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河西学院人才援疆纪实
地处甘肃省张掖市的河西学院,充分利用学科特色和人才优势,自2009年起先后选派18批、7000多名学生赴新疆实习支教,并通过“西部志愿计划”“援疆顶岗实习支教”“千人进疆就业计划”等方式鼓励毕业生赴新疆就业,为服务新疆建设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作出了积极贡献,彰显了一所高校应有的社会担当和国家情怀。
赴疆实习就业
在奋进中抵达梦想的新高度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作为内地距离新疆最近的一所本科院校,河西学院制定了“借东之势、向西发展”的战略,扬起了大学生赴疆实习就业的劲风。学子们像蒲公英的种子散落新疆各地,在这片热土里汲取养分,也带来巨大生机。
学前教育专业2013级本科生高金红,去年9月到塔城地区塔城市恰夏镇双语幼儿园实习。每天早上,高金红都会热情地拥抱可爱的孩子们,用爱滋润着孩子的心灵。有一次,有个哈萨克族孩子因为感冒要吃药,孩子吃完午餐后,很自然地朝高金红叫了声:“妈妈,药!”“当时,我的心就像被电流击了一下?!备呓鸷旎匾渌?。后来,她在实习笔记中这样写道:“我们就像妈妈一样去呵护、照顾他们,幼儿老师承担的不仅是教育,更要呵护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快乐成长!”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薄独窦恰ぱЪ恰防锏恼饩浠埃笨瘫薏咦藕游餮г旱氖迪吧硇耐度氲焦ぷ髦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2013级学生齐花表示:“实习让我把学过的知识掌握得更透彻了,也学会了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人际交往和沟通协调能力也大幅提高?!?/p>
近年来,河西学院赴疆实习的学生规模持续扩大,不仅为大学生在疆就业创业奠定了基础,而且也给新疆留下了源源不断的人才队伍。事实上,毕业生到新疆找工作、谋发展一直是河西学院的传统。
今年46岁的雷明,1994年毕业于河西学院的前身——张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习中文专业的他,毕业后便到哈密市担任语文教师。经过20多年的奋斗,雷明现在是哈密石油外国语学校校长。而他所在的吐哈油田教育分局,现有376名教职工,其中河西学院的毕业生达70多人,成为促进当地教育事业发展的一股强大力量。
很多毕业生进疆工作后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踏实认真,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应有的能力和素养。如今,很多人像雷明一样成长为单位的骨干,向着理想的彼岸持续奋进。
计算机专业2009届毕业生权赫,一毕业就到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工作。工作期间,权赫参与编写了符合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实际的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这本书在新疆很受欢迎。在担任学院信息中心主任兼信息化校园建设小组组长期间,他完成了学院标准化数据中心、大数据集成、校园门户、公文传输、内外网隔离、核心课程、验收平台等180个网络平台的建设,获得“自治区信息化校园建设先进个人”称号。
扎根新疆沃土
把最美丽的风景留在基层
据介绍,绝大多数毕业生进疆工作后,都选择了条件艰苦的地方,他们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自2010年河西学院提出“千人进疆就业计划”以来,毕业生在新疆多个地市州的就业规模陆续超过100人。一个学生就是一颗种子,在那里生根发芽、带来希望,也吸引着更多的学弟学妹。
司昕东2013年毕业后,前往和田地区皮山县高级中学教语文。在他的劝说下,妻子胡利蓉辞去了在甘肃的工作,成为皮山县人民医院的医生。如今,这对伉俪已经在新疆扎根,用智慧和汗水为新疆的发展献力。
2015年7月3日,皮山县发生6.5级地震。当时,胡利蓉已有6个月的身孕,她坚持加入抗震救灾的队伍,跟随人民子弟兵和医务工作者,冒着余震的危险救治伤员。
在基层,向下扎根、向上开花,这是许多从河西学院走向新疆学子的精神皈依。他们像胡杨树一样,努力地深扎根系,顽强地生长着,在沙漠里成了一道永恒的风景。
近年来,在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倡议等政策的推动下,新疆不断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河西学院审时度势,通过多种方式鼓励毕业生赴新疆就业。到新疆就业,不仅为学生谋个好出路,也满足了不少用人单位的愿望。
实习生高越毅在离开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县城关小学时,校长戴宏岩动情地说:“我很舍不得你离开,你毕业找工作时,一定要选择到新疆,选我们的学校!”
