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这些民主党派前辈,都曾是“无冕之王”
11月8日,是中国第18个记者节。一大清早,团结君的微信朋友圈就收到了来自各方的节日祝贺,顿时感到了满满的正能量,投入新一天的工作中。
曾几何时,记者被冠以“无冕之王”之称,意指记者应不避艰险、不惧权贵、不贪图金钱,用手中的笔揭露丑恶、维护正义。因此,“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就成为新闻人的职责和使命。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不禁要怀念那些曾为民主和进步鼓呼、为民族兴亡呐喊的“无冕之王”,他们中很多都是民主党派的前辈,在烽火岁月中以笔为戈,著就了新闻界历史上一篇篇佳作。
注:排名不分先后
邵力子
(1882—1967)

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教育家。复旦大学杰出校友,早年加入同盟会,并与柳亚子发起组织南社,提倡革新文学。
办报经历:1907年与于右任等一起创办《神州日报》,宣传反清思想。1909年5月,他在上海创办《民呼日报》,宣传革命思想,三个月就被反动当局查封。10月,又创办《民吁日报》,继续革命宣传,仅42天又遭查封。11月后,到陕西高等学堂任教,因宣传新思想被当局驱逐出境。1910年夏末重回上海,与于右任等人一起创办《民立报》,倡导国民独立精神,积极宣传北伐,成为当时同盟会的重要指挥所和革命党人进行光复活动的联络机关。1916年1月,与叶楚伦在上海创办《民国日报》,任经理兼编本埠新闻,报道“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1919年,《民国日报》辟《觉悟》副刊,积极宣传新思想、新文化,支持五四运动。
1920年8月,和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1921年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其一直主张国共合作,曾任国民党中宣部部长,1949年国民党政府拒绝签定和平协定后,脱离国民党政府。解放后,留驻大陆,任多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常委。
柳亚子
(1887—1958)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人。创办并主持南社。曾任孙中山总统府秘书,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上海通志馆馆长?!八摹ひ欢闭浜?,被通缉,逃往日本。1928年回国,进行反蒋活动。抗日战争时期,与宋庆龄、何香凝等从事抗日民主活动,曾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兼监察委员会主席、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中央常务理事,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执行委员。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柳亚子曾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办报经历:1905 年,柳亚子在同里自治学社发起学生自治会,主编《自治报》,后改称《复报》,自刻、自印,每周一次。后来改为月刊,从油印改为铅印,从单张改为单行本,在日本东京印刷,寄回上海发行,后来成为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的“小卫星”?!陡幢ā肥切梁ジ锩霸诤M庥⌒械闹匾锩镏?,柳亚子先后发表《立宪问题》《民权主义!民族主义!》《吴日生传略》《夏内史传略》《中国灭亡小史》《云间张女士传》等论著和大量的诗篇。
陈启修
(1886—1960)

后改名陈豹隐,字惺农,笔名勺水、罗江。四川中江人。从事理论著述、文学创作和翻译工作,为中文《资本论》最早译者。
办报经历:1930年8月,在上海参加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农工党前身)成立会议,并成为中央干事会成员。曾任《广州民国日报》主笔,与郭沫若组织四川革命同志会,出版《鹃血》杂志。武汉国民政府时期,任武汉《中央日报》总编辑、武汉新闻记者联合会总主席、武汉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秘书长等。1947年受聘为重庆大学商学院教授兼商学院院长。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被调到新组建的四川财经学院任教。后加入民革,曾任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1960年病逝于成都。
王昆仑
(1902—1985)

江苏无锡人,曾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1922年参加国民党。1926年任黄埔军校潮州分校政治教官,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秘书长,因不满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参加反蒋民主运动。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国民政府立法委员,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为争取国民党上层人士做了大量工作。
办报经历:王昆仑是著名报人。1932年他同孙翔风、华方增等人,在无锡创办《人报》,王昆仑用 “大鱼”、 “戡天”等笔名,为该报撰写了《问无锡青年》、《对抗日到底,对内争取自由》等许多文章。1938年初,他同沈钧儒、邹韬奋、陶行知等联名发起创办《全民抗战》三日刊,特别是为徐州突围和武汉保卫战编写了不少宣传、鼓动文章?;雇钔饴?、翦伯赞等主编了《中苏文化》杂志。1956年《团结报》创刊,王昆仑曾任报社首任社长,为《团结报》的创立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努力。
司马文森
(1916—1968)

