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5年来民革祖统工作综述:把握历史潮流 凝聚两岸民心
把握历史潮流 凝聚两岸民心
——5年来民革祖统工作综述
□本报见习记者 胡珉瑞
台湾新党赴大陆访问团、中华两岸青年交流协会参访团、北京大学两岸创新创业研习营第一期学员……在民革十三大前夕,民革中央机关一周之内迎来了三批来自台湾的客人。这种忙碌并快乐着的两岸交流活动节奏,只是5年来民革加强两岸交流,促进祖统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
民革十二大以来,民革全党认真学习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台工作重要思想,在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的政治基础上,充分发挥民革的界别特色和资源优势,积极推动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促进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取得了一系列新突破、新成果。
稳住“压舱石”
在这5年里,两岸关系经历了重大变化,2016年民进党的再次执政,蔡英文当局拒不承认坚持“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海峡两岸和平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不确定性渐渐增多。严峻的形势,给民革的对台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无论外部环境怎么变,“九二共识”始终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压舱石”,民革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一切“台独”分裂势力,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与台湾岛内多个认同“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分裂,积极支持两岸和平发展的相关政党和团体的联系,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交流活动。
自民革十二大以来,民革中央邀请了30多个台湾政党及社团前来大陆,并接待了超过5000人次的台湾同胞。此外,民革中央还先后组织了5次赴台参访活动,维持着两岸民间交流的活力与生机。
“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祖国统一?!?016年,民革中央以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为主题,在北京举办第七届“中山·黄埔·两岸情”论坛,开幕式上,时年98岁高龄的台湾新同盟会原会长许历农上将动情地说道。借助与民革中央建立起来的交流平台,很多台湾同胞踏上大陆的土地,深沉地吐露出希望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的美好愿望。
5年来,民革与岛内相关政党社团的交流,日渐形成品牌,一些活动已经朝着常态化的方向发展。除了已经成功举办两届的“中山·黄埔·两岸情”论坛外,还有“台湾中华擎天协会暑期青年华夏文化参访团”“台湾新同盟会中南部会员(会友)大陆参访团”等活动,已经连续多次开展,来自台湾各个地区的数百名退役将领、军人后代、眷村子女,或是民意代表、乡长里长等多种身份背景的台湾同胞踊跃参与,加强了对祖国大陆的认同。
除了将认同祖国、拥护统一的朋友“请进来”,民革中央还积极参加全球反“独”促统大会,广泛团结海外爱国华侨华人力量。5年来,民革中央以中华中山文化交流协会的名义组团出访海外12次,多次参加各类华侨华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活动,并出访多个国家和地区,大力宣传中共中央对台方针政策,增强了海外人士对祖国和平统一的信心。
抓住“核心点”
2014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福建考察时,前往了平潭综合试验区,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也出现在了调研队伍中。这一安排,引来了国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