实习生水小燕在新疆的实习经历让她爱上了这片土地,坚定了毕业后到新疆发展的信念。去年12月,河西学院举行阿克苏地区教育系统大型招聘会,水小燕和不少同学与阿克苏地区柯坪县的用人单位签约。
……
水小燕和同学们在人生重大关口的选择,正是无数准备去新疆就业的河西学院学子的真实写照。据统计,自2010年以来,河西学院共有5413名毕业生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报考特岗、人才引进等渠道到新疆就业。
守护民族团结
教育是最坚强最柔韧的力量
新疆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园。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是各族人民和睦相处不可或缺的润滑剂。而最能消除隔阂、扩大交集,把各民族和谐相处的种子扎根于心灵深处的地方,就是教书育人的学校。
当一个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真挚的师爱,而这个老师又与他不是同一民族时,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便会播下善与爱的种子。曾在塔城地区布斯屯格牧场阿克赛学校实习的历史专业学生朱小琴,回忆起实习期间最令她感动的一件事,竟然是一个学生递水的动作。
那天是“六一”儿童节,天气燥热,朱小琴一直在校园里忙碌。突然,有人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原来是调皮的小男生叶儿德别克?!袄鲜?,你渴吗?要不要喝水?”说着,他就将自己的水瓶递到朱小琴的面前。就是这么一件看似平常的小事,对朱小琴而言,却如此温情、如此珍贵。
师爱能融化隔阂的坚冰、架起心灵的桥梁。物理学专业2013届毕业生、皮山县高级中学教师樊永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演绎了汉族老师关爱少数民族学生的动人故事。
樊永亮于2013年8月开始担任高一(9)班的班主任,学生全是维吾尔族。一天晚上,有两个学生打架,其中一个学生的耳朵被撕开了口,鲜血直流。樊永亮见状二话不说,骑着电动车带上学生,冒着能见度不足十米的沙尘暴直奔医院。在医院,他一直陪着学生处理伤口,直到半夜。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如果老师不关心他们,谁来关心他们呢?”
最是真情动人心。融洽相处、相互温暖,这种血浓于水的师生情谊,会使一切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失去生存的土壤。通过教育让学生走出大山,练就扎实本领,是河西学院学子们孜孜不倦的理想和追求。
去年高考报名时,樊永亮的班里有5个女生的家长不同意女儿参加高考。为了打破这些家长传统观念的藩篱,他登门拜访,一个一个给家长做思想工作。面对不同的语言、文化和习俗,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上驳氖?,这几个家长最终都同意女儿参加高考。那一年的高考,全班90%的学生圆了大学梦。
教育,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浩瀚的大漠中灿烂开放。在学校里,在师爱的感召下,各族学生玩在一起、学在一起、成长在一起,人性中互相帮助的正能量被唤醒、相互关爱的善良基因被激活,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结成了一个个坚固的命运共同体,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
健全保障体系
释放源源不断的教育红利
为了引导学生赴疆就业,河西学院专门出台了《河西学院在新疆就业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暂行规定》,对选择去新疆就业的学生在授予学位时放宽条件。
把对口援疆和学生的切身利益挂钩,激发了学生们的援疆热情。几年来,河西学院与新疆多个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畅通学生就业渠道,提高他们在新疆应聘就业的成功率。截至去年9月,河西学院已经与新疆的30多家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与10家单位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同数百家单位建立了沟通洽谈机制。这些举措对提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与就业创业能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了给毕业生创造更多进疆就业的机会,河西学院在“走出去”的同时,还实施“引进来”的策略,邀请新疆各用人单位到学校招聘。经过周密策划,新疆不少用人单位连续两年专门针对河西学院毕业生召开了大型校园招聘会。2016年,河西学院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列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服务新疆专项全国重点招募基地”之一,成为甘肃省唯一一所获此殊荣的高校。
为了提高毕业生在新疆就业的本领,河西学院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新疆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开设了新疆历史文化和维吾尔语选修课,人才援疆的软实力持续加强。
与此同时,为了鼓足学生进疆实习、就业的后劲,河西学院还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思想宣传工作。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对新疆的宣传和推介。这些活动使学生更新了就业理念,对赴疆就业的认可度大幅提高。
广大学子认识到,青年人的理想和志向不可能孤立地实现,只有把它同时代和人民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祖国和人民服务,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对很多学生来说,新疆虽然离家较远,但人才缺乏、就业机会多、发展前景广。到那里就业,往往有更多的机会被委以重任,有更好的平台施展才干,有更亮丽的舞台挥洒青春。
全面而暖心的服务,充满正能量的思想引导,越来越健全的保障体系,消除了许多学生的后顾之忧,形成了促进他们到新疆实现人生理想、支援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合力,为新疆注入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和教育红利。
发挥培养优势
人才援疆的铿锵之声绵延不绝
到新疆实习、就业,把河西学院的人才培养优势和新疆的发展潜力结合起来,实现了两地的优势互补。一方面,赴疆学生获得了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准的发展平台和就业机遇,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另一方面,大学生赴疆实习、就业,极大地缓解了新疆人才短缺的问题。他们已成为建设新疆的一支生力军,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
据河西学院有关负责人介绍,未来,教育援疆、人才援疆将成为河西学院服务新疆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的长效举措。学院将长期坚持“千人进疆就业计划”,继续鼓励和引导每年至少有1000名大学生进疆就业。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成千上万的河西学院毕业生怀着梦想,壮志凌云,在新疆大地上发光发热,既实现着人生价值,又为新疆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
(“丝绸之路经济带河西走廊智库”吴彪供稿)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新疆 学院 学生 援疆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