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品牌·人物品牌·人物
医生与患者之间本是鱼水情深
——访贵州省黔东南州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潘莉
潘莉,贵州省黔东南州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
多民族科室的带头人
“袖口镶挑花花块,银链吊绣花围腰,套挑花护腕;过膝寸许百褶裙……”这是苗族女子的盛装服饰,潘莉会在盛大节日时穿上这套服饰以示庆贺。
据了解,潘莉所在的贵州省黔东南州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有苗族、侗族、水族、仡佬族的医生。他们在这栋上个世纪修建的小楼里钻研医术,治病救人。
“这位苗族的老人家与我们科室签署了家庭医生,科室给她开辟了绿色通道?!痹谝患涿派闲醋偶彝ヒ缴恼锸依铮死蛘乓缴遣榉?,据潘莉介绍,这位苗族阿姨今年73岁,患有老年慢性疾病。
“这些年一直在潘大夫这儿看病,她和这儿的医生们态度都特别的好,非常耐心细致地给我诊治,从来都没有嫌我麻烦?!崩先思椅兆√嫠悠鸲钋巴贩⒌亩弊逡缴氖?,用不很清楚的普通话说着感谢。
据潘莉介绍,只要老人在家里感觉不舒服,打电话到科室,无论是哪个医生当班,都会第一时间做好准备,待老人一到立刻展开治疗,既减少了中间环节,也赢得有效治疗时间,更降低了风险。
在医生办公室的墙上,记者发现一张《一周人文素养及医疗总结》,其中一条为:管床医师对出院的慢性病患者应定期随访,指导其用药并持续给予心理安慰,以保证患者治疗的规律性。潘莉说,这样的总结方式有利于鼓励规培学员、全科医生、社区医师互相交流、总结经验、提高诊病能力。
“作为全科带教老师,既是医师—天使—救死扶伤;又是老师―传道、授业、解惑;还是研究者―探索医学的未知领域;更是管理者―领导科室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做人民健康的守门人?!迸死蛩?,她领导的全科医学科室是2016年组建的,工作在紧张中摸索前行:“全科医学科的发展得益于不断完善的制度,也得益于领导的信任和支持,因为刚刚起步,机制尚不健全,还需要继续努力。”
2017级规培学员苏友红是潘莉的学生,在她眼里:“潘老师不仅传授给我医疗技术,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我的人文情怀。由于日常门诊接待慢性疾病患者很多,这些患者长期受疾病的折磨,心理和情绪都受到极大的影响,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患者,潘老师都认真诊治,耐心倾听,真诚地和患者沟通,详细回答他们的问题,她温暖的微笑,谦和文雅的交流,都给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也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治愈患者的不只是精湛的医术,更重要的是人文关怀,患者需要的是理解、关爱,是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的医生。”
患者的信任是医学创新的不竭动力
1990年前,潘莉毕业后,被分配到黔东南州人民医院当了一名内科医生。
据潘莉介绍,那个年代医疗设施有限,医疗器具也不全,有个患者大量胸腹水,因胸水压迫症状重,必须每周3-4次抽胸水,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她查阅了大量资料,根据病情进展确定可行小导管闭式引流术,既可以减少患者多次穿刺的痛苦,又可避免行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对患者的伤害。但是,医院没有小导管闭式引流针,也买不到??醋挪∪颂乇鹜纯?,潘莉很着急。那几天下了班或是夜班休息,她就跑到书店去钻研,翻阅大量胸腹水治疗的文献和病例,结合自己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反复研究,心理有了把握,决定自己制作小导管闭式引流针。