原名何应泉,泉州东街人,中国著名作家??拐绞逼?,先后在上海、广州从事救亡宣传工作。内战时期,投入反对内战的斗争,其间,撰写发表了大量评论文章和小说。解放后,任中共港澳工委委员,香港文汇报总主笔,民革中央委员,中南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华南 文联常委,华南电影工作者联谊会理事,中南文联常务理事,中国新闻社理事。
办报经历:1932年,编辑地下党刊物《赤色群众报》(油印版)。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文化宣传工作。他主编《农民报》,经常以林娜等笔名在泉州一些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和评论文章,传播革命思想。1934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任组织干事,负责暨南大学及江湾农民文艺学习小组,经常以耶戈笔名在《申报》《作家》等报刊发表抨击时政的犀利短文和揭露现实的短篇小说。1937年在上海市文化界救亡协会宣传部,从事抗战宣传,募捐,为坚守在四行仓库的爱国军士送医药和给养等。后随救亡日报社转广州,兼《救亡日报》记者并大力推动战时文艺通讯员运动。
高一涵
(1885——1968)

原名永浩,别名涵庐、梦弼、笔名一涵,安徽六安人,曾留学日本明治大学攻读政法。曾任民盟江苏省副主任、民盟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
办报经历:在日本期间已经开始写大量的评论文章投稿,先后参与了《苏报》《民立报》《独立周报》等的编辑工作。1916年7月回国后与李大钊一块办《晨报》。结识章士钊之后,亦与李大钊、陈独秀、杨端六、周鲠生等一道,成为《甲寅》杂志的重要撰稿人之一。经常为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撰稿,并协办《每周评论》。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力军之一,高一涵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大量作品,著作有《政治学纲要》、《欧洲政治思想史》、《中国御史制度的沿革》等;翻译有《杜威的实用主义》、《杜威哲学》等,另有诗集《金城集》。
胡愈之
(1896——1986)

原名学愚,字子如,笔名胡芋之、化鲁、沙平、伏生、说难等,浙江上虞丰惠镇人,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具有多方面卓著成就的革命学者,一生集记者、编辑、作家、翻译家、出版家于一身,学识渊博,是新闻出版界少有的“全才”。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代主席,第一届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出版总署署长、《光明日报》总编辑、中国文化部副部长等职。
办报经历:1915,任《东方杂志》编辑,并发表著评文章?!拔遑Α痹硕校嗉霭妗豆砣毡ā?,报道运动的起因与发展过程。“四一二”政变次日,起草对国民党当局的抗议信,邀集郑振铎等7人签名在《商报》上发表。“九一八”事变后与邹韬奋共同主持《生活》周刊,主编《东方杂志》等刊物。先后筹办《世界知识》《妇女生活》等杂志。1936年,协助邹韬奋在香港创办《生活日报》??谷照秸⒑螅紊虾N幕缇韧鲂峁市被嶂魅?,主持出版《团结》、《上海人报》、《集纳》、《译报》等报刊,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武汉沦陷后到桂林出版《国民公论》半月刊,组织国际新闻社、文化供应社。1940年赴新加坡帮助陈嘉庚办《南洋商报》,后流亡苏门答腊??拐绞だ笏窗煨履涎蟪霭嫔?,在新加坡创办《南侨日报》、《风下》周刊、《新妇女》杂志。
闻一多
(1899—1946)

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办报经历: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并任《清华周刊》《新华学报》的编辑和校内编辑部的负责人。1925年5月从美国回国后,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并从事《晨报》副刊《诗镌》的编辑工作。1944年,他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后出任民盟中央执行委员、民盟云南支部宣传委员兼《民主周刊》社社长,成为积极的民主斗士。 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王思翔
(1922——2011)

