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一位粮票设计专家的红色收藏情怀
在下城区朝晖七区有一位耄耋老人,名叫蒋怀赋,已有81岁高龄,他是浙江省粮食局的退休干部,退休前一直从事粮票设计工作,他也是一位有着56年党龄和几十年收藏经历的“红色”收藏家。


藏品丰富的红色博物馆
把蒋老家说成是一个小型的博物馆一点都不夸张。一进家门,客厅正中是一幅毛主席的十字绣作品和“喜迎十九大”的横幅,客厅的一角、电视机的两侧,各摆着一尊毛泽东瓷像,最高的一尊将近一米,据蒋老叙述,这两尊瓷像在当时可都是“价值不菲”,花去了他历年来所有的积蓄。
据蒋老说,包括毛主席像在内,全部的藏品有几千件之多,家里来参观的人也络绎不绝,不足百平方米的家成了一个“红色博物馆”。其中最让蒋老自豪的是收藏的中国共产党党章,对他来说弥足珍贵,这年的党章首次写入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内容。另外,毛主席、周恩来、刘少奇像及革命红色选集等各色藏品,填满了蒋老这个20平方米左右的书屋,这也成了蒋老这一生中最珍爱的地方。此外还有“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红军借粮证”这份久远而又珍贵的收藏,那段反映党的艰辛历程的藏品值得每一位党员铭记。
收藏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据蒋老所述,眼前这些藏品可都是他花费大半辈子寻找和收藏的“宝贝”。只要他手里有钱,腿上有劲儿,一定要把大江南北走个遍,不论路途多遥远,只要是中国共产党,只要有伟大领导人,就都值得他去收藏!
正是蒋老多年来不懈的坚持,才有了今天所能看到的令人惊叹的一幕,角角落落都挂满、摆满了红色藏品,有陪伴整个工作生涯的粮票,有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报刊,更有各种各样的毛主席像章。
说到收藏,蒋老说他特别感谢他的夫人,他说:“这么多年多亏了夫人的支持,这里的每一份收藏品都有他夫人的一份心血。”这对红色伉俪用了一辈子的时间完成了他们最朴素的心愿。
收藏的初衷:对党的感恩之心
说起收藏的初衷,蒋老口中不断重复的就是两个字“感恩”。
回想当年,蒋老告诉我们,他幼年时期就经历了抗战烽火,那段岁月是他人生中最黑暗的时期。出生在义乌一户贫农家庭中的蒋老,排行老三,出生不久,就遇上了日寇侵华,父母带着他们四姐弟四处逃难。迫于生计,他的姐姐去别人家做了童养媳,弟弟妹妹都卖给了别人。弟弟参军受伤后无钱医治,去世了。
抗日战争期间,全家人都一起做掩护,白天游击队就藏在他家,到了晚上,就出去打鬼子。让蒋老最动容的就是革命战士就算再艰难,也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不吃群众的一口粮食。这一切在蒋老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13岁的时候,全国解放,蒋老当上了儿童团团长,背着红缨枪,站岗放哨。16岁那年,土地改革开始,蒋家也分到了田地,条件有所好转。后来,蒋老就被党和政府安排进入学校学习,随后又被保送到了杭州大学历史系学习,毕业后就被安排到浙江省粮食厅工作,一直到退休。
蒋老告诉我们:“我能有今天,全靠了中国共产党,靠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币幌?,流露出了蒋怀赋对党和国家深深的感激之情。
对于蒋老来说,收藏是他坚持一辈子的信仰,每一张粮票书写了岁月留下的故事,每一尊雕像刻下了历史遗留的痕迹,每一次回顾都激起了对党无限的敬意。岁月流逝,历史沉淀,让我们时刻铭记历史,让爱国热血永远在心中奔腾。
编辑:杨岚
关键词:收藏 红色收藏情怀 一位粮票设计专家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