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这些器物能够传世,不仅仅因为美
? ———读艺术史新著《魅感的表面》
在皇室、工匠、文人、商人、贵族等各方的共谋齐计下,在明清时期勃发的商业文化的孕育下,17至18世纪的中国兴起了一股营造装饰性奇观的美学风气。时至今日,这些颇具装饰意味、多有神工意匠般品相的玩好之物依然迷人,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收藏者们。看看它们在拍卖场上受到的热捧就可知一二———明宣德金胎嵌宝石三足盖炉、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清雍正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清乾隆“御笔之宝”玺等等都曾飙出上亿元的天价。
明朝宣德金胎錾“赶珠云龙”纹嵌宝石三足盖炉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所谓“玩好之物”,指的是供人赏玩,被人喜欢,引起人的感官愉悦的器物。在艺术史、美术史或者文化史上,多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的客观存在而进行描述和研究。但在新近出版的《魅感的表面》一书中,美国艺术史学者乔迅试图以欣赏者和研究者的双重身份,通过探讨器物的“表面美”,一窥人们从玩好之物中获得愉悦时,到底与其发生了怎样的互动?
相较于宋人的风雅,明清的古物鉴赏已变成一场“闲”式的消费行为,对设计、布置、装饰等技巧更为侧重。随着晚明经济的繁荣、跨地区贸易的发展、作为经济重镇的城市的出现、专事流通的商业化日盛,古董市场变幻莫测,新的“时玩”风尚不断出现:“玩好之物,以古为贵。惟本朝则不然,永乐之剔红、宣德之铜、成化之窑,其价遂与古敌?!痹煳镎呙墙吡υ谄魑锉砻?,通过装饰营造珍稀、独特、新奇、精美等充满魅感的繁茂气象,迎合、吸引收购者的“目力”。
为区别于礼仪化、宗教性和博古一类的装饰物,乔迅挑选了与居家生活空间相关的日用摆设品,不仅组接上物与人、装饰与感官之间的“暗码”,还对研究视觉性话语作出了不小的贡献。装饰,不仅是器物表面的工艺,给隐藏其下的形状和材料穿上华丽外衣,更具有社会和经济意义,昭示着其所有者无与伦比的优越感。在古代,士人阶层收留的器物,愈发成为彰显身份、品位的手段,就连皇室也热衷于用显见的表面化装饰来彰示权威。在此种风气的带动下,当时的皇帝、文人墨客也热衷于扮演设计者的角色,他们与手工艺者们共同努力将绝技般的技艺融入印章、瓷器、砚台等物件中,通过个性化和商业化十足的款识等外在形式来彰显品位。在此过程中,这些玩物实现着从物质性向精神性的功能转化。乔迅以当时江南、北京两个生产中心为例,详尽说明材料、工匠、资源、作坊、市场等何以造成装饰艺术的兴盛。
作为汉学大家,乔迅在学术范式上的突破之处在于,他擅长将实在的物或人“符号化”。在他眼中,世间万物的表象之下皆遮蔽着隐喻的意义空间。在早年著作《石涛:清初中国的绘画与现代性》中,乔迅就检视了石涛画作所隐含的精神性———石涛作品中郁郁葱葱的蔬菜花卉,被乔迅解读为象征兴奋的身体语言。《魅感的表面》接续了上书的路径,引导我们审视的装饰,不仅停留在华美的层面。他强调,装饰品是人体器官和感官的延伸,当人与装饰品发生互动,自然能体会到仿佛与自己对话和嬉戏般的亲切和愉悦。装饰品也隐喻和延伸着人的身体,比如,花瓶的流线型外观让人联想到妙龄女子的婀娜体型;高足杯的耳柄是对饮者双手的邀请……二维和三维的装饰品表域(surfacescape)吸引着人的眼睛、双手、皮肤和五脏六腑,将人的反应导向于满足的心理状态,同时又通过有意识的修辞,营造着隐喻空间,并生产意义。对于表域的迷恋,说明人视这些表域为满载着情感的同类,因此,“通感”“移情”等特异的审美体验才得以实现。
单色的光滑、物质性纹理、发明的纹样、图绘、铭文、虚构的表面等六种处理手法被乔迅称为“资源”,它们各擅其长,甚至可以通过压缩、分配等形式组合使用,从而与相应的表面辅车相依,最终形成表域。每一种资源都衍生出错视、戏仿等特殊的工艺,工匠借此大施才华,形成产生魅力的独特渠道。
单个物品的表域不仅形成了微观世界,还在建筑内外形成了形势布局,乔迅将其称为“物境”(objectscape)?!督鹌棵贰贰度辶滞馐贰贰逗炻ッ巍贰陡∩恰返让髑逍∷抵薪杂写罅科源苏箍杌妗煌钠魑锎挪煌钠?,但摆在一起,就像博物馆,构成了丰富的形势布局,比如,“清清独坐,只见满架诗书,笔山砚?!?见《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不同特定的“场域”(如书房、厅堂等),因为各种错落的器物,被构筑出整体性的空间“景观”。装饰的表域与周遭的环境发生着关联,并形塑和改变着室内的环境。
明末清初美学家李渔在 《闲情偶寄·器玩部》中,表明了对“骨董”的态度,他说崇尚古玩之风从汉魏晋唐以来到他所处的时代,已经有过之而无不及了,虽然“古物原有可嗜,但宜崇尚于富贵之家”,但这并不代表着寻常之家不可以玩器具,就像他说的一样:“至于玩好之物,惟富贵者需之,贫贱之家,其制可以不同。然而粗用之物,制度果精,入于王侯之家,亦可同乎玩好;宝玉之器,磨砻不善,传于孙子之手,货之不值一钱。知精粗一理,即知富贵贫贱同一致也?!钡娜?,在理学家“玩物丧志”的箴诫下,装饰被认为有可能造成“恶趣”?!恩雀械谋砻妗啡聪苏庖幻さ?,对传统美学体系只求整体不求微观、只求内在不求外表的倾向形成了一种反拨和补益。作为一种媒介,装饰表面的表域和物境在物品与其观者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将后者带入社会秩序和欲望世界中。如此一来,艺术不仅营造出信息的交流体系,还调节着人与世界的关系。
编辑:杨岚
关键词:魅感的表面 艺术史新著 器物传世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