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把好文艺批评的方向盘
新时代文艺批评要有新气象、新作为,要在加强文艺队伍建设、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名家大师、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创作人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要造就和培育一大批有真才实学、有影响力、有威望、有公信力的文艺评论家和批评家,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担负起为伟大时代催生伟大作品的历史使命
文艺批评是引导创作、打造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古今中外,凡是涌现名家巨匠、产生经典文艺作品的时代,必定有优秀评论家、批评家助推与扶持。批评失语与缺位不利于文艺繁荣,批评误判与跑偏会造成艺术价值观错乱、审美标准混淆和文化市场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劣币驱逐良币”等严重后果。文艺批评领域,原本是文艺战线上专家学者云集、学术水准最高、鉴赏甄别能力最强的地方,不该说假话、讲歪理。把文艺批评庸俗化、商品化或沦为某些低档作品的变相广告是一种值得注意的不良现象。
文艺批评庸俗化、商品化
一种情况是文艺批评环境欠佳,批评家瞻前顾后。正常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明镜和良药,怀有艺术理想和远大抱负的创作者会以敬重之心接受批评,通过批评家精准评判看到作品短处与不足,从而找到提高艺术作品的路径,精心打磨佳作名篇。而当下的文艺创作者与生产者大多不愿意接受批评,只许表扬、吹捧、奉承,不许指出缺点与不足,老虎屁股摸不得,小猫屁股也不许摸。一旦受到批评,动辄横眉冷对,甚至对批评家进行网络围攻,使批评家不敢说真话或不愿意蹚浑水,宁可三缄其口、明哲保身,避免惹是生非。
另一种情况是碍于熟人情面,批评家避重就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艺圈内江湖习气重新抬头,有些批评家看风使舵、随波逐流,不看作品看情面,只要是熟人、朋友的作品,不管艺术质量如何,都要多说好话,无原则捧场、抬轿、胡乱吹嘘,偶尔为体现批评家的公允,也会在大肆吹捧之后轻描淡写地提几点“希望”或“有待于”提高的意见。此类所谓批评,绝不是真正文艺批评,不利于作家、艺术家提高创作水准、实现艺术理想,只会对文艺欣赏者造成误导,使艺术评价标准混乱不堪。
第三种情况是见利忘义,批评家以“红包厚度”为艺术评判标准。少数批评家经不起市场大潮考验,丧失学术良知,见钱眼开、急功近利,无论啥样低劣作品,只要拿了好处就为人家高唱赞歌,什么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标准统统服从红包厚度,打着文艺评论旗号行造势炒作之实。当然,凡是能靠评论赚钱者,皆非等闲之辈,一要文笔通神,善于把假的说成真的,把丑的说成美的,把恶俗说成大善,辩红肿之处为艳若桃花;二要诡辩技巧高超,明明知道作品存在问题,却能够巧妙避开或搁置作品价值取向、美学水准和社会效益等关键问题,顾左右言他,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此类“批评家”高明之处是能够在垃圾堆里翻出一块反光破玻璃,从而大做文章,旁征博引古今中外美学原理,新名词狂轰滥炸,云里雾里论证作品所谓独特性、创新性,借以误导受众,起到广告宣传的作用。
习近平同志曾明确指出:“文艺批评要的就是批评,不能都是表扬甚至庸俗吹捧、阿谀奉承,不能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更不能用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把文艺作品完全等同于普通商品,信奉‘红包厚度等于评论高度’。文艺批评褒贬甄别功能弱化,缺乏战斗力、说服力,不利于文艺健康发展?!?/p>
打磨好文艺批评这把利器
文艺批评领域出现的问题绝不是仅仅存在于文艺评论界的单一问题,而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弊端在文艺批评中的综合反映。要打磨好文艺批评这把“利器”,把好文艺批评方向盘,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文艺思想,端正“三观”,坚持正确批评导向,解决好批评的立场、观点、方法等问题。
首先要站在人民立场上开展文艺批评。社会主义文艺本质是人民的文艺。任何称职的文艺批评家必须是人民代言人,不是行走江湖的吹鼓手,也不应回避现实甘当空头理论家,热衷于在小圈子里自娱自乐、自鸣得意。要真心诚意地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善于倾听来自人民群众的声音,关注人民评价,只有把倾听人民意见当成一种习惯,才能自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才能在评价文艺作品时主动把专家评价、人民评价和市场检验有机结合在一起。无视人民好恶,回避文艺作品社会效益和价值取向,批评指向性就会模糊不清。而站在人民立场上开展文艺批评则能够避免批评跑偏,只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文艺批评家,才可以称得上是人民的代言人,是新时代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所需要的真正批评家。
