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强化数据监督,还文化海晏河清
国家网信办近日约谈新浪微博负责人,要求就“微博刷榜”等突出问题进行整改,回应了社会呼声。一段时间以来,借水军等手段人为提升“热度”、制造“网红”的行为屡见不鲜,成为文化领域的一大毒瘤,影响恶劣。
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要赢得人民认可,花拳绣腿不行,投机取巧不行,沽名钓誉不行,自我炒作不行,“大花轿,人抬人”也不行。然而,这种“投机取巧”和“自我炒作”行为屡见不鲜。假点击、假收视、假票房、假粉丝数、人为操作的搜索指数、拥有完整产业链的微博转赞评等数据作假行为已经渗透到文化行业多个环节。
随着互联网技术普及,造假行为手段翻新。票房造假和收视率造假早已成为电影和电视行业造假的两大顽疾,从电影的买票房、偷票房、幽灵场,到电视的操纵样本户和直接篡改收视数据,造假手段不胜枚举。与之相比,更为隐蔽的是艺人和作品的互联网关注度数据造假行为,目前这种造假行为依然被社会和行业所漠视。
以艺人数据为例,造假手段包括买粉丝,雇水军,炒评论,刷热搜等,这背后真相用触目惊心形容毫不为过。例如经常被拿来作为明星热度参考的社交媒体页显粉丝数量,就有着非常大的“水分”。脱水后的粉丝数与社交媒体上显示的粉丝数有着十倍甚至几十倍以上的差距,本就为数不多的粉丝中,真实活跃粉丝更是少之又少。然而这些所谓“流量演员”却以注水流量和掉线演技获取“天价片酬”。近两年,对于“流量演员”和“天价片酬”喋喋不休的争论,就是这种反常现象的自然舆论反应。
针对文化产业种种数据造假行为,国家相关主管部门持续祭出重拳予以打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就电影市场专项治理严正表明态度,责令相关制片方、发行方、票务方、院线及影院立即停止不正当营销行为,并视其情节轻重,依法依规予以处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五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支持电视剧繁荣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明确指出,“推动建立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的中国特色收视调查体系,引导调查机构完善传统抽样调查、大样本收视调查、跨屏收视等收视调查方法和模式?!倍酝绲慊髁康任幕幸抵匾莸募喽揭藏酱忧俊?/p>
一方面政府在着手建立一种更符合现代传播环境的数据调查体系,另一方面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推动行业的规范化。面对技术升级的造假行为,通过第三方机构以技术手段对文化行业数据进行“脱水”显得尤为必要。以明星脱水为例,可以通过跟踪社交媒体中的蛛丝马迹,首先利用一系列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分析提及明星的相关言论,精准识别水军发帖和评论内容,其次提取水军的行为特征,刻画其人群画像,并将用户的社交关系特征应用在水军识别中,两者结合使得整体算法具有更强的准确度,由机器学习算法模型预测形成水军库,进而追踪溯源定位出始作俑者,行业数据会越来越接近真实。
收视率、点击量不等于美誉度,不能作为优秀作品的评价标准,但在文化行业的经济学循环中,数据的意义不可小觑。注水的数据、虚假的繁荣,会对正常文化市场秩序造成干扰,导致文化资源的错配,反过来破坏文艺创作的健康生态。尽管读者、观众、网民最终会“用脚投票”,但假以时日,虚假繁荣的数据也会对人们形成误导、破坏品位,造成社会效益的亏损。
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新技术是双刃剑,只有不断提高监管和监督的技术水准,才能“邪不压正”,维护良性文化环境。正确运用大数据,剔除虚假泡沫,还公众以真实,还社会以海晏河清的文艺氛围,应是文化行业努力探索的方向。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数据 文化 造假 行业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