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怎样输液才合理安全
——专家谈安全合理使用输液剂
输液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治疗手段,但由于在应用中的不谨慎造成的滥用,输液已成为引发不良反应事件的最常见因素,因此,慎重使用和合理使用输液,使输液变得更安全已成为当务之急。
今年4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6年)》显示,按照药品给药途径统计,2016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静脉注射给药占59.7%,其他注射给药(如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等)占3.4%,口服给药占33.7%,其他给药途径(如外用、贴剂等)占3.2%。实际上,回看近几年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年度报告,由静脉注射给药所致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均占据第一位,2015年占61.3%,2014年占60.9%,2013年占58.7%,2012年占56.7%。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数据?近日记者在采访相关专家时获得答案:一方面和静脉注射给药容易出现不良反应有关;另一方面也和不合理使用、过度使用有关。
为什么要输液
2016年5月,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中国药师协会、中国医药包装协会等机构发布了《守护针尖上的安全——中国输液安全与防护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共识》主要倡导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药学部主任赵志刚教授向记者介绍说,输液是医院临床治疗中的一项很重要的措施,它可以调整水电解质平衡、补充体液,还可以建立给药通道、作为给药的载体等等。药物经静脉注射后不经消化吸收,直接进入血循环,起效迅速,不受食物等因素影响,可发挥全身或局部治疗作用。有些药物因不易被胃肠道吸收,或对酸碱、消化酶等不稳定,或对消化道刺激大,不能经口服途径给药时,也需使用注射剂,经静脉或肌肉、皮下等途径注射给药。
总结来说,输液可以起到如下作用:一是管理体液;二是直接注射药物;三是疏通血管建立输液与给药通道;四是作为输注其他药物的载体;五是补充能量及身体构成成分;六是用于辅助诊断和治疗。
不良反应哪里来
赵志刚指出,相对于口服和肌注,静脉输液更易出现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有过敏反应(及类过敏反应)和输液反应(热原反应),还有局部刺激。
为什么输液易出现不良反应?赵志刚指出,一方面,由于输液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药物很快分布到全身,给药持续时间又长,输注药量较大,常联合用药,因此风险相对更高;另一方面,也和输液制剂特点、输液过程操作特点有关。
比如液体中的细菌内毒素是引起输液热原反应的主要原因。细菌内毒素于细菌菌体死亡后解体释放出来,当进入人体内的内毒素量达到一定数量时,人体就会产生发冷、寒战、体温升高、出汗、恶心呕吐等表现。由于内毒素具有累加性,因此临床上在应用输液治疗时也应尽量减少药物配伍的数量,能单用不二联,能二联不三联。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的毕玉、杜雅薇指出,输液液体中存在的“微?!币膊蝗莺鍪印U庑┪⒘S械脑从谝┢飞?,质量再好的注射剂和液体,都达不到理想的“零微?!北曜迹允澜缟纤泄叶允湟河靡禾宓闹柿勘曜贾?,采取的都是限量标准政策。这些微粒在输液过程中,会附着在血管壁上,当它们逐渐汇集成较大微粒时,就有可能阻塞小血管。此外,微粒的聚集还会刺激机体产生异物反应或过敏反应,微粒被细胞吞噬会形成肉芽肿,而这些肉芽肿可能有癌变的风险。
另外,赵志刚指出,输液治疗的不合理使用还常引起其他副作用,比如,静脉输液的目的是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然而,使用输液不当时反而会引起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输液过量或过快,特别是输入过多含钠液体时易发生急性肺水肿、心脏病、心肺功能不全,在体弱、老年及儿童患者中更容易发生。
公众认识四误区
赵志刚指出,患者有时会主动要求进行输液,缘于他们有一些认识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认为输液能使疾病好得快。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在出现感冒发烧时,家属都很着急,往往会要求进行输液治疗。而实际上,感冒期间服药或输液对缩短病程无显著效果。只有当感冒症状较重,如高热不退、食欲极差、频繁呕吐、继发细菌感染时,才需由专科医生诊断,决定是否需要输液。二是认为输液可以没病防病,一些老年人甚至认为输液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疏通血管。实际上输液对血管的疏通作用是短暂的。而与所愿相反的是,输液时液体中的微粒容易黏附在血管上,产生病灶,反而不利于血管的疏通。三是认为输液可补充营养,增强免疫力。营养输液有糖类、氨基酸、脂肪乳输液等,只适用于不能通过口服经胃肠道吸收营养的患者。其他患者将营养输液当成摄取营养素、增强免疫力的手段是不可取的。四是认为儿童服药麻烦,不如直接输液。因儿童口服给药困难,一些家长主动要求输液。殊不知,儿童由于脏器发育还不完善,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不适当的输液其风险大于收益。
严格管理杜绝滥用
《共识》指出,在医疗机构层面,要建立医院静脉输液使用管理制度和管理委员会;建立静脉输液管理的长效机制等;特别要加强门、急诊患者的输液管理:包括处方管理、护理管理、患者安全管理等;加强对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农村基层医疗室合理使用输液的管理。
具体到处方的医生,赵志刚建议,临床用药时要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不在无必要时输液,联合使用多种输液时要注意合理性,不超说明书(剂量、疗程、适用人群)使用输液,更不要基于效益或迎合患者的不合理要求使用输液等。
如何提升公众的认识水平?《共识》建议:鉴于我国公众对合理用药和输液安全意识不足且存在广泛而严重的认识误区,输液安全也要“从娃娃抓起”,将输液安全宣教以儿童易于接受的方式融入小学、幼儿教育课程,使合理用药、输液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编辑:赵彦
关键词:怎样输液 合理安全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