其次培养高尚情怀、着眼大格局开展文艺批评。文艺评论和文艺批评承担着指导创作、引领鉴赏、把握方向、纠偏扶正的重要责任。十九大报告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蔽囊张兰遗辣鹑饲笆紫纫剂孔约?,必须做到“三讲”“三抵制”,讲品位就是要坚持中华文化立场,站在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开展文艺批评;讲格调就是坚持真善美的崇高追求,为提升社会主义文艺影响力而不懈努力;讲责任就是要以坚持社会主义文艺正确方向、方针,以推动文艺原创力、推动创新,实现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为己任。文艺批评界要旗帜鲜明地抵制三俗,更要解决自身的“三俗”问题,对少数人鼓吹颠覆传统、颠覆历史、颠覆崇高等低俗文艺观和食古不化宣扬糟粕文化理念的不良现象坚决抵制;对视经济效益为评判艺术唯一标准的庸俗风气坚决抵制;对唯利是图、见利忘义,把文艺评论当做“摇钱树”的媚俗之风坚决抵制。
文艺批评家开展文艺批评不仅要面对学界同道,还要面对业界的作家、艺术家和广大文艺爱好者,不但要引领文艺新风尚,还要观照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保证文化艺术领域风清气正提供学术支撑。树立批评权威性和公信力,首先要塑造好批评家自己形象,注重养德与修艺并举,努力追求真才学、好德行、高品位,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具有高尚的情怀,才能着眼于催生和打造具有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气韵精美作品的大格局开展文艺批评,才能在撰写文章、发表演说、做学术报告、担任评委时,自觉抵制是非不分、颠倒黑白的错误倾向,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评论家要敢于实事求是坚持原则,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表明立场,对各种不良文艺作品、文艺现象和错误思潮表明态度。光明磊落、以理服人,持之以恒终究会赢得文艺界认可和人民尊重。
最后是遵循科学方法开展文艺批评。文艺评论与批评虽然属于个体化精神劳动,但绝不是随心所欲的无规则游戏,大家都要遵循基本原则和常识,在科学的文艺作品评价体系框架内发表各自意见。对待不同层次、不同水准的文艺作品,要以适配的评价标准和包容态度进行批评。对待那些有可能成为经典的优秀作品,要把思想性、艺术性和价值取向相统一,按照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最高标准进行评判;对待人民喜闻乐见的较好作品,要在题材、内容、形式、表现手段上帮助作者全面提升水准,帮助作家艺术家把作品打造成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艺术精品;对待创新性作品,要以包容心态鼓励扶持;对待抄袭模仿、千篇一律、形式大于内容、缺少精神内涵的平庸之作,要敢于指出缺点与不足,引领作者走正路;对待那些调侃崇高、扭曲经典、颠覆历史、丑化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的低劣作品,要旗帜鲜明地进行抵制和批评,不能让文化垃圾大行其道。
新时代文艺批评要有新作为
文艺批评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没有一成不变的金科玉律,面对新时代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多样性,文艺创作、传播和接受形式都在发生变化,文艺批评要在把握好大方向前提下,探索批评方式多样化和实效性。其中,创新批评语境,发扬学术民主和艺术民主是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最好方法。批评家要敢于批评还要善于批评,允许别人提出不同意见,甚至是反批评,不要居高临下、唯我独尊,更不要把说真话、讲道理演变成说空话、讲大话,片面地以题材和主题重要性为单一标准而忽略艺术标准和美学标准,理不服人或理不服众,批评就失去意义。特别是当前交互媒介环境下的文艺批评,感性大于理性、现象代替实质的问题普遍存在,批评家要探索如何适应和引导这种影响迅速而广泛的大众批评走向,逐渐把活跃在互联网批评领域里的新生代团结到主流文艺评论和文艺批评队伍中来,进一步发挥文艺批评重要作用。
新时代文艺批评要有新气象、新作为,要在加强文艺队伍建设、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名家大师、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创作人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要造就和培育一大批有真才实学、有影响力、有威望、有公信力的文艺评论家和批评家,以高度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担负起为伟大时代催生伟大作品的历史使命。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文艺批评 文艺 批评家 批评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