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中国绣娘亮相伦敦促进中英文化创意交流
新华社伦敦12月8日电通讯:中国绣娘亮相伦敦促进中英文化创意交流
新华社记者邓茜
伦敦商业中心牛津街上的百年老店弗雷泽百货7日迎来一群特殊的客人,来自中国贵州的少数民族绣娘现场展示刺绣手艺,用精美绝伦的传统手工艺展示中国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作为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五次会议的系列活动之一,“传承匠心·百年绣梦”主题活动将这些中国传统手工艺人请到英国,通过服饰展览、时装秀、现场互动等方式,将动态与静态、传统与时尚、展示与交流相结合,让当地民众从多个层面了解、欣赏中国丰富多彩的民族刺绣文化。
这些来自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绣娘,很多是第一次走出国门。她们身着传统服饰,带着来自大山的淳朴气质,在伦敦最国际化的商业中心,用五彩斑斓的丝线在手纺而成的布料上一针一线地绣出美丽图案,有吉祥的花鸟,精美的图腾,很快吸引“洋顾客”参与到刺绣体验中,有些还希望购买作为圣诞礼物送给家人。
除了在弗雷泽百货的体验活动,这些绣娘还在伦敦南岸艺术中心参与到时装秀的表演中。一曲原生态苗族山歌《家乡花一样》为时装秀拉开帷幕,40多套由中英设计师联合设计、中国绣娘手工完成的时装逐一亮相。与时装模特带来的动态美感形成呼应,9位少数民族绣娘安静地在舞台上展示她们的技艺,让人在欣赏美的同时,也感动于这些创造美的人。
作为此次活动的组织方,依文集团董事长、“依文·中国手工坊”创始人夏华说,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各界的共同推动促成了中国绣娘此次伦敦之行,让世界有机会看到国际设计师与这些大山里的绣娘合作所激发的惊艳与感动。她说:“其实,我们眼里的艺术对于绣娘而言,就是她们年复一年、质朴而真实的每一天。”
据主办方介绍,过去15年来,“依文·中国手工坊”致力于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以“发现、整理、创新、应用”的精准扶贫模式,对贫困绣娘培训到人、订单到户,以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使这些大山里的绣娘以“绣梦工坊”为单位,获得永久脱贫的能力,过上“背着娃,绣着花,养活自己,养活家”的快乐日子。
50多岁的绣娘龙令香告诉记者,这是她第一次出国,内心非常激动。她的家乡有很多绣娘,世世代代传承着精湛的刺绣手艺,以前只能为家人做衣裳,通过参与依文集团的项目,不仅她们的技能得以发挥,还获得了培训机会,能够将这些传统技艺改良提升,让绣品的风格更趋现代。同时她们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社会价值得到更大程度的认可。
在不断带领中国绣娘走出大山、让世界看见中国传统手工之美的过程中,夏华表示,希望更多的力量共同努力,带着属于中国的文化自信和时尚态度,推动更多“中国创意,全球设计”的现代美学产品走进国际市场。
去年,依文集团与英国董事学会主席芭芭拉·贾琦共同推出B&H中国文化创意中心,让英国的年轻设计师与中国的传统手工艺者加强交流合作。
贾琦表示,B&H中国文化创意中心的使命,是在中英之间构建一个具有广度和深度的文化交流平台。这个平台将加深世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协助改善中国贫困地区手工艺人的生活,?;ぶ泄奈幕挪⑷檬澜缈吹街泄幕?。她说:“希望能够激励更多中英商业领袖,与我们共同促进中英人文合作与交流。目前英国的世界知名时尚品牌博柏利已经承诺参与,探讨如何以创新方式支持这个平台的事业?!?/p>
当天观看完展览和时装秀后,博柏利董事长约翰·皮斯说,这些服饰和展品不仅面料好,设计也精妙,创意突出,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优雅,非常期待未来双方进一步合作,共同推广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部部长助理于群在活动上说,作为文化大国,中英都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两国都十分重视历史文化的传承、?;ず痛葱?,也都以独特的智慧在当今时代赋予各自传统文化艺术新的生命和活力。中国有丰富的创意资源,英国拥有将创意资源转化为创意产品的突出能力。相信双方的交流互鉴将为两国的创意产业合作带来新的灵感和启迪。(完)
编辑:杨岚
关键词:中国 绣娘 创意 中英文化创意交流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