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徐州出台产业人才政策 为人才落地保驾护航
徐州市铜山区人才办最近出台的高层次产业人才政策,被誉为“苏北最强”:对于诺奖得主等顶尖人才,最高给予5000万元项目资助;对于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等领军人才,给予200万元至400万元创业项目启动资金;企业全职引进创新领军人才的,给予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项目资金支持;对于本科生、硕士、博士等产业人才,分别一次性补贴6000元、10000元、20000元……32条人才新政,全方位为人才落地保驾护航。在位于铜山境内的徐州高新区科技局局长胡传志看来,这一政策针对层次高、扶持力度空前、服务体系完善,打破了传统的模式。
新政出台的背后,是铜山汇聚“最强大脑”、实现创新突围的决心。上月,徐州高新区举行可见光通信国际研讨会,协办单位包括中船重工710研究所、核工业第五研究设计院、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现代装备与产业创新研究所。他们合作的对象,正是区里的格利尔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光学工程研发中心首席技术官、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大学教授Kling很骄傲,企业在会上不仅为省院士工作站揭牌,还与国际无线光频传输技术联合实验室签约,将加大力度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这样的成果,近来在铜山接连不断。对接中科院吴孟超院士团队,就“细胞冻存”“质子刀治疗”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微普生物应急安全院士工作站揭牌成立;与俄罗斯沃罗涅日大学和滑铁卢大学共建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今年以来,铜山已引进院士3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等领军人才15人,集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50余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瓦西里·扎克耶维奇盛赞:“铜山的产业基础强,创新氛围浓。”
苏北地区引才,向来难度较大,铜山何以异军突起?除了政策吸引,记者还注意到,徐州提出高标准打造科技创新核心区——“一城一院一谷一区”,其中的徐州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徐州创新谷,都位于徐州高新区,集聚效应明显。目前,这里建设的产业创新研究院所已有14个,包括世界著名材料学家井上明久领衔的徐州非晶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国家安监总局首席青年科学家王三明教授领办的徐州安全产业技术研究院等。
“人才+产业+平台”的联动机制,激发了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活力,推动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安全科技等主导产业向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高端延展。此外,铜山通过完善大学生产业园、留学生创业园、人力资源产业园、安全科技产业园等平台建设,形成了“一院一谷五园五区”的空间格局,综合承载功能不断增强。今年8月,南京安元科技有限公司依托铜山的安全产业基础,在安科园建立子公司,云集一批安全领域的高级人才。该公司总经理助理张秀平表示,他们将建立安全物联网、安全无人机、安全大数据的研发、制造、运营一体化中心,形成每年5亿元左右的产值。
“我们让人才来到铜山,工作有平台、创业有舞台、生活有空间,可以放下行囊实现梦想?!蓖角榧峭跷寤褂懈洞蟮哪勘?用5年时间,把铜山打造为人才优先发展的示范区、人才机制创新的先行区、人才区域竞争的优势区、人才宜业宜居的生态区,在徐州率先建成高层次人才集聚、高新技术产业和研发集群、高效资源要素融合、高精尖科技成果涌现、高品质环境宜居的区域性人才高地。
人才引进来,更要留得住、用得好。根据新政,铜山区财政、徐州高新区财政分别安排人才专项预算1亿元人民币,用于人才资助奖励和人才服务保障工作;设立规模不少于1亿元的人才信?;?推行“人才贷”业务;支持科技孵化器探索“天使投资引导+投贷联动+精准服务”的模式,形成集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和创业培训活动于一体的服务模式;今后5年,通过新建、购买、租赁等方式,分层分类向人才提供共计100万平方米的人才公寓。徐州高新区大学创业园有限公司总经理邓辉提到的一个细节让人印象深刻,“科技创新谷将建设子夜12点才关门的咖啡馆,就是要让人才的‘头脑风暴’持续得更久一些?!?秦继东 王 岩)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产业 徐州 铜山 创新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举行活动庆祝中国农历新年
伦敦举行新春巡游庆祝中国春节
马来西亚槟城举办热气球节
“欢乐春节”走进联合国
铁路职工坚守岗位 保障旅客安全出行
好莱坞环球影城内的“中国年味”
国博举办新年迎春书画展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