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连续恐袭 “伊斯兰国”加速转战阿富汗?
新华社喀布尔1月8日电(国际观察)连续恐袭 “伊斯兰国”加速转战阿富汗?
新华社记者代贺 蒋超
新年伊始,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却被恐袭阴霾所笼罩。在过去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极端组织“伊斯兰国”连续在该市制造4起血腥袭击,导致上百人死伤。
分析人士认为,这一系列血案可能是“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和叙利亚战场败退后发起的报复行为,同时也说明该组织在阿富汗境内日趋活跃,或将对地区安全形势造成更大威胁。
安全亮起红灯
去年年底以来,一些国际安全机构多次向在喀布尔的外国公民发出安全提醒,当地安全部门也加强了戒备,但一次次悲剧还是让喀布尔安全形势亮起红灯。
2017年12月18日,阿富汗国家安全局培训中心遭“伊斯兰国”武装人员袭击;25日,该组织在喀布尔市区制造一起爆炸,致5人死亡;三天后,该组织又于28日袭击了位于喀布尔西部的阿富汗之声新闻通讯社办公地点,造成至少41人死亡、84人受伤。
最近一起袭击则发生在今年1月4日晚,一名自杀式袭击者在喀布尔的一个集会上引爆身上爆炸装置,造成至少20人死亡、30人受伤。
记者在遇袭地点附件一个医院看到院方贴出的长长的死伤人员名单。不时有从各地赶来的民众急切打探着亲人的消息,一些人则失声痛哭。
《阿富汗展望日报》6日报道称,近两个月来,各类恐袭已造成喀布尔至少80人身亡、130人受伤。
为何盯上阿富汗
1月4日袭击发生后,阿富汗总统阿什拉夫·加尼和前总统卡尔扎伊等人纷纷发表声明表示强烈谴责。5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喀布尔发生的恐袭事件发表声明重申,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都是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最严重威胁。安理会呼吁国际社会尽全力遏制恐怖主义活动。
喀布尔为何近来频繁遭袭?阿富汗政治分析人士穆赫塔尔认为,主要有三点原因:
首先,阿富汗长期战乱,自身安全保障能力有限,给极端组织以可乘之机。随着“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和叙利亚战场败退,该组织正着手把阿富汗打造成主要根据地之一。有迹象表明其部分武装人员正在朝阿富汗境内转移,并不断渗透进入喀布尔等主要城市。
其次,喀布尔有为数不少的政府机关、国际机构和外国驻军等,正是“伊斯兰国”青睐的袭击目标。该组织为了制造紧张气氛,挑起社会矛盾,甚至不放过当地清真寺和媒体机构,手段极为恶劣。
第三,“伊斯兰国”一直企图在阿东部和北部地区建立基地,以便长期据守。近年来,它与阿富汗安全部队以及塔利班武装发生交火的消息屡见不鲜。而近期连续发生的袭击事件是该组织在阿境内长期发展的“必然恶果”。
国际社会应警惕
《喀布尔时报》编辑、政治分析人士法图巴里5日对新华社记者表示,“伊斯兰国”将阿富汗视为继伊拉克、叙利亚之后的主要阵地之一,接连发生的袭击事件必须引起阿富汗当局和国际社会的警惕。
法图巴里说,从内部看,阿富汗经济发展缓慢、安全局势动荡、贫困失业等社会问题尖锐,这为恐怖势力的滋生提供了土壤;从外部看,“伊斯兰国”背景复杂,幕后或有其他外部势力提供武器、资金等支持,其在阿境内既有外籍武装人员,也在不断招募当地人,已成为阿富汗及周围地区的主要安全威胁之一。
据阿富汗黎明电视台统计,“伊斯兰国”2017年在阿境内发动至少15次自杀式袭击,其中喀布尔、东部的楠格哈尔省以及西部的赫拉特省是恐袭“重灾区”。
有消息人士向新华社记者证实,“伊斯兰国”目前已控制朱兹詹省境内杜尔扎卜和胡什泰帕两个地区,以及楠格哈尔省胡吉亚尼地区的大部分地方,造成当地上万个家庭被迫逃离家乡。
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报道,目前阿境内有超过1万名“伊斯兰国”武装人员,其中包括从伊拉克和叙利亚转移过来的成员。
“今日俄罗斯”援引俄外交部官员扎米尔·卡布洛夫的话称,“伊斯兰国”还试图向阿富汗以外地区扩张势力,这是对中亚地区的“明显安全威胁”。(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阿富汗 伊斯兰国 喀布尔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