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世界最大单体智能码头开港 这个码头看不到人

制图:李姿阅
洋山港四期——全球综合自动化程度最高
这个码头看不到人(经济聚焦)
本报记者 谢卫群 沈文敏
12月10日,全球最大单体自动化智能码头和全球综合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码头——洋山港四期码头正式开港。历时近三年时间的艰苦建设,经过为期18个月细致全面的设备及系统调试,全球港口航运业万众瞩目的无人码头终于露出了真容。
业内人士表示,洋山港四期码头的建成和投产,标志着中国港口行业在运营模式和技术应用上实现了里程碑式的跨越升级与重大变革,更为上海港进一步巩固港口集装箱货物吞吐能力世界第一地位、加速跻身世界航运中心前列提供了全新动力。
码头不再脏、重、吵
驶上东海大桥,驱车15分钟左右就可远远望见洋山港四期码头,码头和堆场上一排排采用红白相间涂装的现代化大型港机装备显得十分醒目。洋山港四期依托颗珠山岛及大、小乌龟岛围海填筑形成,总用地面积223万平方米。该码头共建设7个集装箱泊位、集装箱码头岸线总长2350米,设计年通过能力初期为400万标准箱,远期为630万标准箱。
几艘满载集装箱的货轮静静地靠在码头岸边,10台高高的桥吊凌空伫立,就待一声令下,全线发动。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港四期码头开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一声令下,汽笛鸣响,桥吊开始起吊,这个全球最大单体自动化智能码头开始运作。第一箱集装箱从船上吊到了自动导引车上,奔向堆场。
有意思的是,除了汽笛声,整个码头没有传统码头的喧闹,全场安安静静,只有自动导引车不声不响地载着集装箱跑前跑后。人们看到的,还有轨道吊在前前后后地移动,将一个个集装箱放到指定地点。
人们印象中脏、重、吵的码头,现在如画一般优雅美丽。
近年来,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自贸区及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政策利好,在总吞吐量连年创新高的同时,洋山港的国际中转与水水中转比例持续增长,国际枢纽港地位逐渐确立。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面对持续增长的货量,通过增效挖潜,几年来上海港既有集装箱码头交出的吞吐量成绩均已远远超出当初的设计能力,受制于泊位资源与设备资源的数量,高负荷运转无法从根本上满足未来逐年增高的吞吐量预期。
与此同时,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也面临空前激烈的外部竞争环境,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地的许多港口都在着力增强自身作为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综合实力。着眼未来,上海需要一座新的集装箱码头来承载更艰巨的使命、应对更激烈的挑战,为“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服务。
建造洋山港四期码头工程,由此被提上议事日程。
据了解,中国交建所属振华重工承担了洋山港四期码头的设计研发制造和安装调试任务。目前,已经完成调试的首批10台桥吊、40台轨道吊、50台自动导引车投入开港试生产。根据规划,洋山港四期最终将配置26台桥吊、120台轨道吊和130台自动导引车。
自动化智能化让码头工作更轻松
“洋山港四期码头有几大独到之处?!辈煞弥校窕毓じ弊懿?、项目总经理张健如数家珍般说。
首先是规模大。此前,振华重工先后建设的厦门港、青岛港两大智能化码头,分别只有1个和2个泊位,都比较小。而洋山港四期,达到了7个泊位,而且是一次建成。
洋山港四期也是全球综合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码头。比如,海侧的岸桥全部是自动化远程操控,在陆侧使用的轨道吊也实现了自动着箱,海侧轨道吊全部是双箱自动化轨道吊,也是振华重工自主研发的产品,首次在全球市场亮相。自动化双箱轨道吊,配合自动化双箱岸桥作业,可尽快释放岸线空间,提高码头的使用率,能够提升50%的工作效率。
洋山港四期还在亚洲港口中首次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自动导引车自动换电系统,自动化换电站技术也是振华重工国内首创。按照设计,更换电池全程只需6分钟,电池充满电仅需2小时,整个充电过程零排放,可节省能耗40%以上。这一系统打破了欧美的技术限制与垄断,标志着振华重工已掌握自动导引车全换电技术,日后可为用户提供多样性的自动导引车系统方案选择。
洋山港四期是国内唯一一个“中国芯”的自动化码头。其码头的软件系统,主要由振华重工自主研发的设备控制系统和码头方上港集团研发的码头操作系统组成,也是国内唯一一个软件系统纯粹由“中国制造”的自动化码头。
洋山港四期码头极大地释放了劳动力。过去,一台桥吊需配几十个工人服务,现在,一个工人就能服务几台桥吊,而且只需在后方的中控室工作。过去,操作工人坐在50米高空的桥吊控制室,俯身向下操作集装箱,眼部、腰部损伤严重。现在,工人坐在中控室,看着电脑屏幕,就可以把庞大的集装箱吊起放下,工作变得更轻松。原来,桥吊操作工人大多需要男性壮劳力,现在,无论男女都可以作业了。未来,工人还有望实现远程操控,无须到码头,人在市区控制室就可以操作了。
越来越多的世界港口递来橄榄枝
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交通强国”,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作为洋山港建设的主要力量,中国交建从勘察设计,到吹填造地、航道疏浚,以及全自动港机设备的制造和安装,在技术领域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突破。中国交建牵头的科技项目“离岸深水港建设关键技术研究”获得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标志着中国有了在全球任何地方建设港口的能力。
目前,全球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自动化码头有40余座,而汇聚众多先进科技的洋山港四期码头,堪称是“集大成之作”。振华重工总裁黄庆丰说,因为洋山港四期码头,振华自动化码头的制造水平已跃居世界领先地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洋山港四期码头全部由中国制造,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洋山港四期码头采用振华重工制造的自动化装卸设备,整个装卸过程所涉及的桥吊、自动导引车、轨道吊三大机种均为中国制造。软件系统也是由上港集团和振华重工共同完成。
以前,振华重工出国考察,对方不让看码头;而现在,日本等国的港口主动邀请,越来越多的世界港口递来橄榄枝。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世界最大 单体智能码头 开港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