两个月后,新年一过,万鄂湘就率领民革中央主席班子前往平潭开展专题调研,并于2015年全国两会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平潭综合试验区建设的提案》,被评选为全国政协重点提案。在参与联组讨论时,习近平总书记对民革中央有关加快推进平潭发展建设的发言予以了高度肯定。会后,民革中央提交的调研报告,也获得了中共中央领导的重要批示。报告所提出的绝大部分建议,也均被相关部门采纳。
民革十二大以来,民革中央提出“举全党之力抓参政议政”的工作思路,而涉台参政议政工作是其中的一大重点。5年来,民革全党准确把握两岸关系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涉台参政议政调研20余次,形成专题报告42篇,报送全国政协提案38篇,全国政协大会发言5篇。此外,民革充分发挥对台联系优势,及时将涉台社情民意信息报送有关部门,5年共计报送97篇,采用率67%。
这些来之不易的成果,既有赖于民革对涉台参政议政工作的重视,也归功于近年涉台参政议政机制的创新发展。2013年起,在民革中央的统筹下,祖国统一委员会相继成立“台湾问题研究中心”和“涉台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发挥研究中心的智库作用,就对台问题听取专家学者意见建议。同时,民革还不断深化与中国社科院、厦门大学等高校的合作,提高涉台工作水平。
为了把握涉台问题的重点、焦点,让参政议政的成果更能贴合两岸同胞的利益,民革中央自2015年起,开始邀请台湾青年精英直接参加涉台调研活动,以及后续报告、提案撰写工作,使台湾青年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让台湾青年增强了对祖国和平统一工作的历史责任感。
在地方层面,民革省级组织也结合当地实际,就涉台问题提出了许多影响力巨大的提案、建议。2015年9月,很多大陆台胞都领取了一张卡式台胞证,免去了就台胞证每三个月办理一次签注的麻烦。这一便利举措的落地,起因于一位民革党员的提议。当年4月,上海民革党员陶庆提交的一篇《关于有条件地为在大陆工作生活的台湾同胞核发IC卡式台胞证的建议》被全国政协采用并转送国台办,当年9月,这一举措在全国全面推开。
5年来,民革各省级组织,围绕两岸青年交流、旅游产业合作、两岸农业交流合作等议题,提交一系列提案和报告。仅民革福建省委会,5年来就累计完成了70多篇调研成果,报送涉台信息150余次,多篇提案信息获得中共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
把握“大趋势”
“两岸人民,尤其是两岸青年交流的愿望,是任何政党和政治势力都无法阻挡的?!闭馐敲窀镏醒敫敝飨=ò钊涨盎峒谢桨肚嗄杲涣餍岵畏猛乓恍惺?,对两岸交流趋势作出的判断。5年来,民革中央牢牢把握两岸人民交流沟通的历史趋势,为两岸青年增进互相了解,融洽彼此情感搭建了许多平台。
2015年,由民革中央牵头发起的第二届“华灿奖”在福建平潭台湾创业园举行颁奖仪式,一位名为萧学哲的台湾大学生,凭借一款快干雨衣获得了最佳新锐设计师奖。一年多以后,萧学哲再次凭借这一款雨衣,获得了有“设计界奥斯卡”之称的德国红点奖。谈到获得“华灿奖”的经历,萧学哲表示,民革中央的这项活动,不仅为他提供了走向国际的平台,还使他逐渐认识了一个全新的大陆,并深深被大陆的创新创业环境打动。
5年来,民革中央始终清醒地认识到,两岸和平发展的希望在青年,并以各种青年交流活动为契机,邀请台湾青年群体走向大陆,认识大陆,打造了“华灿奖”“杰青团”“两岸青年和平发展论坛”等一系列响当当的品牌活动。
“不仅要交流,更要让交流转化出成果,把台湾青年和大陆紧密联系在一起。”郑建邦在很多场合,这样描述民革中央促进两岸青年交流的初衷。5年里,民革中央创办了“两岸青年和平发展论坛”,除了提供两岸青年开展政治对话的机会,还在每届论坛后同时举办“两岸青年菁英大陆研习营”活动,带领台湾青年深度了解大陆的创新环境、产业政策,提升大陆对台湾青年的吸引力。
吸引人,还要留下人。2016年,民革中央牵头整合全国48家创业园区,成立“两岸青年创新大联盟”,“联盟”以各地民革组织为枢纽,以两岸青创线上服务平台为载体。目前已有13家台湾青年社团加入“联盟”,大陆多家500强企业与“联盟”实现战略合作?!傲恕苯婵沽桨肚嗄甏匆?、就业、实习、培训、农业合作、体验式交流及志愿者服务等多领域工作,为台湾青年赴大陆发展事业、实现梦想提供有效辅助。
此外,民革中央还举办了“台湾高校优秀学生暑期实习活动”,5年来共组织300多位优秀台湾青年到北京知名企业和事业单位实习,了解学习大陆的社会制度、社会环境,作出正确的人生选择。据民革中央联络部同志介绍,目前的实习岗位供不应求,虽然总人数已经从5年前的20人扩展为70人,但每年近一千人的报名人数,还是让机会显得很紧张,凸显大陆对台湾青年的吸引力之大。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两岸 民革中央 青年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