于是,她买来几只勾衣针和肉皮,将勾衣针磨出需要的模型,内套上一根软胶管,反复试验练习入针方位和力度,并在自己的身上进行模拟试验。她温婉地和患者交流了自己的想法:“准备用自制的医疗器械为患者手术”,患者很爽快地说:“潘医生,我信任您,你就放心地做手术吧,失败了也不会埋怨您的?!?/p>
当患者胸腔内的液体顺利滴出,胸压降下来时,潘莉紧张地舒了一口气,随着治疗效果的显现,胸水在减少,患者的呼吸逐渐顺畅,并很快恢复了健康,出院时他拉着潘莉的手千恩万谢。潘莉说,其实我更应该感谢您,没有您的配合再伟大的发明也不会得到实践。
潘莉认为,患者的信任是医生甘愿冒着风险治病救人的不竭动力。从上个世纪医学最伟大的发现青霉素到现代医学贡献最大的海拉细胞,无一不在诉说着医学的进步是医者和患者共同推动的结果。医生面对疾病,一是治愈,二是治疗无效,哪位医生都不希望患者在自己的治疗期内出现意外,但疾病本身就不具备确定性,治疗过程中出现意外是难免的,但每位医生都希望自己的治疗能使患者康复,“这就需要患者科学地看待疾病,也需要医生除治病救人外,更具人文关怀,增加与患者的有效沟通。只有医生和患者彼此信任,互相温暖,才会在与死神较量的路上大步前行”。
爱是火种能融化坚冰
据了解,2016年,侗族患者黄伯因心力衰竭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被建议入住肾内科。由于1年前他的小儿子在肾内科病亡,他拒绝入住,并主动要求入住潘莉的科室?;撇排死虻氖炙担骸耙缴夷炅浯罅?,疾病很多,我知道自己的病不能彻底治疗,但现在生活这么好,我想多活几年,不想过早地死去,你能不能请心内科医生给我会会诊呀?”
考虑到黄伯的要求,与内科会诊后,准备行心脏CT或冠状动脉造影术。可是,在做心脏CT时,因血管硬化,造影剂外渗,造成左上肢严重肿胀、疼痛、麻木,且越来越严重。家属紧张不满,十几个人堵在病房找CT室医师讨要说法,紧张的气氛一触即发。
潘莉接到电话后,匆匆赶到病房,请来多科室给老人会诊。面对病情严重可能截肢的严峻形势,潘莉冷静地安抚着家属,同时,多方咨询、查阅相关资料,最终决定试用一种中药黄金散+白醋湿敷,结合按摩的方式治疗。她一边安抚胳膊肿胀得要将衣服撑破的老人,一边用药轻轻地为老人湿敷、按摩。她一直站在老人的床前按摩了十几个小时,老人慢慢安静下来,不再呻吟,渐渐入睡了。终于在凌晨4时左右时,老人肿胀的左肢渐渐消退,皮肤由紫色转为红润,病情明显好转,凌晨6时,老人肿胀的手基本消退了。站在老人床前按了一夜的潘莉,看着熟睡的老人和家属,伸了伸痛得好似要断裂的腰,轻轻关上灯并拉上病房的门,回家洗漱去了,早晨8时她还要开始一天平凡的工作。
事后老人的子女向她道歉,她宽和地笑着说:“我们都是为了老人的健康,互相多一份理解就好了。”从此她和老人一家成了朋友。今年8月的一天,老人因受凉感冒再次入院,引发多种疾病合并症,并心脏骤停,经全力抢救,老人与死神再一次擦肩而过,当满头大汗的潘莉走出病房,家属紧紧握着她的手说,“只有今天才真正体会到医生的伟大!”
“每当去重症监护室探望,老人都会用祈求的眼睛看着我,会紧紧握住我的手,在我的手心写上‘回家’。我有种感觉,这次老人很可能挺不过去,但我仍然安慰他、鼓励他?!迸死蛩?,在连续抢救了20多天后,老人在一个她夜班休息的日子走了,接到老人去世的消息,泪水打湿了她的衣衫,“虽然我已见惯了生死,虽然老人已80岁高龄,于生命已是完美,但,老人的走,似乎带走了我心内的一线游丝,后悔没能去送他老人家最后一程……”
编辑:赵彦
关键词:全科医生 潘莉 多民族科室 医学创新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