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习近平治藏思想:为西藏工作提供根本遵循
无论是在福建、浙江担任地方领导期间,还是到中央工作后,习近平同志都高度重视西藏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更是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站在国家安全、边疆巩固、中华民族事业发展的高度,相继主持召开了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等,对民族地区工作和西藏工作作出了系列指示,形成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治藏思想。习近平同志的治藏思想是我们党关于西藏工作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西藏工作的纲领,是我们做好西藏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方向和根本遵循。
一、 提出了“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思想
边疆是一国领土的特殊部分,边疆的巩固事关一国的国家安全、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它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政治概念。西藏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全自治区面积120万平方公里,与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四国及克什米尔地区接壤,边境线长达4000多公里,约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1/6,是我国西南边疆的重要门户。从这个意义上讲,西藏是国家重要的安全屏障,其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历史上,我国曾深受边疆?;ΑQ黄秸?,古老的中国成为列强们眼中的猎物,而我国的边疆地区首当其冲,成为他们蚕食的对象。在近代,英国和沙俄对我国西藏的破坏活动也从未停止。这个历史教训非常深刻。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党要巩固执政地位,要团结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倍呓奈榷ê凸赖陌踩蚴钦龉野踩逑档幕颈U?。2011年7月,习近平同志考察西藏时强调,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西藏的稳定关系国家的稳定,西藏的安全关系国家的安全。
2013年3月9日,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西藏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提出了“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思想。他说:“西藏是我国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和生态安全屏障,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中居于重要地位。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中央历来高度重视西藏发展稳定,高度关心西藏各族群众生产生活?!痹?015年8月召开的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再次重申“必须坚持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提出“做好西藏工作,不只是西藏和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藏区的地方性工作,也不只是某个领域的部门性工作,而是全局性工作,需要全党动手、全国支持”。在这里,习近平同志将西藏的稳定发展置于边疆治理的突出位置,视西藏发展稳定为国家核心利益,把西藏发展稳定放到国家发展全局中去看待,是对西藏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定性、定位、定向。
习近平同志将“治国”“治边”与“治藏”问题联系起来,是党的“治藏方略”的最新创造,有着鲜明的理论与实践特色。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同志“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思想,是推进西藏各项工作的统领和灵魂。
二、 确立了富民兴藏20字重要原则
由于西藏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历届中央领导集体都高度重视西藏工作,每个时期都形成了具有时代特点的西藏工作方针和工作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站在中华民族事业发展、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的高度,指出了新时期富民兴藏20字重要原则,即“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
2015年8月24日至25日,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全面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的西藏工作,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重大举措,对进一步推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工作作了战略部署。习近平同志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确定了富民兴藏20字原则。他说:“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提出的西藏工作重要原则。”同时,习近平同志具体而深刻地阐述了这一原则的基本内涵:依法治藏,就是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富民兴藏,就是要把增进各族群众福祉作为兴藏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民族团结和民生改善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让各族群众更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长期建藏,就是要坚持慎重稳进方针,一切工作从长计议,一切措施具有可持续性。凝聚人心,就是要把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结合起来,把人心和力量凝聚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上来。夯实基础,就是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把基层组织搞强,把基础工作做实。
“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20字重要原则,是新时期党的治藏方略的具体化,为我们指明了做好西藏工作的实践方向,是新形势下做好西藏工作的行动指南和方法论。其中,依法治藏是前提,富民兴藏是关键,长期建藏是保障,凝聚人心是基础,夯实基础是根本。
三、 作出了加强西藏民族团结的重要指示
西藏境内有藏族、汉族、门巴族、珞巴族、回族、纳西族等46个民族,其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西藏总人口的近92%。民族团结是做好西藏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立场和根本原则,也是我们党做好民族工作的基本政策和原则。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西藏的民族团结工作,早在1998年6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率福建省第二批援藏干部进藏时就说,西藏是伟大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支援西藏不仅是一项重要的经济任务,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藏族和汉族是一家人。2011年7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出席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庆?;疃彼?,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加快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是西藏各族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就西藏的民族团结工作进行指示。2013年3月9日,他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西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坚定不移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积极构建维护稳定的长效机制,加快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再次强调:“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必须放到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上来,把实现社会局势的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作为硬任务,各方面工作统筹谋划、综合发力,牢牢掌握反分裂斗争主动权?!?015年9月30日,习近平同志邀请来自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5个自治区的13名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到北京参加国庆活动,他在会见代表们时说:“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实现这个心愿和目标,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016年9月,在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之际,习近平同志又对西藏工作作出了“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的重要指示,再次强调了西藏民族团结工作的重大意义。
