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女子产后半年肚子又鼓起:腹壁撑裂小肠突出
怀胎十月,宝宝在妈妈肚子里从悄悄长大,到最后子宫胀大,腹腔里的脏器被严重挤压。有些宝宝到后期实在太大,孕妈咪感觉自己的肚子快被撑破了?;吃锌赡艹拧捌啤倍瞧ぢ??在广医五院的普外科,医生接诊过这样一个特殊的病例——一名女子因孕腹壁被撑裂开一个大口子,小肠从裂口突出来发展成巨大腹壁白线疝,需手术拉合并修补腹壁。
医生说,其实女性在怀孕期间和分娩过程中,随着子宫被撑大,腹壁部分弹力纤维被撑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直肌分离,多数程度较轻,产后会逐渐恢复。但严重的确实可出现小肠突出腹壁裂口,类似于人们常说的撑“破”肚皮,形成白线疝,外面只剩一层薄薄的皮肤包裹着。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袁晓鹏、肖颖
产后半年肚子鼓起 竟因腹壁撑裂小肠
身材偏瘦小的胡女士,去年剖宫产生下一个7斤多的宝宝。产后身材大变样,过了半年肚子还是“没收好”,甚至又鼓起来了。家里人怀疑她是不是“又有了”,可到医院一检查,结果显示她并没有怀孕,伤口也早就恢复了正常。
是不是产后缺乏锻炼,发福走样了?为此,她更加注意日常的饮食和锻炼,但看上去仍像有好几个月的身孕。到底怎么回事?胡女士到广医五院接受进一步的检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医生发现她腹壁白线(中线)上有个长约20厘米、宽约8厘米的裂口,腹腔内的小肠突了出来,外面只有一层薄薄的皮肤包裹着。
“像这样大的腹壁白线疝还真不多见!”广医五院普外一区副主任医师叶小勇坦言。胡女士产后肚子又鼓起来的“怀孕假象”终于找到了原因。
过半产妇腹直肌分离 多数轻度产后便恢复
怀孕撑“破”肚皮?听起来确实不可思议,它其实就是腹直肌随着子宫撑大而撑大、拉长乃至被分离的通俗说法,虽然欠严谨,但比较形象。
腹直肌在哪里?它就是很多人立志要练出的那几块腹肌。每个人腹部都有一对腹直肌,这一左一右的两块肌肉,又被连结和固定它的组织——腹白线划分为几大块。十月怀胎,准妈妈肚子变大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腹直肌子宫不断增大,腹部逐渐隆起,腹直肌向左右两边拉扯。当拉扯到超过腹直肌肉的极限、弹性纤维发生断裂,腹白线连接处被拉断,腹直肌便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分离。
有研究指出,无论是剖宫产还是阴道分娩,产后第3天检测发现,大约有60%~70%的女性存在不同程度的腹直肌分离,产后4~8周内才逐渐恢复。有一部分女性怀孕期间腹部肌肉拉伸过度,产后1个月仍有30%未能恢复。
腹直肌的分离,致使腹部中间出现“薄弱环节”,手按压下可出现凹陷;严重的情况下,在最薄弱的地方,腹腔内的组织膨出,便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大肚子”。当腹内压增高时,小肠进入腹白线的空隙部分,形成白线疝。就像胡女士那样,即便生完孩子,肚子还是鼓鼓的,需手术修复。
怀上巨大儿多胞胎 更易致腹直肌分离
孕前体型瘦小、孕期腹部隆起较大以及有过2次以上剖宫产,或是怀上巨大儿、多胞胎、羊水过多等情况的孕产妇,相对更易因腹部肌肉过度拉伸、弹性下降致腹直肌分离。
一般来说,轻度的腹直肌分离通过适度的锻炼可以逐渐愈合,产妇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改善训练。比如,日常适当练习站着收腹、跪着收腹,或是仰卧抬腿,适当加强腹肌运动。在身体恢复到合适时机时,还可通过游泳等有助锻炼腹部肌肉的运动来改善腹肌分离的情况。
严重的腹直肌分离可导致产妇形体发生明显改变,与产前相比腰围明显增粗,出现腹性肥胖。像胡女士那样,如果未进行恢复性治疗,靠自身条件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有些产妇还伴有后背疼痛甚至内部脏器下移等现象,影响身心健康,需手术治疗。据广医五院普通外科主任医师吕会增介绍,这种手术的关键点是解决分离,使分开的腹直肌重新靠拢、缝合复位。像胡女士那样出现巨大白线疝的,除了手术缝合白线缺损外,还需特殊补片修补加固腹壁。术后,胡女士很快便康复出院了。
编辑:赵彦
关键词:产后半年肚子鼓起 腹壁撑裂小肠 腹直肌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