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合理用药合理用药
地黄丸有很多种,适用人群不相同
随着大健康时代的到来,人们在药店买各种中成药已成常态。讲到中成药,说六味地黄丸是大家最熟悉的成药之一也不为过。相信大家在药店也注意到了,六味地黄丸边上还有各种地黄丸,除了大家熟知的补肾和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它们还有哪些功用?又有什么区别?今天向大家介绍地黄丸系列的成员们。
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来源于宋代儿科大家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顾名思义由六味中药组成。
【组成】熟地黄、山萸肉、干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
【功用】滋阴补肾。
【适应症】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口咽干燥,牙齿动摇,早泄梦遗,足跟疼痛,消渴及小儿囟门不合等。
【现代应用】小儿先天不足、发育迟缓、更年期综合征、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过敏性鼻炎、慢性喉咽炎、慢性疲劳综合征。需注意的是,脾胃不好,食少泄泻之人慎用。
知柏地黄丸
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增加了知母、黄柏两味药,出自明代医家吴昆所著《医方考》。
【组成】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萸肉、干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
【功用】滋阴降火。
【适应症】头目昏眩、虚火牙痛、盗汗颧红、五心烦热、腰膝酸痛、血淋尿痛、咽干口燥、耳鸣遗精、小便短赤等。
【现代应用】甲状腺结节、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结核、慢性肾盂肾炎、甲亢、更年期综合征、功能性子宫出血、老年干燥综合征等。
杞菊地黄丸
是六味地黄丸增加了枸杞、菊花而成,本方出自《麻疹全书》。
【组成】枸杞子、菊花、熟地黄、山萸肉、干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
【功用】滋肾养肝明目。
【适应症】两目昏花、视物模糊、眼睛干涩等。
【现代应用】干眼症、老花眼、近视眼、视疲劳、视力下降、中心性视网膜炎、慢性青光眼、轻度白内障、视神经萎缩、视神经乳头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各种眼科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治疗眼病最好连续服药半年,才会有明显疗效。
麦味地黄丸
又名八仙长寿丸,是六味地黄丸加麦冬、五味子而成,出自明代医家彭用光撰写的医书《体仁汇编》。
【组成】麦冬、五味子、熟地黄、山萸肉、干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
【功用】滋补肺肾。
【适应症】虚烦劳热、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咽干口渴。
【现代应用】肺结核、变异性哮喘、支气管哮喘、肺心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炎、糖尿病等,对治疗肺肾阴虚所致的久咳不愈、咯血有较好疗效。
桂附地黄丸
是六味地黄丸加温阳药肉桂、附子而成,又名肾气丸或金贵肾气丸,具有阴阳兼顾,温补肾阳之功。
【组成】肉桂、附子、熟地黄、山萸肉、干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
【功用】温补肾阳。
【适应症】腰膝冷痛、畏寒肢冷、肢体浮肿、小便不利、大便溏薄、痰饮喘咳、消渴等。
【现代应用】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肾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慢性支气管哮喘、前列腺肥大、阳痿早泄、性功能障碍、不育症、不孕症等。
注意本方含有温燥之性较强的肉桂、附子,具有口干咽燥、心烦气急、便干尿黄的患者不适用。
归芍地黄丸
此方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增加的当归和白芍具有很好的养血活血、调经止痛的作用,是妇科病常用方。
【组成】当归、白芍、熟地黄、山萸肉、干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
【功用】滋肝肾、补阴血、清虚热。
【适应症】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耳鸣咽干、午后潮热、腰腿酸痛、足跟疼痛等。
【现代应用】月经不调、闭经、崩漏、逆经、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子宫腺肌症。
以上各类地黄丸请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切忌擅自乱用,以免错服耽误病情。
编辑:赵彦
关键词:地黄丸 种类 适用人群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