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体育时评:不惟金牌 不畏挑战
新华社北京1月31日电 体育时评:不惟金牌 不畏挑战
新华社记者沈楠
平昌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31日誓师。这是中国参加冬奥会以来承载着最厚重期望的代表团。他们将以怎样的成绩和姿态为北京冬奥会吹响号角受到世界瞩目。
这一代中国冰雪健儿幸运地身处这个时代。2015年7月31日,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冬季项目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过去两年多,冬季项目得到的人、财、物等各方面保障数倍于过去,成为中国竞技体育新的发力点。中国冰雪人也抓住机遇,在设施建设、队伍组建、人才选拔、教练引进、对外交流、体制机制改革等多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从索契周期只开展了三分之一的冬奥小项,到平昌冬奥会102个小项全部建成国家队;单板滑雪平行大回转、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女子跳台滑雪、雪车等项目在低起点甚至零起点上取得历史性突破,第一次进军冬奥会,这都是“恶补短板”的直接成果,体现了一种良好的势头。
作为东道主,中国军团要在北京冬奥会上实现“参赛出彩”,平昌是一个基础和前哨。然而,中国冰雪运动欠账太多、底子太薄,不可能春风一到就遍地花开。事实上,平昌将是中国冰雪军团在近十年内面临的最艰难一仗。这个艰难,一是指重点项目面临重重挑战,成绩难有突破,二是指与外界和大众对下届东道主的期待值有差距。
这就要求从运动员到官员到大众,都正视客观现状,以平和心态对待金牌、奖牌。勇夺金牌者是为英雄,但又不惟金牌论英雄,已经是被普遍认可的竞技体育价值观。具体到中国冬季项目,不惟金牌更是一种从理性出发的宽容和对体育规律的尊重。
按传统理念,冰雪运动受自然条件制约较大。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不出山海关”是中国冰雪运动的真实写照。运动员大多集中在黑龙江和吉林两省,选材面和人才储备捉襟见肘。而东北老工业基地自上世纪90年代起长达20年的转型困境直接影响到了中国冬季项目发展的经济和人文基础。
中国东北气候比同纬度更寒冷,加上过去训练保障条件有限,几十年来,中国冰雪人在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甚至恶劣条件下顽强拼搏,逐步实现从参加冬奥会到获得奖牌、赢得金牌的突破,涌现了叶乔波、杨扬、申雪、赵宏博等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运动员,以及以姚滨为代表的一批功勋教练。更多砥砺前行而未功成名就的冰雪人,留下了许多催人泪下的故事。
这是中国冰雪人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他们赖以创业和立身的基石。新一代冰雪健儿理应继承前辈们的精神,无所畏惧地迎接挑战,在平昌展示出中国冰雪运动奋发向上的志气和士气。
厚积方能薄发。借助冬奥会契机,发挥精英运动员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大众兴趣,才能助推冰雪运动真正走出山海关,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宏愿,从而为中国冰雪竞技水平的飞跃奠定厚实基础、注入强劲动力。这也是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和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完)
编辑:秦云
关键词:金牌 平昌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