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新华社评出2017年国际十大新闻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 新华社评出2017年国际十大新闻(按事件发生时间先后为序)
一、 “人类命运共同体”写进联合国决议
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为解决全球性挑战提出中国方案,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共鸣。2月10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会议上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此后,这一理念又被写入联合国安理会、人权理事会和联大第一委员会的多项决议,中国理念成为国际共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贡献。
二、 “美国优先”政策驱动美国“退群”
6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决定退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全球安全的努力来说,美国此举“极其令人失望”。特朗普年初上台以来,还先后宣布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移民问题全球契约》制订进程等国际组织和条约,修建美墨隔离墙,并推出重谈北美自贸协定等多项带有“美国优先”?;ぶ饕迩阆虻木俅?。美国“退群”行为损害国际多边合作体制,给全球治理带来新挑战。
三、 卡塔尔断交风波加深中东裂痕
6月5日,沙特、阿联酋、巴林和埃及以卡塔尔“支持恐怖主义”和“破坏地区安全”为由,宣布与卡塔尔断交,并对其实施制裁。随后,又有多国宣布与卡塔尔断交。卡塔尔未顺从沙特等国要求同伊朗划清界限,反而于8月宣布同伊朗全面恢复外交关系??ㄋ辖环绮ǜM骞抑湓斐裳现胤至?,与叙利亚问题、也门内战、巴以冲突一道,折射出中东地区美俄激烈博弈,沙特和伊朗等地区国家之间多强缠斗的复杂局面。
四、 外交战凸显美俄关系融冰难
8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国会参众两院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的对俄罗斯制裁法案,追加对俄经济制裁,俄采取反制措施。双方爆发互逐外交人员、要求对方关闭外交机构、限制媒体活动的“外交战”和“媒体战”。2017年,受“通俄门”等因素影响,美俄关系没有因特朗普当选回暖。两国围绕乌克兰、叙利亚等国际热点问题展开激烈博弈。美俄战略冲突有增无减,两国关系坚冰难融。
五、 朝鲜核导试验半岛局势趋紧
9月3日,朝鲜不顾国际社会强烈反对进行第六次核试验。联合国安理会9月11日一致通过第2375号决议,决定对朝鲜实施新的制裁,同时呼吁以外交和政治方式和平解决问题。今年以来,朝鲜多次违反安理会有关决议,利用弹道导弹技术进行发射活动。韩美以“应对朝鲜威胁”为由多次进行联合军演,美国还重新将朝鲜列入“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并实施单方面制裁。双方的强硬立场和举措加剧半岛和地区紧张,引发地区国家及国际社会担忧。
六、 民粹主义冲击欧洲政治版图
9月24日,德国举行联邦议院选举。总理默克尔领导的联盟党获胜,但得票率大幅下滑。德国选择党异军突起为议会第三大党,成为二战后首次进入联邦议院的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在难民?;途闷H肀尘跋?,社会分化加剧,政治极化现象日益明显,民众对主要传统政党信任不断“流失”。2017年举行的荷兰、法国、奥地利等国大选中,主张“反欧盟、反移民”的极端民粹主义政党借机抬头,严重冲击传统政治版图。
七、 暴恐事件频发冲击西方社会
10月1日,美国拉斯维加斯一露天音乐会发生枪击事件,致59死527伤,成为美国现代史上伤亡最惨重的枪击案,折射出枪支泛滥难控、暴力文化深植、阶层分化加剧等西方社会痼疾。今年以来,美国重大枪击事件已超过300起,欧洲频繁出现曼彻斯特体育场爆炸、巴黎香榭丽舍大街枪击、巴塞罗那货车撞人等暴恐事件。澳大利亚经济与和平研究所报告称,预计2017年欧美发达国家因暴恐死亡人数将创近16年来新高。
八、 世界经济同步复苏态势显著
10月1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上调至3.6%和3.7%,明显高于去年3.2%的增速,并预计今年全球75%的经济体增速加快。这是全球经济近10年来最大范围的增长提速,主要经济体复苏从“分化”走向“同步”,新兴经济体复苏更加显著且均衡。中国经济表现亮眼,仍是全球经济增长主要动力源。全球相对宽松的货币财政政策、科技创新等有望继续支持经济增长,但发达国家贸易?;ぶ饕濉⒛嫒蚧汲碧分档镁?。
九、 中共十九大深刻影响世界
10月18日至24日,中共十九大胜利召开,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征程。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指出中国的新时代,也是世界的新机遇。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十九大擘画的蓝图在海外引发积极反响,世界更加看好中国未来。海外舆论认为,十九大是一次“站在世界地图前”谋划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全球性”大会,中国为面临诸多挑战的当今世界“提供了一把钥匙”,给出了“人类向何处去”的中国答案,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贡献了中国智慧。
十、 “伊斯兰国”中东溃败向外渗透
11月19日和12月9日,叙利亚和伊拉克政府先后宣布收复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在叙绝大部分控制区和在伊所有控制区。至此,“伊斯兰国”丧失其在中东的大本营,国际反恐斗争取得重大胜利。但是,“伊斯兰国”势力并未彻底消亡,在埃及袭击清真寺,在阿富汗活跃,在欧美现身。随着“伊斯兰国”成员外窜回流,该组织威胁外溢扩散至中东其他国家和亚非、欧美多国。恐怖主义活动在全球呈现多样化、分散化趋势,国际反恐任务依然艰巨。
编辑:秦云
关键词:2017年国际十大新闻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