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守山人”人心有巍峨
在时间的辽阔故事里,安放着五彩斑斓的理想追求,容纳了千姿百态的人生奋斗。那些选择为梦想搏击的姿态,写下许多温暖的“生活叙事”。
当一枚枚导弹刺破苍穹、使命必达,赢得慑有效果、谈有砝码的和平环境时,多少人会想到,它们身后站着一群默默为祖国执掌“大国重器”的火箭兵。在战略导弹部队序列中,这群人的名字叫“守山人”,他们工作的深山腹地被称作“地下龙宫”。那里远离城市霓虹、人迹鲜有到达,却安放着大国重器——导弹。他们的工作就是管理“龙宫”的风、水、电,是导弹的“物业管理师”。
我的一位战友李佑杰,甘当“守山人”二十七载,除了在自己的“化学王国”里书写传奇,还在冬去春来的四季更迭中巡山、看山、护山,查“龙宫”温度、湿度、电路等是每天的规定动作。妻子埋怨说:“我嫁给了你,你却嫁给了导弹”。随着管理信息化,坐在值班室里,鼠标一点,就能把方圆几十里的“龙宫”看个遍。但老李却说,每天自己巡一遍,有时还会发现死角,坐在值班室心里还是不踏实。与大山为伴、艰苦寂寞中坚守,为的是只要祖国需要,导弹能随时拉得出、用得上。老李营房门口有副对联“深山护宝先吃天下苦,为国奉献后享人间乐”,展示着一代代“守山人”的巍峨气象。
有一年老李回乡探亲,朋友问他在部队干什么?他说,群山森林包围之中,带着10人的一个班,开垦几片菜地,养了几只鸡狗,长年守护大山。朋友羡慕地说:你是过着田园生活,住在天然氧吧呀!老李呵呵一笑,我们这里,来一天新鲜、呆一周还行,住一月保准就烦了!朋友问你咋就一呆27年?老李说,这是咱的本职工作,我生命中有“两个宝贝”,一个是我日夜思念远在家乡的“小兵娃”,一个是我日夜守护近在身边的“大东东”——战略导弹。阵管官兵常说的一句话是:“我看不见太阳,却能看见大国复兴背后的钢铁脊梁?!笔茄剑蝗占崾厥羌で椋?7年坚守便是信念;一次穿越山林是平凡,千万次穿越便是非凡。正是有了李佑杰这样一代代“守山人”甘居深山奉献无悔,才擎起了大国长剑、托起了导弹腾飞。
气象磅礴的新时代,有人在高楼打卡,有人在深山打柴,“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以不负芳华岁月的顽强奋斗和创造伟力,为幸福和梦想而打拼,让“中国是一天天往好里去的”。生命可以平凡,但绝不能苟且。阵管官兵生活的叙事里没有“中年油腻”,更没有“青年佛系”,有的是厚重如山的质朴初心,更有的是热血难凉的精脉传承。对于像老李一样的“守山人”,默默无闻的坚守中更多的是朴素信仰和家国大爱,因为天安门广场隆隆驶过的导弹方阵里,满弓射长天的强军弹道里,贮满了阵管官兵的汗水和期许。
谈起新时代的打算,李佑杰腼腆一笑说,只要组织上需要我,我愿一直守着这座山,并为我哼了几句歌词:“在灿烂的群星里,我是哪一颗?……在共和国的星河里,那永远闪光的就是我……”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守山人 导弹 巍峨 老李 人心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