当前,在西藏,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同时,还存在各族人民同以十四世达赖集团为代表的分裂势力之间的特殊矛盾。要处理好这两个矛盾,就是要坚定不移加强民族团结,坚定不移维护祖国统一,坚定不移开展反分裂斗争。历史和现实充分说明,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是西藏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最高利益。习近平同志关于加强民族团结的指示,为西藏工作指明了方向。
四、 提出了“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基本要求
西藏是藏传佛教的发祥地,藏传佛教在这里有悠久的历史、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巨大的社会影响。几十年来,十四世达赖集团分裂国家的企图始终没有停止,始终把宗教作为欺骗群众、蛊惑群众乃至和我们党争夺群众的手段。因此,加强对信众的教育引导非常必要。在西藏,正确对待宗教工作,科学管理宗教工作,正确引导宗教工作,可以帮助信教群众更好地开阔视野、融入现代文明,可以帮助信教群众认清十四世达赖集团政治上的反动性、宗教上的虚伪性和手法上的欺骗性,可以最大限度减轻国外敌对势力对我们的渗透、破坏和影响。
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西藏的宗教工作,先后多次作出指示。2011年7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出席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庆祝活动时,勉励宗教界人士认真学习党的宗教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主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继续贡献力量。2013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西藏代表团审议时,明确要求“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和国家管理宗教事务的法律法规”。2015年8月,习近平同志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大力做好藏传佛教工作,发扬藏传佛教界爱国爱教传统,推进寺庙管理长效机制建设,支持藏传佛教按照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要求进行教规教义阐释?!痹谡獯谓不爸?,习近平同志首次对藏传佛教教教规教义的阐释提出了明确要求。2016年4月,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说:“做好党的宗教工作,把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好,关键是要在‘导’上想得深、看得透、把得准,做到‘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牢牢掌握宗教工作主动权?!彼骨康鳎骸耙蒙缁嶂饕搴诵募壑倒劾匆旌徒逃诮探缛耸亢托沤倘褐冢胙镏谢褡逵帕即?,用团结进步、和平宽容等观念引导广大信教群众,支持各宗教在保持基本信仰、核心教义、礼仪制度的同时,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对教规教义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
西藏宗教工作者和宗教界人士,要深刻领会习近平同志有关宗教工作的要求,坚持宗教事务法治化原则,把宗教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把坚持独立自主自办作为藏传佛教界必须遵循的原则,把不受境外势力操控作为寺庙管理的底线。要深入挖掘藏传佛教教规教义中的积极养分,对藏传佛教教规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新阐释,使藏传佛教文化与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适应。要最大限度发挥藏传佛教“爱国爱教、遵规守法”的优良传统,自觉维护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和宗教和睦,自觉融入中华民族前进的历史巨流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继续尽责任、作贡献。
五、 指出了“改善民生、凝聚人心”这个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13年3月9日,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西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发展是解决西藏所有问题的基础。今后一个时期,是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目标,也是西藏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更是明确指出,要“牢牢把握改善民生、凝聚人心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
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同志代表党中央再一次重申了这一承诺。2015年1月29日,习近平同志在国家民委的一份简报上批示:“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比娼ǔ尚】瞪缁?,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是增进人民福祉问题。西藏是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是全国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和主战场,是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中的短板。如何确保西藏各族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不仅是一个重大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政治问题。
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解决西藏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的关键所在。西藏是一个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又是反分裂斗争的主战场,因此,发展的任务很重,民族团结和反分裂斗争的任务也很重。民生是发展的目的,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不仅关系到发展目标和发展动力,也关系到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改善民生与凝聚人心是一个有机整体,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惟有紧紧围绕民族团结和民生改善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才能赢得群众的真诚拥护,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样,惟有凝聚民心、汇聚民智,才能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断开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新局面。
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是习近平同志对做好新形势下西藏工作的要求,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根本体现?!叭娜馕嗣穹瘛庇涝妒侵泄膊橙说淖谥己妥非?。深刻领会、贯彻落实好习近平同志“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指示,是确保西藏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
(作者张兴堂系西藏大学副校长)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西藏 工作 习近平 同志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