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张宗宪的收藏江湖》再现艺术品市场发展史
由嘉德艺术中心、嘉德文库主办的“张宗宪×马未都:畅谈收藏江湖暨《张宗宪的收藏江湖》新书发布会”13日在嘉德艺术中心举行。
著名收藏家张宗宪1927年生于上海,在古董江湖里浸润了一辈子。他是20世纪香港最成功的古董商之一,拍卖界的元老宗师。张宗宪只要出现在内地的拍卖场上,必然坐定第一排,手持1号牌,其风采亦堪称拍场上的一景。上世纪90年代之初,他曾两次捐赠苏州博物馆两百余件珍藏文物。

张宗宪
《张宗宪的收藏江湖》里记载,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一批富人陆续从内地来到香港,香港的古董市场迅速繁荣起来,香港也取代上海成为中国文物出口中转之地。年轻的张宗宪顺势应时,慢慢地在香港的古董行里自立门户、施展拳脚。
在座谈中,马未都讲起张宗宪的一个传奇故事:1985年,一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头一次在香港上拍,一个台湾大佬咨询张先生,这个碗能不能买?张先生回答,碗很不错,但碗心有一点点划痕。那个大佬随即放弃。这只碗被张宗宪以110万元购入囊中。大佬后来问张宗宪,你不建议我买,为什么你买呢?张宗宪说,我不介意那个划痕。
2006年,这只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在香港佳士得上拍,以1 .35亿港元落槌,1.5132亿港元成交,20年间溢价100余倍。马未都说:“所以在这个行业里,重要的是自己去修炼,去学习。比如张先生说到划痕,并没有说瞎话,只是听者的理解力不够。”马未都表示,收藏这个江湖就是要让你学会了辨识这个世界,在辨物的时候辨人,在领略物的时候领略人。
嘉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总裁兼CEO、嘉德艺术中心总经理寇勤在该书序文中说,十多年前,就有为张宗宪先生做一本传记的想法。张宗宪先生成功闯荡海内外收藏江湖数十年,他“No.1”的拍卖号牌不是凭空举起来的,无论是香港苏富比、香港佳士得,还是中国嘉德、北京翰海、上海朵云轩,张宗宪先生不仅言传身教,而且大施援手。而他所倡导和践行的做人原则,至今在收藏圈也不乏现实指引价值。
嘉德有一张极其珍贵的照片,1994年3月中国嘉德举行首场拍卖,西装革履的张宗宪在场上举起1号牌竞拍第1号拍品:吴静汀的《渔乐图》。当时,首件拍品的起拍价是8000元,张宗宪率先出到1.8万,“一拍就发!”有台湾买家跟到2.8万,张宗宪举3.8万,再有人举牌,张宗宪干脆站起来,朗声道:“今天嘉德店开张,祝他们兴旺发达,八万八,发发发!”
嘉德创始人陈东升后来回忆说,“张先生买东西给嘉德提气,实际上是他帮我们抬庄。但我们刚入这行不懂规矩,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拍完还照样收了他佣金,他也没吭声。我心里一直觉得欠他一笔账。”
本书从策划、采访到撰稿、成书,前后历时两年余。期间,张宗宪多次接受采访,并提供了大量一手宝贵资料。嘉德文库还采访了十数位与张宗宪先生密切交往的友人及业内专家。此外,苏州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苏富比、佳士得等机构也为本书提供了珍贵的图片资料。
此次嘉德艺术中心联合观复文化,特邀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与张宗宪先生对谈。两人同样在收藏界浸淫多年,却经历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生活环境,活动希望借由该书的出版,通过两位收藏家对各自人生与收藏经历的梳理,使读者对艺术品市场发展脉络有更为清晰的概念和认识,并认识到未来艺术品市场发展的方向与价值所在。
编辑:杨岚
关键词:张宗宪 香港 张宗宪的收藏江湖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