别名张禹,曾用笔名于人、王十洲等。浙江平阳人。中国民主同盟成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办报经历:抗战时期曾在《江西青年报》和《文化服务》杂志任编辑,发表杂文和时事评论,宣传抗日、民主与进步。内战时期,曾在《东南日报》《前线日报》《平报》等报刊上发表数百篇针砭时弊的杂文,被人认为是战时东南地区在读者中最具影响力的作者之一。他在台湾出任《和平日报》主笔,又与著名作家杨逵创办《文化交流》,致力于搜集整理和研究台湾文化史料,团结台湾文化界人士,开展宣传祖国进步思想活动,争取民主自由。
1947年秋,他应聘为《浙瓯日报》主笔,直至1949年5月温州解放。他在李公朴、闻一多遇刺后毅然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为温州地区“民盟”领导人之一。解放初期,他在浙南游击纵队机关报《浙南日报》和《进步报》、《当代日报》(杭州)任编辑。1950年春,他在业余与友人创办“泥土(出版)社”。一直到1954年,他是“泥土社”事实上的主编,经他编发的书稿累计有几百种之多。他在《文汇报》、《大公报》副刊以及《文艺报》、《文艺月报》等杂志上发表了多篇文学评论,1953年结集出版《文艺的任务及其他》。
叶圣陶
(1894—1988)

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曾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中央主席。
办报经历:1916年,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1921年与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共同举起“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旗帜?!拔遑Α痹硕?,与胡愈之等人创办《公理日报》,进行反帝爱国宣传,后又主编中国济难会的《光明》半月刊。同年,与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文学为人生”。
郑振铎
(1898—1958)

1898年12月19日生于浙江温州,原籍福建长乐。中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作家、诗人、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也是著名的收藏家,训诂家。中国民主促进会的发起人和创始人之一。曾任全国文联福利部部长,全国文协研究部长,人民政协文教组长,中央文化部文物局长,民间文学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文联全委、主席团委员,全国文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58年10月17日,因飞机突然失事遇难殉职,年仅60岁。
办报经历: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并开始发表作品。1920年与沈雁冰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创办《文学周刊》与《小说月报》,曾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小说月报》主编,上海大学教师,《公理日报》主编。1932年,他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出版。
冰心
(1900—1999)

冰心,又名谢冰心,原名为谢婉莹,籍贯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
办报经历:1919年8月的《晨报》上,冰心发表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后者第一次使用了“冰心”这个笔名。由于作品直接涉及到重大的社会问题,产生很大影响。之后所写的《斯人独憔悴》《去国》《秋风秋雨愁煞人》等“问题小说”,突出反映了封建家庭对人性的摧残、面对新世界两代人的激烈冲突以及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苦痛。1921年参加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的文学研究会,努力实践“为人生”的艺术宗旨,出版了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等。
徐伯昕
(1905-1984)

原名徐亮,笔名徐吟秋、徐味冰、赵锡庆。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办公厅副主任,发行管理局长兼新华书店总经理,文化部电影局副局长,文化部出版委员会委员,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秘书长、第五届中央秘书长,第六、七届中央副主席。是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一、二、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办报经历:1926年协助邹韬奋承办《生活》周刊,宣传进步思想,真诚热情地为读者服务。“九一八”事变后,他和邹韬奋在《生活》周刊上用文字和图片揭露日寇的侵略暴行。1932年,和邹韬奋一起创办生活书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将生活书店办成出版马列主义著作和进步书刊的革命书店,历任经理、总经理。1944年参加中国共产党??谷照秸だ?,在上海与郑振铎等人创办《民主》周刊。1945年参与创建中国民主促进会,任理事。1946年被选为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理事。1948年在香港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经理。
傅雷
(1908—1966)

字怒安,号怒庵,生于原江苏省南汇县下沙乡(今上海市浦东新区航头镇),中国著名的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的重要缔造者之一。
办报经历:早年留学法国巴黎大学。他翻译了大量的法文作品,其中包括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名家著作。曾在《东方杂志》《时事新报》《晨报》等发表多篇作品。
柯灵
(1909—2000)

