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名家健坛名家健坛
七成妊娠期糖尿病 十年后变2型糖尿病
怀头胎时患有妊娠糖尿病,即使产后恢复正常,在生二孩时,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可能性仍为30%~50%

(图@视觉中国)
健康有约工作室出品
医学指导/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张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科主任医师李映桃,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营养科主任邓宇虹
据统计,全球有超过1.99亿女性糖尿病患者,预计到2040年,全球的女性糖尿病患者将增至3.13亿。其中,与女性密切相关的糖尿病类型——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也日益增高,我国妊娠期糖尿病患病率约12%~18%。糖尿病已成为导致女性死亡的第九大原因。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今年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题为:“女性与糖尿病——我们拥有健康未来的权利”。专家提醒,约70%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产后10年左右可能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而且,怀头胎时患有妊娠糖尿病,即使产后恢复正常,在孕育二孩时,妊娠期间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可能性仍为30%~50%。
专家提醒:
头胎患糖尿病 二胎也算“糖妈”
“妊娠期糖尿病是孕妈妈独有的一种疾病,一般是在妊娠期24~28周发生的糖耐量异常。我们不能小看妊娠期糖尿病的不良影响?!惫阒菀娇拼笱Ц绞舻谌皆耗诜置诳浦魅我绞φ庞ń樯?,妊娠期糖尿病可能会导致胎儿死亡率增高、生出巨大儿(体重≥4千克)、胎儿畸形、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低血糖。
对孕妇而言,妊娠期糖尿病可能会造成自然流产率增加,尤其是早孕期血糖高时。同时,还容易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易感染,特别是无症状性菌尿及肾盂肾炎等泌尿系统感染。此外,羊水过多、妊高症、妊娠子痫等各种分娩期的并发症概率也增加。
“现在很多糖妈妈备孕二孩?!惫阒菀娇拼笱Ц绞舻谌皆翰浦魅我绞钣程姨嵝眩锹杪璞冈卸嚼嗳禾?,一类是本身就有糖尿病、糖耐量受损或空腹血糖受损的女性;另一类是一孩怀孕期间患有妊娠糖尿病、产后正常的女性。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怀头胎时妈妈患了糖尿病,即使产后恢复正常,她怀二胎时还是算“糖妈”。
张莹则提醒,虽然随着分娩的结束,多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可以逐渐恢复正常,但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及子代是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这些人群同时存在肥胖、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根据研究报道,约70%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产后10年后可能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
高危人群:
过胖、头胎胎儿大于4公斤都算高危因素
张莹提醒,大多数妊娠期糖尿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孕妇自身不易识别,如果具有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孕妇应警惕患病的可能性,及时进行糖耐量筛查,以免延误治疗。
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包括以下12种人群:1.过胖。若怀孕前体重指数在24以上应当心。2.年龄在30岁以上,尤其是35岁以上的孕妇。3.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甲减、糖耐量异常病史。4.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一级亲属(包括父母和兄弟姐妹)中有糖尿病患者。5.孕期的尿常规检查经常出现空腹尿糖阳性。6.孕期反复患外阴阴道念珠菌病。7.既往怀孕时出现过不明原因的反复自然流产、胎儿宫内死亡、胎儿畸形等情况。8.曾分娩体重大于4公斤的胎儿。9.之前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10.怀孕过程中发现胎儿比实际孕周偏大或出现羊水过多。11.维生素D缺乏。12.久坐、不良饮食亦是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
如何干预:
只要有过糖尿病史 孕前都需做好咨询
如果已经属于糖尿病妈妈了,如何干预?李映桃介绍,只要有过糖尿病病史,怀孕前都要做好孕前咨询。
李映桃分析,对于本身就有糖尿病、糖耐量受损或空腹血糖受损的女性,应采取措施,包括孕前控重;妊娠前和妊娠期间将血糖控制在安全范围;同时,要注意孕期高血糖和低血糖的预防。
“那些本身就需要药物治疗的糖尿病女性,在计划怀二孩之前,一定要同产科和内分泌科医生一起评价糖尿病的危重度,是否存在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神经病变和心血管疾病等?!彼?,那些已存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女性,如果怀上二孩,在妊娠期症状可能加重,因此,一定要注意在妊娠期检查时由产科和内分泌科医生共同重新评价。
“怀孕期间患有妊娠糖尿病、产后又正常的女性,在生育二孩时,妊娠期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可能性为30%~50%?!币虼?,李映桃认为,产后1年以上计划妊娠者,最好在计划妊娠前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或至少在妊娠早期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如血糖正常,也仍需在妊娠24~28周再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产后预防:
产后至少每3年要做一次糖耐量检查
“妊娠期糖尿病母亲的糖代谢异常在产后多数能恢复正常,但将来患2型糖尿病的机会增加,患病率比正常人群要高几倍?!闭庞ńㄒ?,妊娠糖尿病患者产后6周就应该进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而且,产后至少每3年要做一次糖耐量检查。而肥胖等高危人群更应每年检查一次。
张莹提醒,糖尿病高危人群,不论是本人还是其后代,都一定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避免肥胖,以减少患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因此,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产后一定要注意通过产后饮食结构调整,均衡合理饮食,控制每日食物摄入,同时增加锻炼,防止肥胖,减少或者推迟2型糖尿病的发生。
提前干预:
干预6年后糖尿病发病率可降低23%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营养科主任邓宇虹介绍,如果在糖尿病前期进行饮食结构调整等干预,则有可能阻断病变,可有效降低其发展成糖尿病的概率,延缓甚至逆转糖尿病的发生。相关研究显示,跟不干预的糖尿病前期人群相比,干预6年后糖尿病发病率可降低23%,干预20年后进行随访,发现仍然可以降低13%的糖尿病发病率。
邓宇虹分析,糖尿病前期的干预,饮食、运动和药物是主要手段,改善饮食结构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前期的血糖异常症状。她指出,改善饮食结构,总原则是控制病人每日总热量摄入,从而减轻患者体重减少血糖异常风险。同时在热量摄入降低基础上,调整三大营养物质的摄入比例。
“在调整三大营养素比例中,我们目前主要使用降低碳水化合物摄入方法进行控制。”邓宇虹解释说,原因在于如精米、精面等部分碳水化合物中糖分含量较高,属于血糖升糖指数高的食物,容易刺激胰岛素分泌加重负担。因此,在三餐中最好用升糖指数较低的食物,如糙米、全麦、燕麦和荞麦等全谷类、高蛋白或低升糖指数的肉类及水果,加餐可增加少量坚果摄入。
“也有人认为,只要血糖恢复正常后,又可以恢复过往的生活方式?!钡擞詈缣嵝?,这是一种认识误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正是导致糖尿病前期的致病因素,如果血糖正常后又恢复原有的生活方式,那等于“之前做的干预都白搭了”。(文/记者黄蓉芳 通讯员麦婷婷、白恬、许咏怡)
编辑:赵彦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 世界糖尿病日 产后预防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