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刘彦武:以文化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新战略,农村繁荣与复兴被摆在了全党全社会的重要工作日程。实施乡村文化振兴行动,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兴盛无疑成为乡村振兴题中要义,并贯穿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过程。而文化作为一种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以其先导性、战略性、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精神激励、智慧支持和道德滋养。
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兴盛是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农村文化建设,已成为当前我国乡村文化发展的主战场。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兴盛,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文化强国建设的进程和水平。因此,高度重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人群之间的文化协调发展,丰富贫困地区、边远地区农村的精神生活,着力保障农民工、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孤寡老人等特殊人群的文化权益显得尤为重要。
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兴盛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要求。不容否认,现实乡村文化在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落。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城乡发展差距,不仅仅体现在乡村居民收入差距上,更体现在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福利保障上。把乡村文化振兴行动与乡村经济发展、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和生态环境?;そ岷掀鹄词凳?这不仅是“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重要举措,更是解决城乡文化“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矛盾的重要抓手。
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兴盛是顺应广大农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新期待。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乡村强。进入新时代,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乡村居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也会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我们不仅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而且要着力解决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农民群众新期待,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没有文化的振兴就没有乡村的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为乡村文化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发展乡村文化对乡村振兴战略有着积极推动作用。
开展乡村文化振兴行动,提升农民文明素养,有助于牢固乡村振兴的根本。乡村振兴战略根本在人,在于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好家风、好家训活动,持续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等评选表彰活动,培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与社会主义美丽乡村建设相适应的优良家风、文明乡风。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提升农民政治参与意识,关心公共事务,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管理中涵养现代文明素质。
开展乡村文化振兴行动,推动农业现代化,有利于夯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乡村振兴战略基础在农业现代化。文化的渗透功能,可以促使文化向农业产前产后产中蔓延与融合,形成创意农业、观光农业、品牌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与升级。实施“文化+”计划,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推动传统农业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互联网+”计划,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增加农民获得感。
开展乡村文化振兴行动,坚守田园生活方式,有益于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在农村现代化。围绕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的产业,建设一批集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点、民族风情的特色小镇。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坚持人的城镇化,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在构筑产业生态圈的同时,打造宜居环境和创业氛围,把特色小镇宜居宜业、记住乡愁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与创新文化、历史文化、农耕文化、山水文化融入一体,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进程中将小镇工作生活方式,提升为一种令人羡慕的理想的生存状态。
开展乡村文化振兴行动,传承农耕文明精髓,有裨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精神源泉。乡村振兴战略动能来自对乡村文化的自信和守护。乡村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和魂,保留着许多农耕文明的基因。保护和发展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捍卫乡村记忆。制定传统村落?;し⒄构婊?抓紧把有历史文化等价值的传统村落和民居列入保护名录,着力?;す糯迓浜凸琶裾V厥酉绱宸俏镏饰幕挪;???古┮滴幕挪詹橛氡;?。在农村地区深入开展送地方戏活动。深入挖掘农耕文明的精神价值、美学观念、道德规范、人生智慧,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乡村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开展乡村文化振兴行动,造就“三农”人才队伍,有赖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者?!叭比瞬攀羌岢峙┮蹬┐逵畔确⒄埂⑹迪窒绱逭裥说恼铰宰试?。乡村振兴战略不仅顺应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期盼,也说出了“三农”工作者的心声。组织城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社会团体以及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与村镇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帮助建设公共设施、治理村容村貌、改善文化条件、发展社会服务。倡导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创作富有乡土气息、讴歌农村时代变迁的优秀文艺作品。引导文化工作者深入乡村,为农村基层工作者开展健康有益、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乡村 文化 振兴 战略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