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也门前总统萨利赫被杀 中东乱局再掀波澜
新华社北京12月5日电(全球热点)也门前总统萨利赫被杀 中东乱局再掀波澜
新华社记者
各路媒体4日证实,也门前总统阿里·阿卜杜拉·萨利赫在逃离首都萨那路上被什叶派胡塞武装打死,他的遗体被搬上一辆皮卡车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传播。中东地区又一位昔日政治强人以出人意料的方式离世。
分析人士指出,萨利赫死于非命,既是其个人的悲剧,也是中东持续动荡和战乱的缩影。萨利赫之死,不仅无助于结束也门战乱,还可能给中东地区本来就难以平静的局势再添混乱。
【新闻事实】
也门前总统萨利赫身边一名高级官员4日向新华社记者证实,萨利赫及其领导的全国人民大会党副总书记亚西尔·阿瓦迪当天在逃离萨那的路上被胡塞武装打死,当时两人正试图前往政府军控制的马里卜省。
网上社交媒体传播的视频显示,疑似萨利赫的遗体裹在毯子里被搬上一辆皮卡,遗体头部有伤。
75岁的萨利赫曾在也门执政33年。2014年年底,胡塞武装与支持萨利赫的武装力量组成同盟,对抗总统哈迪领导的合法政府。
然而,这一同盟因分歧日益尖锐而反目。今年11月29日,胡塞武装与萨利赫武装力量在萨那爆发冲突。萨利赫死讯传出后,胡塞武装称之为“背叛的代价”。
【深度分析】
萨利赫的突然死亡,再一次凸显也门战乱的复杂性。据报道,导致萨利赫被胡塞武装打死的直接原因,是他11月底突然宣布将投靠沙特阿拉伯主导的多国联军。
不过,分析人士认为,双方结盟从一开始就貌合神离,相互利用。胡塞武装最终目的是夺取全国政权,萨利赫则希望恢复权力。
萨利赫在也门战乱的各参与方中力量较弱。但在战事陷入僵局的情况下,他临阵易帜,倒向沙特一方,有可能改变力量对比的天平,达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换得沙特的重视和提携。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所长孙德刚认为,萨利赫转变立场倒向沙特,招来胡塞武装的惩罚。这意味着胡塞武装已上升为也门乃至中东地区一支不可忽视的军事力量。也门局势如何发展,除了胡塞武装之外,还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沙特及伊朗等地区大国的介入程度。
【第一评论】
萨利赫死于非命,既是其个人的悲剧,也是中东持续动荡和战乱的一个缩影。萨利赫之死,不仅无助于结束也门战乱,还可能使局势更加混乱。
萨利赫是中东地区老一代强人政治的代表人物之一。这类人物还包括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突尼斯前总统本·阿里和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等。
在萨利赫对也门30多年的统治期间,南北也门实现了统一。也门政府在萨利赫领导下,对国内叛军、极端组织和部落武装进行了清剿,大体维护了国家的稳定。也门还积极参与国际反恐行动,并与美国、沙特等国家开展反恐合作。
同其他倒台的中东强人类似,萨利赫执政期间,也因任人唯亲、骄奢腐败、忽视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而逐渐丧失民众的支持。这也是他被迫于2011年同意移交权力的主要原因。
【背景链接】
2011年1月中旬,也门爆发大规模游行示威,要求时任总统萨利赫下台。也门自此陷入冲突与动荡。2012年2月,也门在各方斡旋下完成总统选举,时任副总统哈迪当选总统,萨利赫卸任并完成权力移交。
哈迪上台后,什叶派胡塞武装多次与支持哈迪政府的逊尼派武装发生冲突,并在冲突中与萨利赫结成联盟。2014年9月,胡塞武装武力夺取首都萨那。随后又占领也门南部地区。2015年3月,迫于胡塞武装大举进攻,哈迪流亡沙特。
为恢复哈迪在也门的合法地位,沙特等国从2015年3月26日开始对胡塞武装展开代号为“果断风暴”的军事行动。
由于也门持续战乱,政治进程停滞,经济崩溃,生活必需物资无法进入封锁地区,也门的人道主义危机日益恶化。联合国今年9月公布的数字显示,也门全国有超过2000万人需要紧急援助,约700万人面临饥饿威胁,50多万人感染霍乱。(记者:陈霖、邵杰、沈敏;编辑:倪红梅、蒋国鹏、王丰丰)(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萨利 武装 胡塞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