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城、镇协调发展 城市群“雁行阵”引领区域经济增长
从雄安新区获批到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方案上报,不到一年时间,以城市群为增长极的区域经济备受市场关注。业内人士表示,在传统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带领下,城市群分布呈现“雁行阵”,拉动区域经济多点、多极增长。十九大报告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梢栽ぜ?未来城市群引领的区域经济将出现一些新的增长极,区域经济发展将提速。
增长极分布趋向多点多极
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不同区域的经济格局、增长动能逐步明晰,经济增长极分布趋向于多点多极。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表示,从当前经济增长的空间特征看,区域经济增长开始走出下行通道,但复苏空间分化明显。区域经济呈现的特征是中西部局部稳定,东部缓慢跟进。在此过程中,区域经济的积极增长态势非常明显,同时增长极分布趋向于多点多极。
长江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赵伟表示,在产能去化加速背景下,资源高度依赖型、传统过剩产能集中、亟待经济转型的部分中西部省份经济显著回落。由于经济增长模式仍以传统投资驱动为主、中低端工业占比较高,以内蒙古、甘肃等为代表的部分资源型、生产型中西部省份工业经济回落,拖累经济增长。东部沿海省份受益于产业升级优势、过剩产能行业占比较低,受去产能政策影响较小,经济仍保持稳健增长。
不同区域的经济增长动能正在发生变化。刘元春介绍,研究发现,投资增速越高的地方,人均GDP越低;人均GDP越高的地方,研发投入增长越快。综合分析这些变化可以看出,投资驱动与研发、创新驱动在某种程度上呈现替代趋向,即经济增长动能正在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和一些新动能转变。“创新驱动和新动能的构建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产业升级,二是政府对高新技术、创新型产业等的关注和扶持。”
他建议,在转移制造业和构建新动能驱动增长极的过程中,应有一些新思路。具有创新增长源、增长极的区域是有限的,遍地开花很难,按照资源禀赋布局梯度型增长极非常重要。
城市群协调优化发展
十九大报告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
刘元春表示,近几年经济的区域格局发生了一些革命性的变化,逐步向多点开花的格局演进,从传统的超级大城市牵引向城市群、多元城市群的格局变化。目前,城市群的分布呈现“雁行阵”,在传统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带领下,出现了一些新的增长极。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表示,实现城市群的协调、优化发展有利于释放城市化拉动经济增长的巨大潜能。未来要优化、布局好城市群,在城市群中布局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和小城镇,把发展小城镇的重点放在大城市的周边和城市群之中,实现大中小的协调。
关于如何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倪鹏飞表示,首先,需在城市群和大城市周边更多地布局中等城市和小城镇;其次,要用广义的比较优势来发展城市群的产业,要按照一个经济单元进行定位,按照水平分工的方法进行规划;再次,要在城市中尽快实现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冯奎表示,目前我国城市群形态还不够丰富,城市群在空间发展上还面临很多问题。例如,有的城市群规划大而中空,面积虽大但缺乏实体内容的支撑;有些城市群内部大城市资源堆积,中小城市没有得到发展。他建议,在城市群形成过程中,政府应给予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相对平等发展的权利,通过改革促成要素流动。要注意补足短板,修正市场失灵的地方,在一些重要共性平台方面有所建树。
区域增长路径明晰
赵伟表示,由于东中西部经济发展阶段存在分化,经济增长模式存在差异。从未来经济发展的路径来看,不同区域增长的逻辑各不相同:东部地区主要依靠“产业结构升级改造+科技创新驱动”;中部地区主要依靠“承接产业转移+推进新型城镇化”;西部地区主要依靠资源优势产业建设,短期内仍无法摆脱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
具体来看,东部地区的核心发展模式是,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带动经济转型,主要表现为东部主要省份服务业对工业的替代仍在持续加速实现。其产业结构转型的背后是创新驱动逐步替代投资驱动。赵伟说,东部地区近年来的转型升级之路,是产业重心不断向知识密集型的现代服务行业调整的过程,如金融服务、IT信息服务、网络通信、电子商务行业等。这些高附加值行业使得东部地区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定位得到跃升。
中部地区主要承接转移自东部地区的制造业,并且自身也在持续转型升级。赵伟表示,作为产业转移的承接方,中部地区主打产业逐渐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型,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转入规模逐渐减少。中部地区主动淘汰的产业逐渐转移到要素价格相对更低的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雁行矩阵”不断深化。未来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仍将有赖于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基础上,通过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加速发展。
西部地区经济近年来的增长主要基于投资驱动。赵伟认为,未来西部地区经济的增长机会除了来自东部和中部的产业转移外,主要还是依靠自身资源优势以及出口贸易等渠道。“一带一路”为西部地区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对基建投资、对外贸易和产业发展都有巨大推动作用。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增长 城市 经济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