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信息化走向智能化 上海图书馆的数字进化论
近年来,我国图书馆行业在数字化、网络化等方面展开了不少探索,上海图书馆便是全国最早试水数字化的图书馆之一。今年公共图书馆法正式施行后,将为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带来怎样的发展指引,图书馆又该如何应对挑战?近日,记者专访了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回溯上图探索路上遇到的障碍与瓶颈,收获的经验与取得的成就,为的是更能读懂中国图书馆行业的数字化未来。
——编 者
数字化的昨天:提升了便利性,但遭遇数字阅读的挑战
说起数字化与图书馆的关系,人们形成的印象,就是挑战大于机遇。但其实,图书馆的数字化应用,早在数字化阅读兴起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图书馆行业信息化、数字化应对的水平,在目前整个中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当中,相对是处在前列的?!鄙虾M际楣莨莩こ鲁寡?,之所以人们会有不同的观感,主要还是因为“承受的压力不一样,对这个行业数字化程度的期待与要求更高?!?/p>
1996年上图新馆开放,在全国首批引进了国外较为先进的图书馆系统管理软件。在电脑还是稀罕物件的时候,读者来到上图,已可以使用计算机检索书目借阅了。2000年开始,上海图书馆又在全国率先开始建设“一卡通”借阅系统,2010年底,上海市中心图书馆“一卡通”实现市区(县)、街道(乡镇)基层服务点全覆盖?!耙徽臝C卡,让纸质书的借还在上海这座城市互联互通起来,人可以走进所有图书馆,书也可以还到任何图书馆。”陈超介绍。
便利性的提升,带来图书馆服务效能的倍增。10余年来,上海市中心图书馆的流通量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2016年,上海市中心图书馆总流通量超过6555万册次。从这个角度而言,说图书馆行业是我国最早享受到数字化红利的行业之一,并不为过。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各种阅读新载体纷纷涌现,大多是电子产品;各种阅读新样态更迭频繁,大多为数字呈现。公共图书馆,似乎正离读者越来越远。2017年,上海图书馆系统总流通量数据首次出现微跌,下降了10余万册次。对这个变化,陈超并不吃惊,“很大程度还是数字阅读带来的冲击。最近5年,上海的成人‘一卡通’流通量一直在负增长,之前整个数据没跌,是因为在校青少年的流通量一直很高,拉高了数据。”
顺应阅读方式的变化、离读者近些再近些,公共图书馆发展必须直面数字化的考卷。如今,多数国外图书馆都建成了数字内容管理平台,方便用户利用。而目前在中国,这一块正是如今图书馆行业的短板之一。
数字化的今天:资源海量,但整个数字出版呈现碎片化业态
说起图书馆的数字化,读者很容易想象的一个画面是:不用跑到图书馆,通过如今已有的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终端,就能享受到公共图书馆提供的海量服务内容。
这是一个相当理想而诱人的画面。这要求我国图书馆的数字化探索,将不再囿于传统的业务管理???,而是进一步展开数字资源的加工与传播,为公众提供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信息处理、图文查询等服务。简单地说,就是实现馆藏数据与数字化载体内容之间的链接,成为一个真正的数字图书馆。然而,这种变革,至今并没有真正出现。
不是没有努力。拥有全球数量最多中文家谱原件的上海图书馆,就将自己的优势资源利用起来。2016年在全国公共图书馆界率先推出基于关联数据开放的数字人文服务——“家谱知识服务平台”,公众足不出户,在网上就可以进行6000多种家谱的全文浏览和检索。
客观来看,以开放的姿态将馆藏资源充分进行数字化输出,是公共图书馆履行社会责任的题中之义;但若想将外部数字资源整合接入图书馆,就很难了。
“整个数字出版业态还是碎片化的,没有统一而完整的各方利益保障平台?!背鲁?,“没有一个厂商愿意把自己最有价值的版权资源打开来,提供面向读者的远程服务。他会限制你只能打开多少次,只能在固定的端口。非要买远程服务,那就是天价?!?/p>
这也直接造成公共图书馆很难采购到市场热销、读者喜爱的数字内容。即便采购到,也难以提供远程服务?!吧虾M际楣菝磕甑牟晒鹤式?.3亿,仅次于国家图书馆,其中30%—40%用于数字资源,投入的资金是足够的?!背鲁锌?,“但花了钱,读者体验还不好。”
比如,上图很早就开始试水电子书,但几乎所有厂商都把阅读资源绑定在自己平台上,读者得先借阅读器,不同厂商还要主推自己的阅读器……“担心盗版影响纸质书销售,没有出版社愿意提供裸数据,于是都建自己的小平台。图书馆没办法整合,一个个信息烟囱高高林立?!背鲁寡?。“数字阅读要做好,光靠公共图书馆单兵突进是不行的,市场规律摆在那里?!?/p>
数字化的明天:尊重规律、用好资源,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怎么理解公共图书馆法对于公共图书馆未来数字化发展的意义?或许,应该换个思路来看。
公共图书馆法第四十条明确指出: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应当加强数字资源建设、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献信息共享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服务。
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金武刚认为,对于未来的图书馆而言,更为现实的意义还是在于提升服务效能,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来推广阅读,拓宽服务范围,覆盖更多人群。“公共图书馆法强调的是公共图书馆要提供‘优质服务’,数字化能够帮助图书馆的,更重要的在这一点?!苯鹞涓账?。
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范并思认为,作为公共图书馆,在数字化时代更应该强调的是保障更多公民使用数字资源的权利,并努力提高公民的信息素养?!安皇撬腥硕寄芨鲜只贝⒄?,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鉴别分析泛滥的信息,这是公共图书馆未来应该更多关注的事情。”
“在数字化刚刚兴起时,我们的确很着急,希望自己赶快跟上去,要为读者改变?!背鲁?,“但是现在,我们的想法更务实了,我们要尊重市场规律,充分了解市场,让市场为我所用,用好市场中已有的资源,而不是单打独斗?!?/p>
现在,上海图书馆通过微信平台,开辟市民数字阅读网站的微阅读频道,每周为市民更新7本适合手机阅读的优质电子书。
微阅读频道还将定期进行阅读分享、线上读书会、线下实践等互动活动。而上海市中心图书馆的图书查询功能早在2015年就已在微信和支付宝平台上线,广受欢迎。
“这一轮数字化,一定会走向智能化、智慧化,图书馆一定要把准这一方向。”在陈超看来,人类的信息化进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电发明后,一开始是没有电网的,要造发电厂。信息化也是这样,原来自己买服务器,现在是数据云——人类就是这么进步的?!保钦?曹玲娟)
编辑:杨岚
关键词:图书馆 数字化 数字 公共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