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合理用药合理用药
老年人安全服药应避免擅自停药和随意加减药量
一大把药吃下,导致胃出血;自服降压药,搞到头晕恶心呕吐……阿公阿婆吃药可要悠着点啦!记者从各大医院了解到,身患多种慢性病的老人家需要长期服用多种药物、容易造成混乱,自行加量减量、误服、漏服等情况时有发生;过于关注药物不良反应而擅自停药、迷信各种保健品等现象在医院临床中也不少见。需要长期服用多种药物的老人家怎样安全用药?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邀请药师专家教路,同时提醒您:如今很多医院都有药学门诊,有问题不妨挂个药学门诊号多问问。
记者了解到,自去年年底省药学会正式发文推进医疗机构成立药学门诊以来,广州多家医院都先后开设了药学门诊,由药师坐诊接受患者咨询用药问题。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游华玲
医学指导/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学门诊主任药师陈文瑛
老人用药易陷两大误区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学门诊主任药师陈文瑛介绍说,该院药学门诊开诊两个多月来,八成以上咨询内容都是与老年慢性病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相关。临床上老人家的不合理用药主要体现在依从性不足,容易产生两个极端:一是自行加量、为追求疗效追加药物种类;二是因过分关注药物不良反应而自行减量、停药。其次,因为记忆不佳导致的漏服、重服也很普遍。
误区一:过度关注不良反应 不愿长期服药
陈文瑛说,老人家会特别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很多时候不愿意长期服用降压、降脂、降糖等药物。很多时候,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病引起的综合病症是慢慢日积月累下来的长期才能看到,反而没有药物不良反应来得那么明显、迅速,从而容易被忽视。
因为肝肾功能减退,代谢减慢,血浆蛋白比例下降等,导致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和代谢能力减退,体内游离药物成分增多,老年人对药物的不良反应确实比青壮年更为明显。因此,老年人服药最好从少剂量逐渐增加,一般来说增加到青壮年人群的75%左右。
不过,实际上大部分的药物不良反应是很快就能耐受的,不适症状也很快会在耐受后消失。同时,医生用药也都会考虑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提前做好剂量的设计,只要在用药方面增强依从性,跟医生和药师都有良好的沟通,就能降低安全风险,不用太过担心不良反应的问题。
误区二:过度自信“久病成医” 随意停药
有些老年人觉得自己是“老病号”,“久病成医”,对自己的病情了解很有自信,容易不按医嘱用药,病情稍有好转就擅自停药。他们还偏向认为血压、血糖的指数偏高可能是短期的,希望可以单纯通过饮食控制或者服用非药物的保健品来调理身体、调节各项健康指标。实际上,很多慢性病恰恰是只能通过药物长期进行控制,一旦停药,必然会导致各项健康指数的反弹,随意停药只会引起病情恶化、加速病情发展;另外有些感染性疾病患者使用抗生素,擅自停药就会导致病情复发甚至产生耐药性。
个案
阿伯自行用药降压
血压坐上“过山车”
73岁的陈伯(化名)患有高血压,平时都在服用医生开的氨氯地平片控制血压。元旦期间因为跟老朋友聚会情绪比较兴奋,又有点劳累,导致血压飙高身体不适,到南医三院就诊时收缩压已经达到180~190mmhg。医生在陈伯原来服用药物的基础上为他加开了缓慢调整降血压的培哚普利。然而在服药一个星期后,每天都监控血压的陈伯发现血压依然没有降到正常水平,就自行到药店买了快速降低血压的中枢性降压药可乐定服下。第二天,血压倒是马上降到了正常水平,但陈伯却出现了头晕、恶心、出汗等症状,赶紧就医。原来,长期血压偏高的患者,身体各器官适应了高度灌注状态,血压骤然下降,导致出现了交感神经系统兴奋的多种症状。医生介绍说,这还不是最危险的,短时间的急速降压,还可能引发器官急性缺血从而发生脑卒中危险。这也是医生开具药物时所考虑的因素。
同时服用多种药 应注意错开时间
老年人常见身患多种疾病,在医院多个科室就诊取药,同时服用的情况。药师介绍,药物之间混用会产生化学上、物理上的变化。有的会互相抑制疗效;有的药物在胃肠道中混合起来,比如中药中的鞣酸会和西药的成分螯合在一起,结成块状,导致不能吸收。所以,在同时服用多种病种药物的情况下,尤其需要对医生说明情况或特别征求药师意见,供医生开方参考,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导致毒性增加或互相抑制疗效的情况。
医生提醒,服药要严格遵照医嘱,按时按量;服用中药和西药最好隔开一个小时以上。
临床中,常见的不良药物相互作用有几种:阿司匹林与心脑血管疾病药物银杏叶制剂同服、与镇痛药布洛芬同服,易增加胃肠道出血风险;地高辛与双氢克尿赛合用,会造成低钾、低镁和洋地黄中毒;降糖药与心得安同服,会掩盖低血糖征兆。
省内多家医院已开设药学门诊
陈文瑛建议,长期服药的慢性病老年患者要多向药师咨询;药房药师或医院药学门诊都是不错的选择?!耙缴岣喙刈⒈咀频挠靡┣榭龊土菩?,但患者本身可能服用多种疾病的药物,同时更关注不良反应,从药师的角度来说,更有机会结合病人的当前的整体用药情况、既往的用药史进行综合性评估和正确判断,从而也为患者、医生调整用药提供有用的参考意见?!背挛溺担诼」芾矸矫?,药学门诊目前看来是能够发挥很好作用的。目前省内多家大医院均已开设药学门诊,有需要的街坊可前往就诊。
部分开设药学专科门诊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何贤纪念医院、南海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东莞第三人民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莞人民医院、深圳中医院、佛山第一人民医院、顺德中医院、粤北人民医院、汕大一附院
发现错服药怎么补救?
漏服:时间在半个小时、1个小时之内,可以补服;如果已经错过了一个服药时间,到了下一个服药时间发现漏服一次,务必不能将两次药量叠加,只能继续按照原定剂量服用。长期服用某种药物的情况下,药物在体内的浓度一般不会因为偶尔一次漏服而下降到最低有效浓度以下,而加量服药则很容易出现体内药物浓度瞬时超过最低中毒浓度,从而发生危险。
重服:偶尔一次重复服药也不用特别担心,可以多喝水尽快代谢,或者喝牛奶减少肠胃对药物的吸收。不必马上想到采取洗胃一类的措施。到了下次服药时间也可照常服药。
别忘定期清理药箱
由于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不少老人家会囤积药物,减少去医院开药的麻烦。药师提醒,囤药也不是不可,但务必要注意药品的有效期。有的老人家图方便收纳,把药物外包装丢掉,这样会导致看不到有效期,实不可??;其次要注意,薄膜衣被剥掉的药片一类,无论有效期多久,都必须在半年内使用。
囤积药物还要注意仔细阅读说明书,看清楚各类药物的储存条件,包括温度、湿度、是否需要避光存放等。
最重要的是,子女最好协助老人家定期清理药箱,清除过期、不明日期药物和储存不当发生变化的药物。
编辑:赵彦
关键词:老年人 安全服药 擅自停药 误区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