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台湾能源政策左支右绌 转型面临重重困境
新华社台北1月7日电 题:台湾能源政策左支右绌 转型面临重重困境
新华社记者 喻菲 李凯
停电、空气污染等难题正越来越频繁地影响台湾民众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也把矛盾的焦点再次指向了台当局的能源政策。舆论指出,当局以政治挂帅、缺乏专业的政策正让台湾陷入能源困境,其仓促推动的绿色能源转型也面临着巨大风险。
5日傍晚,台北市包括台行政主管机构所在地区域发生了一起因线路跳脱停电事件,1600多户受到影响,虽然规模不大,但还是勾起了人们对去年台湾“8·15”大面积停电以及用电紧张的记忆。
台湾供电系统以备转容量(即当天实际可调度的发电量扣除使用后剩下的余量)作为电力盈缺指标,每日备转容量率维持在7.2%的水平可大致应付供电危机。而去年台湾电力供应连续多日备转容量率仅为3%—4%,最低时仅为1.72%,多日持续亮起“限电警戒”的红灯。
与此同时,连续严重的空气污染也愈发引发民众的强烈不满。
尽管空气污染问题成因复杂,包括交通和逸散污染、工厂污染等,但燃煤量庞大的发电厂则被民间视为最大污染源。民众认为,台湾当局一方面高呼“非核家园”并大砍核电,一方面靠提高燃煤电厂的运转率以支持电力需求,这导致空污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非核家园”被称做民进党的“神主牌”,民进党2016年上台后不久就在台立法机构通过相关法案规定,全面优惠绿电发展,电商的发电配比必须符合能源政策目标(天然气50%、燃煤30%、再生能源20%),同时在2025年前彻底关停核电。
目前岛内的核一、核二、核三等三个电厂最高时只有一半机组在运行,而耗资2800多亿元(新台币,下同)兴建的核四厂还未运作就被封存。
根据台湾电力公司的统计,2016年,台电公司火力发电占比约79.9%,核能13.5%,再生能源5.1%,水力发电仅1.5%。这意味,台湾要在短时间内由绿色能源填补约14%的发电总量缺口,这种“大跃进”式的发展被专业人士认为是不可行的。
台当局在2017年制定前瞻计划,其中预算投入243亿元发展绿色能源建设,银行提供1.2兆元融资民间开发商,并吸引全球绿能大厂来台投资。但业界和舆论批评,当局推动绿能粗糙急切,如此不惜巨资投入高风险的绿能建设,如不能及时填补贸然淘汰的核电,不但可能造成供电危机,投资失利更可能造成金融体系不安。
“民进党当局高喊2025‘非核家园’,但至今仍看不到绿能弥补供电缺口的可能性,唯一选择只有扩充火力发电机组?!碧ㄍ寰赫β厶忱硎吕钤式苋涨霸谝淮窝刑只嵘吓?“民进党以反核‘神主牌’的意识形态治理,如今让老百姓尝尽空污苦果?!?/p>
台湾《联合报》指出,台湾的霾害与不当的能源政策有莫大关系,台当局不愿真诚面对非核必然衍生的后果,例如电价大幅提高、再生能源缓不济急、燃煤发电大幅增加碳排放等。
此外,据台经济主管部门的官员介绍,仅核一、核二、核三三座电厂的拆除费用保守估计需要4000亿元以上。而被封存的核四是每年继续花大钱封存,或转型为燃气或综合型电厂,还是整厂或分拆出售,台当局毫无计划。媒体指出,这些巨额账单最后只会转嫁给民众。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台湾 政策 转型 困境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