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这类检测仪已被国家叫停 仍有医院违规检测
今年7月,有媒体曾揭露了一种名为“生物共振物理检测仪”的德国进口仪器,被各地多家医院用来违规进行过敏原检测业务。国家卫计委随后发函明确要求整改,但目前仍有不少医院在违规使用。
记者调查发现仍有医院违规检测
此类“生物共振物理检测仪”以百康、摩拉两种为代表,在十多年前进入国内市场,以“辅助治疗”之名拿到“准入许可证”,却被各地多家医院用来违规进行过敏原检测业务。有医院号称,可以不打针、不做皮试,就直接检测出人体过敏原。

记者前往某医院检测之后,突然发现自己对鱼、花生甚至糖精都过敏了。记者表示自己对这些并没有过敏症状,但医生却说,检测说明即将会出现过敏。目前,“生物物理治疗”技术不打针不吃药,快速得出结果,一般都让病人做。
医生:不能喝酒,所有鱼不能吃,花生不能吃,牛肉不能吃,木耳这些。
记者:但我之前这些也没事。
医生:这一段时间不能吃。
记者:什么叫这一段时间?
医生:这个不是终生不变的。
记者:好像我最近喝酒、吃鱼也没事。这检测靠谱吗?
医生:还可以,如果用传统的斑贴测试得48小时,并且有的人会起泡,会过敏很严重,一般不做那个。
国家叫停后,医院“灵活掌握”辅助治疗
国家食药监总局此前调查发现,此类产品仅限于“患者过敏性疾病的辅助治疗”,并没有批准其用于过敏原检测。国家食药监总局决定,对于摩拉、百康两种产品注册证到期后不再予以注册。国家卫计委则明确要求注册证过期后的产品,医疗机构应当立即停止使用;对于注册证有效期内的产品,应当严格按照注册的适用范围适用。

但有的医院却玩起了“变通之术”。记者联系到了自称用过此类仪器且效果非常好的专家——哈尔滨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徐平,在采访中,徐平把记者当做了设备生产商的人,道出了背后的“秘密”。他说,国家不让用,他们还有别的办法。
记者:国家说不让做过敏原检测了。
徐平:那你做治疗不就完了。
记者:辅助治疗?
徐平:啥叫为主,啥叫为辅,这个灵活掌握,但是你们这得做工作,这可以改变。

徐平说,虽然国家要求禁止生物物理治疗仪做过敏原检测,但到了基层都不严格执行。他还建议,厂商要多做工作,让被取消的注册证恢复,否则以后就没得用了。
记者:医院接到上级的通知了么?
徐平:没事,顶多把业务停了。到基层没那么严格执行,国家说说去吧,根本没有道理的事情。
徐平:新设备能不能办到证就是你们的问题了,我们老设备有证一直用到坏就完事了。新设备你想着做工作吧,要是被否了我们将来买啥呀,以后就没得用了。
专家:此类仪器贻误治疗时机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过敏性疾病列为21世纪重点研究和预防的疾病之一,因为在近30年间,过敏性疾病患者至少增加了3倍。
专家表示,只有锁定过敏原,并展开针对性的治疗才能真正地精准出击,摆脱过敏,而无法真正锁定过敏原的检测仪器只能贻误治疗的时机,给过敏性疾病的患者带来无尽的烦恼。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过敏原确诊方法主要是体内试验和体外实验。
体内试验:是将过敏原通过皮试或点刺等方法应用于人体,观察人体对过敏原的反应,确定患者是否对这些过敏原过敏;
体外试验:是取患者的血液或其它体液进行离体检测,过敏原并不直接应用于人体。
北京医学会过敏反应学分会主任委员王学艳表示,行业主流并不认可“生物共振物理检测仪”,而且相关部门也叫停了。如果检测不准确,也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比如,本来对某种事物不过敏,但医生要求忌口,可能导致营养不良。而且它光检测,也没有相应科学的治疗方法,目前医学主流也不做“生物共振”这方面的治疗。
编辑:赵彦
关键词:生物共振物理检测仪 叫停 医院违规检测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