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专家:2018年台当局或令两岸关系更趋紧张
2018年台当局或令两岸关系更趋紧张
参考消息网1月2日报道(文/朱松岭)2017年在台湾政局日益加剧的政治博弈中结束,台湾经济在回温增长的车道上行驶缓慢,两岸关系在冷对抗逐步升级中进入下一年。2018年,“九合一”选举将如何改变岛内政治版图?台湾经济将有怎样的变化?蔡英文将把两岸关系带向何方?
“九合一”选举国民党翻身难
2018年“九合一”地方选举既是蔡英文的期中考,又是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前哨站,因此是蓝绿政党必争之战。已经全面失去权力的国民党要想东山再起,必须在此次选举中有所斩获。从目前看,尽管蔡英文当局的满意度在不断下降,但是国民党的支持率并没有相应上升。加之,民进党上台后全面控制了岛内媒体,一直持续对农渔会等组织进行威逼利诱,对台湾地方派系进行收编,民进党执政的多数县市的执政效果看似不错,因此,国民党要想全面翻身似乎比较困难。但是如果国民党内部团结、选举主轴清晰、用人得当、选举策略正确、媒体运用准确的话,也不排除有重大斩获。
首先,谁能胜选台北市长是台湾政坛的重要指标。由于人气高涨的无党派现任市长柯文哲寻求连任,民进党和国民党都没有必胜的把握。为此,民进党内专门通过了“2018年‘直辖市长’暨县市长特别提名条例”,为自己提名或与柯文哲合作预留了空间。反观国民党,可选台北市长的人才储备颇丰,已经无法连任新北市长的朱立伦就是竞选的强棒,另有张善政、丁守中、蒋万安、江宜桦以及罗志强等也皆有可能参加党内初选。这一切,都要看国民党究竟倾向选取什么样的人才,出台什么样的初选政策。就民进党内看,姚文智已经表态要选台北市长,未来如遇突发状况,出现特殊选情,经过主席提名,中执会通过,民进党可另订方案执行,因此,2018年五六月份,民进党是否推出候选人仍可能存有变数。
其次,其他“直辖市长”的选举也因选举人口众多,成为蓝绿争夺的重点。其中,新北市国民党基础深厚,存在巩固的可能性,但是其不确定性在于国民党采取怎样的初选规则,是侯友谊还是周锡玮出线,还要看民进党派出谁来对垒。无疑,新北市也是此次“九合一”选举的重要看点。民进党在台南和高雄优势明显,民进党籍桃园市长郑文灿深耕基层,收编各种势力,连任应无惊险。台中市长林佳龙能否连任要看国民党是否团结,是否推出共同的候选人并一心一意实现政党轮替。
再次,就当前看,“台湾省”的县市长中,除非民进党执政县市的政绩不彰、民意反弹或者派系内斗,如云林、嘉义、彰化、宜兰以及澎湖县等,国民党还有翻盘的机会,其他县市国民党翻盘的可能性不大。当然,县市议员的选举以及其他选举也颇值得关注。台湾作为浅碟型政治体,不排除意外出现,不排除翻盘的事情发生,因此“九合一”选举还有很多值得观察的地方。
经济增速将低于全球水平
台湾作为浅碟型经济体,没有完整的产业链,非常容易受到国际经济形势和两岸经贸的影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预测,2018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7%,受此影响,台湾经济也会继续增长,岛内外权威机构普遍预测其经济增长率可能会在2.2%左右,低于全球经济增长平均水平。
首先,2017年台湾经济有喜有忧,2018年将继续这个发展势头。2017年,台湾经济受惠于2016年底开始的全球经济复苏并有所增长。但是,台湾的经济增长主要靠外需带动,内需尤其是民间消费和投资依然低迷。2017年,台湾半导体行业产值约占全球半导体行业总产值的1/5,但增速只有0.5%,与该行业20%的全球增速相去甚远。更令台湾人忧心的是,韩国半导体产值首次超过台湾,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其次,2018年台湾经济增长有可能受到不稳定因素的影响。2018年,岛内消费会有所提升,并带动企业盈利及薪金增长。尤其是,台湾民间投资可能持续扩张,半导体投资新厂可能继续加速,加上“前瞻计划”的实施,以及扩充公共建设开支、增加企业的投资,都将拉动台湾经济增长。但是,两岸经贸部分可能随着两岸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两岸经贸能对台湾经济的增长有多少贡献还存在未知因素。美国的减税、美联储的升息、国际油价的变化以及东北亚局势的变化都有可能对高度外向型的台湾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不会停止渐进性“台独”步伐
自2016年民进党重新上台,台湾政局发生重大变化以来,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单方面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状态,造成两岸走向冷对抗局面。2018年,两岸关系依然严峻,很难有大的转折或变化。
首先,“官方断、民间温”的状况或将持续。2016年“5·20”后,失去了共同的政治基础,两岸共同开创的和平发展局面已经荣景不再,历经八年建立起来的两岸两会互动机制、国台办与陆委会的沟通机制全面中断。由于蔡英文当局对“火烧车”事件处理不当,大陆赴台游客减少,两岸民间交流虽然继续,但是受到民进党当局的掣肘、制约,民间交流的人员开始减少。尽管大陆对台经贸依然保持着可观的数额,但是两岸民间交流的温度远不如从前,尤其是民进党当局收紧了对大陆赴台人员审批的尺度,增加了对岛内相关人士赴陆的条件。2018年,蔡英文当局不可能承认“九二共识”,没有共同政治基础的两岸双方不可能恢复官方往来。而台湾当局的管控也将使得两岸民间交流继续降温。
其次,台湾当局投向美日的行为将更加明目张胆,这或将拉升两岸冷对抗的程度。2017年,台湾当局在言行上不断加大与大陆对抗的程度,台湾当局的“国防报告书”更是首次公布了美台军售流程,将美台军售进一步公开化。这一方面是向世人表明美国是它的后台,另一方面是向美国表忠心,表明它是跟美国捆绑在一起的,是通过“拉大旗,作虎皮”的方式狐假虎威,公开跟大陆叫板。这对2018年不是好消息,透露出台湾当局或将在“疏大陆、亲美日”道路上越走越远,两岸关系可能因此更加紧张。
2018年,台湾政局依然复杂多变,民进党当局施政困难不少,但不会停止渐进性“台独”的步伐,也不会实质性调整两岸政策,两岸关系不仅难以打破僵局,台海形势或将更加严峻,引发新一轮紧张情势。(作者为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
编辑:曾珂
关键词:2018年台当局或令两岸关系更趋紧张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