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读·榜样读·榜样
成都打造创新驱动先导城市
党的十九大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成都坚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口”,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一号工程”,在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下,建设创新驱动先导城市,增强西部科技中心功能。
近期,一批领先国际国内的创新成果在成都相继诞生:中国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成功首飞,机头、通信导航系统皆“成都造”;国内首条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京东方成都生产线正式投产;西门子公司在成都追加投资,建立西门子工业软件全球研发(成都)中心和西门子智能制造(成都)创新中心。
加速高??蒲谐晒τ?/p>
8月底,在毗邻电子科技大学的中电昆辰公司,CEO朱晓章正反复手动试验公司研发的“鹰眼”定位芯片。朱晓章透露,这款芯片已被一家大型手机生产商用于生产线当中。
“鹰眼”室内定位技术的知识产权,属于朱晓章留校任教时所在的研究团队。而成都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三权”改革,让“鹰眼”活了过来。根据改革政策,项目主要科研人员转让自己技术持股的10%给学校,即可在保留教职的同时试水创业。
而今“鹰眼”室内定位的精准度、速度都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市场发展势如破竹,公司估值已达4亿元。
今年7月,成都“产业新政50条”发布,继续深化科技成果“三权”改革,承接高校院所科技成果溢出转化,给予最高1000万元引导资金支持。政策红利下,朱晓章又开始了一项新突破——针对“IC微电子”方向,向学校提出联合开发。
今年上半年,成都支持9名国家“千人计划”及“成都人才计划”专家等高层次人才在蓉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创办企业,支持32名高校院所科技人才在蓉创办企业,支持21名在蓉高校老师到企业开展兼职服务,新增市校企联合培养企业工程博(硕)士12名。
8月29日,成都市举办首批蓉城人才绿卡发放暨“蓉漂计划”专家颁证仪式,为296名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四川省“千人计划”专家和“蓉漂计划”专家等发放了蓉城人才绿卡。
中国科学院院士、成都市科协主席、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翟婉明在获颁“蓉城人才绿卡”后感言,“蓉城人才绿卡”为专家人才提供了包括医疗、教育、出入境和停居留便利等20余项实实在在的服务,走在了其他地区前面。
7月,成都出台《成都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行动计划》12条措施,这是成都历年来含金量最高、惠及面最广、支持力度最大、针对性最强的人才政策。
政策体系的构建,激发了创新创造主体的活力。全球化智库(CCG)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海归创业选择的城市中,成都吸引力位列第三。
加大资金扶持促进创新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业管理部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成都市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余额达10583万元,上半年累计发放7110万元。
今年5月,银行间市场全国首单“双创”债由成都高新投资集团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全国首单“双创”债只是成都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一个代表。今年上半年,成都科技企业债权融资资金池超过50亿元,天使投资基金规模超过10亿元,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超过1000家。同时大力发展科技信贷,设立3.7亿元的科技债权融资风险补偿资金,联合14家银行、两家担保公司、1家保险公司和10个区(市)县设立了50亿元的债权融资资金池,为82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科创贷”贷款18.4亿元。
今年1至6月,成都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创业载体39家,面积51万平方米,其中省级孵化器4家,省级众创空间6家;市级孵化器6家,市级众创空间14家,市级小企业创业基地9家。
除了众创空间和双创基地这样的“硬件”,系统化的创业创新政策构成的“软件”,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今年7月,成都出台《关于创新要素供给培育产业生态提升国家中心城市产业能级知识产权政策措施的实施细则》,提出采取政府资金、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方式,设立不低于20亿元的知识产权运营基金,规模将居全国城市首位,重点支持五大优势、五大支柱和五大未来产业,推动知识资本、金融资本和新经济的深度融合。
在创新“硬件”和“软件”的双轮驱动下,成都创新创业活力加速喷涌。今年上半年,成都专利申请量达37010件,发明专利申请量14308件,授权20427件,发明授权3997件。
构建“智造”产业生态圈
8月4日,成都高新区与西门子公司签约,建立西门子工业软件全球研发(成都)中心和西门子智能制造(成都)创新中心,项目总投资超过10亿元。西门子全球首个“双中心”正式落户成都。
“这两个中心在成都高新区的落地拟帮助成都奠定在国内数字化及工业互联网领域发展的领先地位。同时,为全国的数字化用户打造示范样板?!蔽髅抛?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政府事务官吴永新表示。
其中,西门子工业软件全球研发(成都)中心将成为西门子在华建立的首个专注于MindSphere(西门子推出的基于云的开放式物联网操作系统)的研发中心,也将成为西门子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将助推成都高新区以高端软件为重要主导方向的新经济聚集区建设。
而包括智能制造能力中心、智能制造专业实验室、行业解决方案研究中心、人才培养平台四大功能板块的西门子智能制造(成都)创新中心,将建成四川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开放式创新服务门户,与本地高校、企业等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以创新中心为纽带的智能制造生态圈。
在更多的高科技产业领域,“智造”产业生态圈正在加速构建。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一年多来已签约项目63个、协议总投资800亿元。已签约项目中含诺奖团队3个、两院院士团队2个、国家千人计划团队7个、海外归国高层次人才团队18个。其中包括由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管委会和成都海创药业、渊源生物共同建立的天府国际生物医药诺创研究院,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伯特·胡贝尔教授任研究院名誉所长。吸引诺奖得主和国内外知名院士智力团队落户的,正是高科技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
今年1至6月,成都新增科技企业6003家,预计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562亿元。从一项技术、一个企业到一个产业集群,从吸引人才、激发活力到完善创新生态链、构建产业生态圈,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创新驱动先导城市在成都加快建设。(陈萱)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成都 创新 西门子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