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中东之黎巴嫩:惊变的一年
新华社贝鲁特12月5日电中东之黎巴嫩:惊变的一年
新华社记者李良勇
2017年对黎巴嫩政坛而言是不平静的一年。临近岁末,总理萨阿德·哈里里突然宣布辞职,引发政坛“地震”。虽然峰回路转,但黎政局仍充满变数。
事发突然
11月4日,正在沙特访问的哈里里突然宣布辞职,并指责伊朗及其“代理人”黎巴嫩真主党干涉阿拉伯国家事务。黎巴嫩媒体普遍认为,哈里里此举,是沙特与伊朗矛盾激化的又一体现。
近年来,黎巴嫩政局受到沙特和伊朗两国势力影响。其中,哈里里领导的“未来阵线”与沙特关系密切而黎巴嫩真主党则追随伊朗,双方分歧严重。
随着中东局势发展,沙特与伊朗的地区影响力此消彼长,这种状况在黎巴嫩也有所体现。去年10月,米歇尔·奥恩经黎巴嫩议会投票当选总统。当地媒体认为,真主党的首肯,是奥恩当选总统的关键。同年12月,奥恩宣布组建由哈里里担任总理的新一届政府。新政府内包括多名与真主党关系密切的部长。
黎巴嫩舆论认为,沙特迫切希望开辟与伊朗对决的“新战场”,在“新的舞台”展示其影响力。而黎巴嫩政府的外交政策和真主党直接参与中东他国战事,被沙特认为是伊朗操控的结果。
国家遭殃
哈里里宣布辞职,令平静不到一年的黎巴嫩政局再次出现动荡。
首先,黎巴嫩脆弱的政治平衡再次被打破。尽管事发后黎巴嫩没有出现各派激烈争夺的局面,但暗流涌动。媒体分析认为,哈里里如果坚持辞职,最大的牺牲品很可能是维持黎巴嫩稳定的现有政治协议,并可能再次引发黎国内不同教派间的争斗,甚或触发暴力冲突。
其次,政府停摆,经济受损。事发一个月以来,黎政府处于瘫痪状态。黎巴嫩经济分析师卡迈勒·瓦兹尼说,如果哈里里辞职,现政府被解散,将导致黎巴嫩出现“政治真空”,现政府所承诺的210亿美元基础设施投资、油气开采以及新通过的政府财政预算案等必将被搁置,国际投资者也会望而却步。
另据黎巴嫩《每日星报》报道,出于对局势担忧,黎巴嫩一些富人甚至考虑花钱购买外国国籍“以备不时之需”。
前景难料
哈里里宣布辞职后,经法国斡旋,于11月21日返回黎巴嫩并宣布暂缓辞职。随后,哈里里进一步表示,如果真主党能从其他国家抽身、黎巴嫩真正信守“不卷入地区冲突”政策,他会收回辞呈。
真主党领导人11月底宣布,真主党在伊拉克打击“伊斯兰国”的任务接近结束,将撤回武装人员。观察人士认为,撤兵之举可能是顺水推舟。而对于沙特指责其向也门胡塞武装提供武器,真主党予以否认。不过,真主党是否真正会做出让步以及如何让步才能让沙特满意,还需拭目以待。
分析人士认为,如果真主党拒绝做出真正让步,沙特对黎巴嫩的下一步举措很可能是经济制裁。独立政治分析人士奥马尔·易卜拉欣表示,对黎巴嫩而言,经济制裁的影响将非常严重。
易卜拉欣指出,侨汇、外来投资和旅游业,是黎巴嫩经济的重要支柱。沙特等海湾国家是黎巴嫩重要的侨汇、外来投资和游客来源。如果这些国家对黎巴嫩实施制裁,必将重创黎巴嫩经济。
编辑:曾珂
关键词:中东之黎巴嫩 惊变的一年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