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愿我们体面地老去
既要做强养老产业,改善养老机构、设施和消费品供给总量不足且品质不高的现状,又要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对现有公共服务进行“适老化”改造,尽可能减缓“一起变老”对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冲击
前些日子,微信圈里热传一则反映日本老年社会现状的帖子——《如果今早我没有拉开窗帘,麻烦您帮我料理后事》,说的是一位91岁的独居老奶奶伊藤千惠子,担心自己死后不能及时被人发觉,拜托邻居每天早晨看一眼她的窗帘是否拉开。
伊藤千惠子居住的小区建于上世纪60年代,曾是东京最大的社区。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小区往昔的欢腾热闹已不复存在,到处是乏人照料、生活孤独的老年人。甚至每年夏天高温时段,这里都有独居老人死于家中……
曾经充满活力的社区垂垂老矣,令人惋叹。如今,中国也一只脚步入老年社会——城市家庭的少子化已成趋势,即便是在生育意愿相对较高的农村,由于年轻人普遍外出打工,50岁、60岁一代人照顾70岁、80岁一代人的情形也非常普遍。50年后,我们会不会也像千惠子那样,靠一扇窗来维系与外界的联络?这个问题,不敢去想,却必须要面对。
如何让人们体面地老去?一方面,应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优化人口结构,降低人口抚养比;做大社会财富蛋糕,增加养老金储备,夯实养老物质基础,这是应对“老年危机”的根本。另一方面,应积极建设“适老化”的社会环境,发展养老产业、提升养老公共服务水平,尽可能减缓“一起变老”带给社会、家庭、个人的冲击。
目前,我国的养老产业发展还比较粗放,养老设施、养老机构供给总量不足且品质不高,老年消费品市场鱼龙混杂,少有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2016年《老龄产业发展报告》显示,国内老年日用品类较缺乏,老龄生活所需器械及护理用品质量喜忧参半,老年文化用品开发生产不足。日本市场的老龄用品超过4万种,我国只有2000多种,是日本的1/20。
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加强统筹规划,加大对老年产业的扶持力度。比如根据老年人口的年龄分布、区域分布、经济收入分布及变化趋势等,做好老年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特别是顺应科技发展潮流并适应未来人口结构,做好智能化养老产业规划,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加大在项目审批、用地审批、信贷优惠、税收减免、公用事业收费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促使老年产业成长壮大。
说起婴幼儿产品,“强生”“好孩子”等一大批品牌会从我们脑海中蹦出来??伤灯鹄夏耆讼哑罚蠹叶炷芟甑钠放朴钟屑父??电视购物节目中那些老年产品你方唱罢我登场,赚了一笔就跑路……老年用品市场蓝海广阔,需要有一批商家踏实打造百年老店,更需要监管部门积极作为,维护老年人权益,让他们享受更优质的晚年生活。
在完善养老公共服务体系方面,也还有很多文章可做。这些年,一个“广场舞”的问题就搞得很多社区物业、基层管理部门人仰马翻。事实上,只要开阔思路、整合资源,场地难题并非无解。比如可以改造社区楼顶,加上隔音防护栏,建成小型场地;也可以分时段租用学校操场,“孩子回家,奶奶起舞”,提高公共资源的利用率。再比如,针对缺乏配套养老设施用地、用房的老旧社区,政府可以出资或向社会募资,从居民手中购买一些住宅,改造成“老年活动室”。此外,在一些公共场所,休息座椅、老年人专用卫生间等严重不足,无障碍轮椅步道更是稀有配置,这些都需要进行“适老化”改造。在完善探亲假等政策方面,也有很大改进空间。
这些年,为了做好公共服务,一些管理者骑单车、下水游泳,进行体验式调研。面对老年潮,相关管理部门人士不妨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一下卧床老人独自在家的饮食、看护需求;或者坐上轮椅,在城市大街小巷里转上一圈;也可以打开电视、广播搜搜老年人喜欢的节目,实打实感受老年人衣食住行玩的质量,一定会发现很多题目。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养老 老年 产业 老年人 体面地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