原名高季琳,笔名朱梵、宋约。原籍浙江省绍兴市斗门镇,生于广州,1932年6月参加革命。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第二届民进中央理事,民进中央常委,中国电影理论家、剧作家、评论家。
办报经历:抗战爆发后,任《救亡日报》编委,主编《文汇报》副刊《世纪风》《民族呼声》等刊物,刊载了史沫特莱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红军在前进》,杂文《暴力的背后》,宣传抗战,《世纪风》鲜明的政治立场,使之成为孤岛上海一座文学堡垒,团结了进步作家,受到日伪的胁迫,因此于1939年5月被迫停刊。1948年,到香港《文汇报》工作,担任副社长兼副总编辑。解放后,曾任《文汇报》副社长兼副总编、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所长、上海电影艺术研究所所长、《大众电影》主编、上海影协常务副主席等职。
唐弢
(1913—1992)

原名唐端毅,曾用笔名风子、晦庵、韦长、仇如山、桑天等,1913年3月3日出生于浙江省镇海县。著名作家、文学理论家、鲁迅研究家和文学史家,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曾是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办报经历: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上海坚持抗日文化运动,参加初版《鲁迅全集》编校。又支持《鲁迅风》周刊,编辑《文艺界丛刊》,兼任中学教职??谷照秸だ螅肟铝楹媳唷吨鼙ā?,参加反迫害、反内战、反饥饿民主运动?!吨鼙ā繁唤?,转编《文汇报·笔会》。新中国成立后,致力鲁迅著作和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坚持杂文、散文创作,历任复旦大学、上海戏剧专科学校教授,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书记处书记,《文艺新地》、《文艺月报》副主编等。
司徒丙鹤
(1916—2010)

致公党党员;著名作家和记者;中国新闻社离休干部,香港作家联会永久会员,江门市华侨历史学会名誉会长; 1949年,被周恩来总理委任为著名华侨司徒美堂的秘书;曾与司徒美堂一起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并参加开国大典。2010年病逝于北京。
办报经历:先后任职于香港星岛日报、华侨日报、华商报、文汇报;广州前锋日报、新商晚报;北京国家侨委、中国侨联、全国政协华侨组、内务部,山东劳动大学。
编著文集有:《祖国与华侨》、《束风楼杂记》、《京华感旧录》(五卷)、《从牛棚到干?!贰ⅰ睹兰蛹托小?、《北京政嬗见闻录》、《爱国主义与现代化》、《特写通讯选集》。另一作品《在骷髅上的狂笑》,原稿毁于文革,未能出版。
杨振声
(1890—1956)

字今甫,亦作金甫,笔名希声,山东蓬莱(今蓬莱市)水城村人。现代著名教育家、作家,九三学社社员。
办报经历:1918年与进步同学组织新潮社,创办《新潮》杂志,任编辑部书记。1930年任国立青岛大学(现中国海洋大学)校长,1933年,与沈从文合作编辑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1946年与沈从文、冯至合作编辑《现代文录》,主编《经世日报·文艺周刊》。
李长之
(1910—1978)

原名李长治、李长植,山东利津人。是中国著名的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九三学社社员。
办报经历:1929年入北京大学预科学习,在校期间发表散文作品?!段宜鲜兜乃镏猩健肥撬缙谙白?。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两年后转哲学系,同时参加了《文学季刊》的编委会。1934年后曾主编或创办《清华周刊》文艺栏、《文学评论》双月刊和《益世报》副刊。在出版第一本诗集《夜宴》前,开始理论批评的写作。1936年出版《鲁迅批判》—书,产生影响。该年自清华大学毕业,遂留校任教。以后又历任京华美术学院、云南大学、重庆中央大学的教职。1940年任教育部研究员。1944年主编《时与潮》副刊。1945年任国立编译馆编审。抗战胜利随编译馆由重庆北碚迁南京,主编《和平日报》副刊。1946年10月赴北京师范大学任副教授,并参与《时报》、《世界日报》的编务。这时主要从事古典文学研究和文化艺术的批评。
以上内容源自公开资料,由于资料收集有限,遗漏和不当之处,敬请谅解?;队粞圆钩浜椭刚?。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上海 中国 办报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