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美国:本土恐怖主义顽疾难治
新华社北京12月4日电(记者柳丝)就在多方宣布已在军事上终结“伊斯兰国”实体的时候,埃及恐袭事件再次敲响警钟。近日,“伊斯兰国”又在网上发布多张海报,扬言将于圣诞节期间对美英多国发动恐袭,一张以纽约时报广场为背景的恐吓海报更是让纽约市政府如临大敌。
“伊斯兰国”势力被极大削弱并没有明显减少美国人内心的恐惧。实际上,人们对安全的担忧甚于以往。一项皮尤中心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40%的美国受访民众表示,恐怖袭击发生的可能性要比“9·11”时更大。
2015年至今,恐怖威胁已超越经济困境,成为美国民众心中的“国家头号问题”和左右美国政治的一个重要因素?!叭妹拦俣劝踩笔敲拦芡程乩势盏闹凑诤?。然而伴随着这一执政要义的,是美国近些年本土恐怖袭击事件的增多。
仅在最近这两个月里,袭击的频率就以惊人的速度增加:10月1日,拉斯维加斯,“独狼”扫射乡村音乐节,59死527伤;10月31日,纽约曼哈顿卡车撞人,8死12伤;11月5日,得克萨斯州教堂扫射,26死20余伤。
“无论你身处何地,无论是在学校或去看电影,都要时刻做好准备,防备发生这样的?;!闭馐堑弥萁烫孟骱?,美国联邦调查局官员对公众的提醒。这恰成为今天美国本土安全状况的一个缩影。
“9·11”事件后,美国政府出台《爱国者法》,成立国土安全部、国家情报总署,多年来利用各种技术手段采取无孔不入的情报搜集和极致严格的出入境检查,最大限度切断外来恐怖分子进入美国的途径。特朗普入主白宫以来,从颁布针对6个穆斯林国家的“旅行禁令”到进行签证和绿卡抽签改革,更加强化了边境和移民管控。
不过,美国国内恐袭已经发展出新的态势,管控外来恐怖主义已经难以符合国内反恐需要。美国智库“新美国基金会”最新报告指出,“9·11”之后美国本土的恐怖主义相关的袭击,超过八成是美国公民或者永久居民实施的,其中多数是出生在美国的二代移民。不难看出,美国国内的恐怖袭击形态已经完成了从输入型向内生型和本土化的转变,“独狼”式袭击显著增加。
这种转变,一方面固然有网络对极端思想传播的推波助澜,更重要的是,其背后至少反映出美国社会三大顽疾和困境。
首先是枪支泛滥难控,极端分子比较容易获得作案武器。但是由于美国选举政治和利益集团的巨大影响,控枪改革难以推进。而今,美国每一次涉枪袭击之后,都会引发一轮全国范围的反思,但反思过后,则是屡创新高的枪支销售数字和一起又一起新的悲剧。
其次,暴力文化深植,为暴力极端事件埋下了隐患。美国从建国起就带有以暴力换自由的国家性格,美国文化中诞生的电影、电视、游戏等等充斥着暴力元素。特别是在网络新媒体时代,暴力信息的数量和传播速度更是呈指数级增长,政府对暴力文化传播监管不力,公众教育缺失,社会辅助机制不完善等因素,都助长了社会文化中暴力基因的生长。
再者,美国阶层分化和社会矛盾加剧,为极端思想传播提供了土壤。作为移民国家,美国的移民来自世界各个角落,文化、信仰多元,“熔”为一体。然而,美国“大熔炉”越来越只存在于理想之中,移民难以融入,宗教不能融合,种族分裂严重,贫富差距拉大,美国正被各种社会裂痕分割得七零八落。
美国联邦调查局11月13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因“对人种、族裔、血统的偏见”和“宗教偏见”而引发的“仇恨犯罪”上报案例连续两年增加。对平等的失望、对未来的无力和对政府的失去信心则进一步拉大了整个社会的分化,以至于美国政客这样感慨:“今天美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分裂,国家安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受到威胁”。(完)
编辑:杨岚
关键词:美国 本土 恐怖主义 暴力 顽疾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