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信念历久弥坚——南京大屠杀亲历者与他们的后人
新华社南京12月12日电题: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信念历久弥坚——南京大屠杀亲历者与他们的后人
新华社记者蒋芳、杨绍功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过去了80年,登记在册、健在的幸存者已不满百人,他们中许多人像90岁的幸存者常志强一样,记忆正变得模糊。
然而,国破家亡的伤痛却历久弥深。只要提起日本一些人对那段历史的否认,常志强这位平时和蔼而沉默的老人,就会突然激动起来。
因为伤痛刻骨铭心,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信念更历久弥坚。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说,历史与信念的传承,其实就是靠一个个家庭身体力行做出来的。幸存者们的一生,经历国破家亡的时代悲剧,又在民族伟大复兴中转变命运,是家国命运一体最真实的体现。
年初的一次脑梗后,常志强讲述1937年12月的那场灾难时有些吃力:当年,常志强一家八口在逃往难民区途中遭遇日本兵。子弹呼啸而至,父亲当即中弹身亡,母亲则被一刺刀戳倒……“我母亲跌下来了,夹着我的小弟弟还没有放松,撑着又站起来,鬼子又戳了两刀。我小弟弟就掉在地下哇哇地哭。鬼子就把刺刀照我弟弟屁股上头一挑,摔得老远的。另外三个弟弟,分别只有四岁、六岁和八岁,也一个个地被日本兵夺去了生命。”
被屠戮血洗的童年让常志强沦为孤儿,靠邻里的施舍才活下来。后来,他将原来的“戴”姓改为“?!?。数十年里,对这段悲惨的往事闭口不谈。
“我们家从来就没有清明节,别人家都忙着烧纸祭祖,我们家的孩子就看着很稀奇?!背V厩康男∨O匪?,哥哥和姐姐跟她一样,除了“被日本鬼子杀了一家七口人”,其他一概不知。
2014年2月,我国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常志强感到心里憋着的一口气终于可以舒缓了,开始接受媒体采访讲述亲历。常晓梅也是那时才第一次完整地听父亲讲述悲惨的童年。
“我真没有想到父亲的心里这么苦?!背O匪担罄此鲜逗芏喔盖滓谎男掖嬲?,他们都怀着同样刻骨铭心的伤痛记忆。
像常志强一样,当年幸存者都已经是八九十岁的老人了。
最近一两年,很多老人都陆续走了……12月10日凌晨,最年长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管光镜走了,享年100岁;11月15日,曾是馆里年龄最大的义务讲解员佘子清走了,享年83岁;同日,杨明贞老人去世,享年86岁……目前,登记在册、健在的幸存者人数,已经不满100人。
历史已过去80年,年龄最小的幸存者也已超过80岁。张建军说,如何给这些老人更好的晚年生活?如何最大限度地抢救证言……这些是当前纪念馆的重点工作。
1937年,战争彻底改变了他们的人生命运?!澳暇┐笸郎毙掖嬲呖谑鍪返鞑樨叫胱呷胛⒐?,要更多地探究这段痛史对幸存者的人生、家族产生的影响?!蹦暇┐笸郎笔费芯孔抑斐缮剿?。
“他常常跟我们说,铜版路上有我的脚印,哭墙上有我妈妈的名字,我有发言权。如今他去了,佘家的后代会传承,继续把这段历史讲给世人?!辟茏忧宓亩淤荑∷怠?/p>
南京大屠杀期间,约翰·马吉秘密拍下的105分钟画面,是那场浩劫中唯一留存至今的动态影像。他的孙子克里斯·马吉重走“祖父路”,用镜头记录幸存者们今天的生活?!白娓讣锹几裁?,我描摹重生。”克里斯·马吉说,希望能通过马吉家族照片让更多的人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
深感父亲记忆流逝的常晓梅,常带父亲去寻找曾经记忆中最快乐的“纪念地”,开始抓住一切机会记录下父亲的经历。最近,常志强最爱去的是夫子庙,他喜欢这个地方,因为当战争没有发生前,他在这里上小学。
“森森学宫气象浓,我校宅其中。兄弟姐妹乐融融,切磋朝夕共……”常志强偶尔会唱起这首歌,那是夫子庙小学的老校歌。歌声中传递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穿越惨痛血色的历史来到今天,人们的向往与当年的常志强并没有什么不同。
常晓梅觉得,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才是对像父亲一样的幸存者最好的告慰。历史的见证者在凋零,但正义与和平不会凋谢。(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南京大屠杀亲历者 后人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