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从老剧单中看话剧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内上演的话剧有当时著名剧作家的作品,也有国外名作改编的作品,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简称“人艺”)和“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简称“青艺”)这两个剧院上演的剧目居多。其中一些剧单新颖别致、各有特色,读后观后让人眼前一亮、难以忘怀,更能够看出当时话剧在近现代史中的文化意义。

剧单
郭沫若的《蔡文姬》
早在上世纪40年代,郭沫若的作品《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历史名剧就已赫赫有名,被重庆“山城之花”的金山、曹禺、赵丹等文化名人多次演出。
《蔡文姬》是郭沫若编剧、戏剧大家焦菊隐导演的。表述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蔡邕之女蔡琰(字文姬)所经历的一段难忘的历史,1959年由“人艺”首演。
这部话剧的剧单取其黄褐色封面,展现了“人艺”的历史民族化风格。复排的剧单上还印上了郭沫若当年编写《蔡文姬》后的一篇序言,创作目的也见其中。
郭沫若把自己的作品和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写的《包法利夫人》相比,说写《蔡》剧“其中有不少是关于我的感情的东西,也有不少关于我的生活的东西”。他写《蔡》剧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替曹操翻案正名,通过舞台形象化使历史上的“白脸曹操”功过分明。
《蔡文姬》剧单表中,朱琳、刁光覃、董行佶、苏民等演员之名赫然在目。主演朱琳饰蔡文姬,台词音韵璧合、行云流水,与她在曹禺《雷雨》中饰演的鲁妈角色迥然不同。戏剧名家刁光覃,“文革”前是“人艺”大腕级主演,《蔡》剧中他饰洒脱豁达的曹操,台词的节奏高扬如诵诗。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位生活中深度近视的演员,台上却甩掉眼镜,给观众呈现一个更加真实的“曹操”。名演员董行佶在剧中饰曹操的儿子曹丕,台词温文尔雅,“建安文学”一代才子的形象成竹在胸。董行佶不但戏演得好,艺术个性鲜明,台词过硬,还是一位优秀的朗诵艺术家。难怪老一代“人艺”被众人誉之为“多才多艺的学者型演员”艺术群体,是当之无愧的。
2004年,“人艺”复排的《蔡文姬》风格和台词基本上遵循了原创时期的老艺术家的特点。为了让观众加深对剧情的了解,复排剧单上还曾加有历史年表、知识注解和南宋画家李唐绘的《文姬归汉图》,并引录了后汉才女蔡文姬归汉途中写的乐府诗词《胡笳十八拍》,词、曲合一,体现了“是知丝竹微妙兮均造化之功,哀乐各随人心兮有变则通”的情感境界……
“人艺”与老舍
1979年,素称具有市井民情“京味”表演风格的“人艺”,又复演了老舍名剧《茶馆》。
《茶馆》是小说戏剧家老舍创作的绝品,在忠于老舍原作的基础上,剧单设计上也很有特色,四页为竖排版,封面封底均为古兰色,犹如一部古籍善本教科书,从中叙述了清代、民国悲欢离合的风韵历史,也像是给观众展现了一幅风俗画作。
《茶馆》剧单上印的演员角色有60多人,基本上保留了原导演焦菊隐、夏淳等一代大家排演时期的舞台格局和原班演员阵容。当年记录在剧单上的有于是之、李翔、林连昆、郑榕、黄宗洛、周正、董行佶、蓝天野、英若诚、胡宗温、李婉芬等著名演员,宛若群星灿烂,构成了一部鲜活的历史。于是之饰演的剧中主人公、茶馆老板王利发的表演,展现了旧中国三个不同时期茶馆历史特色,揭示了人物的必然命运,意义深刻。
上世纪“人艺”演过的老舍先生创作的名剧《骆驼祥子》的剧单,全剧五幕四个不同的时间场景,勾勒展现了一出民国老北京劳动人民凄惨生活风俗的悲剧。这款剧单设计色调及用墨淡雅,封面的背景是高高的老北京城墙,寓意了过去的劳动人民生活的苦难深重?!叭艘铡泵菰崩钕?、李婉芬分别饰剧中主角“祥子”和“虎妞”。李翔的台词朴实憨厚,慢而不急;李婉芬的台词虽语出清净,却含着几分“京味”的刁蛮。个性的人物和演技,逼真地塑造出了剧中的艺术典型。
“青艺”与国外名剧
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简称“青艺”,现在又称其为“中国话剧艺术中心”,过去是以展演外国风格名剧闻名的。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就曾在“青艺”上演。
当时的剧单上有莎士比亚人头画像,介绍他是十五世纪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剧单上还印有戏剧家曹禺的祝词、名人的论语、对莎翁的介绍、台词摘录、该剧导演张奇虹留给观众的话和演员职员表,可谓“方寸剧单小舞台”。
“青艺”还排演过古印度诗人迦梨陀娑写的诗剧《沙恭达罗》。迦梨陀娑出生于四世纪末五世纪初,作为杰出诗人,被印度人民所爱戴。印度人民每年逢旧历三月初一即新历六月十五日都纪念他。他写的诗剧《沙恭达罗》译为“被飞鸟抚育的人”。
《沙恭达罗》一剧由文艺评论家季羡林翻译考论,艺术家吴雪导演,名演员林丽芳和曹灿分别饰演沙恭达罗和丑角摩达威耶,美术家张正宇、陆阳春指导设计,舞蹈家戴爱莲指导编排,音乐家刘炽指导作曲。精彩的舞蹈和诗韵台词折服了众多观众,文豪歌德也在诗《本事》中赞其之美曰:
春华瑰丽,亦扬其芬;
秋实盈衍,亦蕴其珍;
悠悠天偶,恢恢地轮;
彼美一人,沙恭达纶。
可见其魅力和影响的深远。
剧单中的“寄语”
除此之外,由著名文学家夏衍编剧、被称为五四以来优秀剧目之一的《上海屋檐下》,以及剧作家吴祖光的作品《风雪夜归人》《闯江湖》等剧单也十分精美,尤其其中导演等主创的“寄语”,为观众理解作者创作的意图和剧目表达的意义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上海屋檐下》剧是金山导演的,首演于1957年,1980年重演。金山在此剧开场话中表达了作者的创作目的:“不仅为着善良人的苦难而控诉残酷的旧社会,同时还向这些受苦的人昭示了未来的锦绣前程……”
吴祖光的剧本有些是写梨园名伶的心酸离合的,《风雪夜归人》的剧单上便印有作者告诫人们去思考“人为什么活着?应该怎样活着?”的主题。剧单上“导演的话”特别把作者的台词引在上面:“非懂明白了不可。不然的话,迷迷糊糊地过一辈子;那么人跟猫、跟狗、跟畜生,有什么两样呢?”
《闯江湖》导演为方沉,新凤霞担当艺术顾问,由天津人民艺术剧院演出。马超、郝仲臣等剧院演员担当主演。剧单上新凤霞“寄语”中写道,该剧是作者“把我过往的经历和见闻,编写成为表现旧社会评剧艺人生活的话剧本”。剧单的封面、封底设计采用了连环绘画和剧照两种表现形式串联,倾诉了历史的苦难心酸,也体现了创作者的寓意。
(作者系文博专业学者、副研究员,中国近代史料学会会员。)
编辑:杨岚
关键词:从老剧单中看话剧 老剧单中看话剧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