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张秋玉:用文化打赢脱贫攻坚战
作者:河南省美术馆 张秋玉
2015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提出:要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同时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闭馐且韵敖酵疚诵牡牡持醒胂蛉嗣褡鞒龅淖铣信?也是广大美术工作者、文化工作者共同面对的一张答卷。
扶贫先扶志 扶贫必扶智
在扶贫这场攻坚战中,文化既能振奋精神、凝聚力量,又是转变思路的突破口,另谋发展的加油站;而在文化扶贫、扶志中,繁荣乡村美术活动是落实扶贫的重要途径,也是筑牢农村文化之基、补足信仰精神之钙,以及引领脱贫发展之路的责任与担当。
繁荣乡村美术活动,开展文化扶贫工作,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发挥文化的“扶志”“扶智”作用,既是建设全面小康的必然要求,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举措。在文化扶贫中,抓好4个环节,是较好地发挥乡村美术活动的作用、让贫困地区的文化繁荣发展起来的有效做法。
扶志扶智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是文化扶贫的环节之一。据笔者调查,如今有些贫困户存在“小富即安、小富即满”的思想,安于现状、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的情况。虽然近几年“输血式”扶贫的力度不断加大,但如果扶贫扶志工作跟不上,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个别贫困户“等靠要”的依赖思想。
因此,乡村文化活动应在引导贫困户树立劳动光荣、好逸恶劳可耻理念上下功夫,通过美术作品树立脱贫典型,善于发现、总结、推广、宣传一批扶贫脱贫典型事迹,营造“脱贫致富贵在立志”的氛围。加强对贫困户的扶贫扶志教育,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培育积极健康向上的精气神。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文化扶贫环环相扣 缺一不可
倾听群众的精神需求和建议是文化扶贫的另一个环节。文化扶贫是为群众而扶,群众的满意度决定着扶贫成效。在文化扶贫中,要注重听取群众意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对于文化扶贫形式,可以提前征求群众意见,凝聚群众的共识,在具体实施中就能得到更多支持,易取得成效。文化扶贫实施的重大措施、准备展开的美术活动,应提前向群众公示,让美术活动为载体的文化扶贫举措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另外,创新乡村美术活动模式也是文化扶贫的环节之一。要发挥乡村美术活动脱贫致富“好帮手”的作用,就要开展乡村美术文创农业活动,大力挖掘当地民间美术的优势资源,瞄准当今社会各阶层文化需求、美术活动需求,结合乡村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推进群众美术活动项目生产性经营,实现群众美术活动?;ご泻团┟裢哑吨赂坏乃崾?不仅让贫困群众“富脑袋”也要“富口袋”,还要让贫困群众彻底甩掉穷帽、挖掉穷根。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天等县开发了以树皮画、傩戏面具、马王皮影等为主的创意文化产品11个,举行“扶贫先扶志”主题活动,为爱好书法的学生授课,给学生、贫困户赠字,通过文化扶贫传播正能量,从而激励群众特别是贫困户自强不息、克服困难,用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为群众美术活动发展搭建载体平台,对具有代表性和市场空间的草编、土布、雕刻、陶艺等传统手工艺项目进行培训,大批传承人在培训后自主创业,实现了从群众美术活动传承人到文化产业从业者的转变。同时将自己的手艺毫无保留地教给贫困群众,并不断提升群众美术活动文化产品创意设计能力,在传承与发扬中涌现了许多技术精湛、致力于草编传承的代表性传人。
文化队伍为脱贫注入底蕴
组织一支“永远不走”的乡村美术活动志愿队伍是文化扶贫的又一环节。无论是何种扶贫,最终要看当地群众自身脱贫的意志、决心和能力。增强贫困地域的美术活动志愿者、优秀人才培育和引进,是开启智志双扶、脱贫致富的一把金钥匙。
2016年以来,河南省美术馆、文化馆稳步推进“志愿团队进万村扶贫扶志惠万众”活动,先后组织1万多名文化志愿者分赴全省近千个行政村送书画、送演出、搞培训、传技能、带活动、鼓斗志,使基层群众能享受到文化成果。这些文化志愿者通过前期社会调研,深入了解乡村文化建设的现状,找准乡村文化建设之需,发挥自身在音乐上的特长,组成一个个文化志愿小组,走进精准扶贫第一线,对接群众文化需求,补齐村级文化建设的短板,以打造“文化扶贫扶志”的有效平台,签订共建协议、制定活动计划、适时开展培训,使28万父老乡亲享受到了自己的文化权益。
正在脱贫攻坚中的河南省广大农村,许多过去毁绿种菜或乱丢垃圾的村庄,经过几年的努力,文化部门和村里的“土画家”一起绘就了数以万计的以农民画为特色的“文化墙”。这些文化墙有的取材于本地的小桥流水、鱼儿飞跃等农村新貌,宣传文明创建的内容图文并茂,画面鲜艳、内容贴近百姓,吸引众多路人驻足观看。许多基层干部说,用这种特色手绘墙体画来“书写文明”,成为一种新颖的“道德课堂”,弘扬了社会正能量。相对于电视上的“高大上”,相比于电视屏幕的“冰冷”,这些乡村美术活动更真实、更温暖、更带乡土味和亲近感。正是这种“草根性”的美术作品,使农村群众在喜闻乐见中,对国家的扶贫政策吃得更透,更激励了他们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的斗志。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笔迪终嬲哑?需要文化底蕴的支撑。文化自信是深层次的自信,文化自觉是长久的自觉。广大的文化工作者精心编写的一篇篇文化扶贫文章,正在让“由外而内”的文化帮扶向“由内而外”的文化成长转变,并且实现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精神文明上的小康,而实施繁荣乡村美术活动、文化惠民扶贫,既是全面小康的应有之义,又是扶贫开发攻坚的重要内容??梢韵嘈?这种在文化事业领域扶贫的“授人以渔”,将会为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建设美丽乡村做出更大的贡献。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文化 脱贫攻坚 贫困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