看,今年一线城市的楼市调控仍不会放松。
“坚持严控高房价高地价不是权宜之计、减少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对房地产业的依赖也不是权宜之计。”上海市市长应勇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按照这一表态,上海计划今年新建和转化租赁房源20万套,新增代理经租房源9万套;新增供应5.5万套各类保障房,完善共有产权住房制度,放宽廉租住房准入标准。
同为楼市政策风向标的北京也提出,今年将着力推进建设已供地290万平方米的共有产权住房和600万平方米商品住房,尽快形成市场供应,还计划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5万套,完成棚户区改造2.36万户。
作为非净人口流入省份的河南,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将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因地制宜发展共有产权住房,支持郑州开展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试点。
关键词:乡村振兴
以“农”为先推动乡村振兴 让“农民”成为人人羡慕的职业
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航向。在今年的省级地方两会上,“乡村振兴”也成为各省区市《政府工作报告》的一个重要内容,被频频提及。
面对农业资源长期透支、农村生态遭到破坏等现状,安徽、青海等不少省份选择了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的发展方向;天津、山西等省份则注力电商新业态,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
除了大力大发展农村产业经济,多省区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明确的乡村环境整治目标,天津要建成324个村的污水处理设施整修乡村公路500公里;安徽要完成自然村80万常住农户卫生厕所改造,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60%,完成200个乡镇政府驻地污水设施建设。
关键词:监察委主任
31省份监察委主任全部选出 各地省级监察委密集挂牌
十九大结束后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国各地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部署在全国范围内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探索实践,完成省、市、县三级监察委员会组建工作,使改革与地方人大换届工作紧密衔接。
此后,多省份县市两级监察委密集挂牌亮相。随着省级人代会的召开,31省区市均已选出省级监察委主任,各地省级监察委也纷纷组建。
从31位省级监察委主任简历来看,60后官员有26位,其中2位是女性,分别是河北省监察委主任梁惠玲和陕西省监察委主任贺荣。31人中至少11人曾有在中纪委任职的相关经历。他们同时也担任当地省级纪委书记。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31省区市 两会闭幕 六大关键词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