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泰国法院驳回英拉赔偿禁令诉求 英拉财产或遭没收

英拉·西那瓦
海外网1月30日电 因陷“大米渎职案”被解除职务的泰国前总统英拉,此前被责令赔偿350亿泰铢(约合70亿元人民币)以挽回大米收购项目造成的国库亏空,英拉对此向法院提出该赔偿指令违法,请求禁止实行,当地时间1月29日,法院对英拉的请求予以驳回,这实际上允许了泰当局恢复没收英拉资产的决定。
据泰国《民族报》报道,法院表示,没有足够的事实能够证明当局行政令是非法的。法院在周一(29日)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表示,法庭需要看到英拉所提案件审判中的更多证据。“由于某些因素,英拉所提禁令证据不充分,法院无权在审判期间发出禁止令”,法院称。
英拉的代理律师Noppadon Laothong29日表示,法律团队现在将重点关注英拉对现任总理巴育等人提起的诉讼,并指出当局此前下达的行政命令是非法的。律师还透露,泰当局冻结了英拉的十二三个银行账户,并对英拉的一栋房屋申请了留置权。
英拉内阁的其他成员也面临着类似的行政命令,即要求他们支付大米收购计划损失的赔偿,其中包括泰国前商业部长汶颂(Boonsong Teriyapirom)、商业部副部长蓬(Poom Sarapol),汶颂被要求支付17.6亿泰铢的赔偿金,后者被要求支付22.4亿泰铢。这两名官员被控与未获外国政府授权的外国企业非法签订政府间交易合同,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向对方出售大米,同时将部分低价大米倒卖给本国商人盈利,分别被判监禁42年、36年。

2011年8月,45岁的英拉开始执政。
2011年8月,身为泰国前总理他信之妹的英拉以泰国首位女总理的身份开始执政,登上政坛顶峰时年仅45岁。英拉上台后开始实施一项惠农政策,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农民手中的大米,但这一政策后来被批评导致粮食过度囤积和国家财政巨额亏空,也最终演变成了英拉政府的致命伤。2014年5月下台后,英拉一直深陷大米收购案的诉讼泥潭之中。2015年1月,泰国国会弹劾英拉,英拉被禁止参政五年。
2016年10月,泰国财政部为了追回大米收购项目造成的国库亏空,发布了一项行政命令,要求英拉赔偿350亿泰铢。英拉随后起诉现任总理巴育、财政部长、副部长以及财政部常务秘书,并称行政命令是非法的。此外,英拉向法庭提交了一份请愿书,申请撤销对其银行账户的冻结,并颁布禁令,停止资产扣押,她称这是违法的。
2017年4月,行政法院驳回英拉的第一次禁止令请求,理由是财政部的行政命令没有得到实际执行。在银行账户被泰当局冻结后,英拉又提出了第二次申请。

英拉上台后开始积极实行大米收购计划。
大米收购项目是英拉上台之初开始实施的一项政策。简单说来,大米收购项目就是政府以高于市场的固定价格收购农民的大米。以白米为例,泰国白米的出口离岸价这些年一直稳定在1.3万泰铢左右,这意味着即便不考虑中间环节成本,政府从收购到出口每吨白米亏损2000泰铢。批评者称,大米收购项目加重了泰国国家财政负担,导致数十亿美元损失。
原定于2017年8月25日举行的英拉“大米渎职案”宣判延期,英拉方面表示因病无法出席宣判,泰国最高法院因此对英拉发起逮捕。此后泰国政府确认前总理英拉已经逃离泰国。英拉“大米渎职案”宣判随后延期至9月27日。最高法院政务人员刑事案件法庭于9月27日判决英拉5年有期徒刑,并对其签发通缉令。泰国警方10月30日发布消息称,前总理英拉的4本护照全部被吊销。在目击者接连曝出英拉多次在英国现身的画面之后,泰国官方已确定英拉目前身处英国,而其将于何时被引渡回泰国目前尚不清楚。(编译/海外网 张敏)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英拉赔偿禁令诉求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