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斡旋黎巴嫩?;凵浞ü卸饨弧靶抡?/span>
新华社巴黎11月22日电(国际观察)斡旋黎巴嫩危机折射法国中东外交“新政”
新华社记者韩冰 应强
黎巴嫩总理哈里里22日说,应总统奥恩要求,他决定暂缓辞职。他于本月4日在访问沙特阿拉伯时突然宣布辞职而引起的风波似乎暂趋平息。
回顾风波起落,法国主动斡旋的作用抢眼。分析人士认为,法国此举体现了对中东政局的深度介入,出于对自身安全、经济利益的考量,法国在总统马克龙领导下积极务实的外交色彩日益明显。
法国斡旋抢眼
哈里里4日在访问沙特期间突然通过视频宣布辞去总理职务,并指责伊朗及其支持的黎巴嫩真主党破坏黎国家安全。这一事件引起各方关注并持续发酵,黎国内局势难测,沙特和伊朗的矛盾也愈加尖锐。
为了给紧张气氛“降温”,法国不仅在多个场合公开呼吁尊重黎巴嫩的主权和稳定,更想方设法促进各方沟通。法国总统马克龙9日在出访阿联酋后突访沙特,随后数日内又与伊朗、以色列、沙特、埃及、美国等国领导人就中东局势进行电话会晤。
法国斡旋迄今最抢眼的一步,当属哈里里“被沙特挟为人质”的流言四起时,法国总统府宣布邀请哈里里前往巴黎。梳理事态发展脉络,可以说哈里里18日应邀前往巴黎恰为澄清谣传、打破僵局提供了契机,成为哈里里“闪辞”事件的一道分水岭。
缘何积极介入
分析人士认为,法国积极介入这一风波原因有三:
第一,法黎两国渊源深厚。黎巴嫩和法国自16世纪以来就关系密切,前者甚至一度接受法国的委任统治。法国巴黎政治学院政治学者弗雷德里克·沙里永介绍说,介入黎巴嫩事务在法国外交中十分常见,从1996年以色列轰炸黎巴嫩南部村庄卡纳事件到2006年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党之间的战争,再到2007年黎巴嫩国内政治?;ü纳碛岸际只钤?。
据媒体披露,哈里里家族和法国政界也关系密切。哈里里的父亲拉菲克·哈里里2005年遇刺身亡后,唯一出席葬礼的西方国家元首就是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瑞士地中海和阿拉伯世界研究中心政治学者哈斯尼·奥贝迪指出,马克龙在今年上半年法国总统选举期间,曾出访黎巴嫩并获得黎巴嫩总统奥恩接待,这为他入主爱丽舍宫加分,也使得他欠下黎巴嫩一个人情。
第二,事关法国安全。沙里永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黎巴嫩虽小,却是地区局势的风向标。作为周边大国势力博弈的舞台,黎巴嫩的局势如果恶化,地中海地区爆发战争的风险就会增加,从而对法国和欧洲造成影响。对法国来说,黎巴嫩局势不稳是难以接受的。
第三,出于经济利益考量。此次风波牵涉的沙特和伊朗均是法国在中东地区较为看重的市场,假如地区局势不稳,势必影响法国和两国开展经贸合作。法国《挑战》杂志日前刊文指出,沙特是法国军工产品的重要客户,马克龙此次邀请哈里里前往巴黎及时挽救了沙特的颜面,这对法国以后加强对沙特的商品出口自有裨益。
折射务实外交
法国此次积极介入哈里里“闪辞”风波,客观上增强了法国在中东事务中的存在感,折射出马克龙领导下法国外交政策的一些新意。
沙里永说,此次斡旋体现出马克龙中东外交的一个特点是:与各方保持对话,坚持自己的原则,但不居高临下教训别人。从实际情况看,法国虽然无力独自解决中东问题,但这种外交策略使得法国有一定能力推动困局“解套”。
奥贝迪认为,近年来由于缺乏合适的中东外交策略、自身经济形势较差、欧盟问题频出等原因,法国在黎巴嫩事务和中东地区的存在感明显下降。马克龙此次积极斡旋黎巴嫩政治难题,标志着在美国调整中东政策的背景下,法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提升。
《挑战》杂志刊文指出,从马克龙此次斡旋手法以及他上任以来处理法国和美国、俄罗斯关系的行动来看,马克龙的外交政策具有鲜明的“务实”色彩。虽然马克龙也高呼价值观口号,但在实际行动上,他将经济和政治利益放在价值观之前。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法国 黎巴嫩 斡旋 中东 外交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举行活动庆祝中国农历新年
伦敦举行新春巡游庆祝中国春节
马来西亚槟城举办热气球节
“欢乐春节”走进联合国
铁路职工坚守岗位 保障旅客安全出行
好莱坞环球影城内的“中国年味”
国博举办新年迎春书画展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