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汉字,走过数千年历史仍熠熠生辉
作为当今世界使用群体庞大、兼备审美韵味与哲理意蕴的文字———汉字,既是中华民族文明传承的载体,也蕴含着丰富历史信息。然而,走过3000年之久的中国文字发展,缺少完整系统的全面梳理?!吨泄淖址⒄故贰贰〉牧料啵蚱屏苏庖痪置?。五卷本、300万字的 《中国文字发展史》,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填补了业内空白。
丛书含 《商周文字卷》 《秦汉文字卷》 《魏晋南北朝文字卷》 《隋唐五代文字卷》 《民族文字卷》,由著名文字学专家臧克和教授主编,刘志基、王元鹿、朱葆华、王平、郭瑞等多名学者历时五年共同编撰而成,在广泛收集材料的基础上,采用高度量化的统计分析方法,对中国文字演变进行断代调查和描述,系统构建中国文字发展史。
这套丛书日前摘得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并在此前揭晓的沪上出版界最高奖项“上海图书奖”荣获一等奖。学界评价,《中国文字发展史》 的出版,为中国语言文字标准化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和材料来源,也将推动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促进古籍整理发展,为域外汉字研究提供科学的参照,在文字学、考古学等领域都具有重大学术价值。
长期以来,汉字发展史研究停留在一般文献学水平
学界公认,汉字经历了漫长演变历程而没有中断使用,以形表意属性具有连续性,在周边民族地区和国家间存在广泛的传播影响,这在世界各种文字体系中是独一无二的。
这份独一无二,彰显了中国汉字的独特魅力,也为研究带来难度与挑战。臧克和直言,长期以来,汉字发展史研究的现状,停留在一般文献学水平,其讨论内容也停留于简单描述和举例性调查,整体落后于语言学研究,也落后于其他人文基础学科。因材料不充分、相关科际学术资源整合的困难,汉字发展研究成为文字学领域被长期搁置的课题。
比如,对于大量文字形体,不少整理者甚至还无法准确回答它们的出现年代以及使用环境。这种状况对于文字发展的认知、文字使用的需要、文字标准的制定,形成了显而易见的制约。从上世纪到现在,随着考古材料的大量公布,特别是各类文字资源库的建成,对断代的文字调研和描写逐渐成为可能?!吨泄淖址⒄故贰范洗骶?,正是基于穷尽性量化数据分析,科学呈现古代各个重要时期的文字发展规律,形成了一份份详实的“汉字发展调查报告”。
篆、隶、草书等汉字流变,藏着大量历史讯息
书中透露,古文字到近今文字的发展转型,在汉字发展史上有一里程碑过程,就是隶变楷化———书写结构单位从古文字阶段的线条,解散转化为当今文字的笔画。经过隶变之后的汉字,笔画构成有效区别单位。隶变发生不会晚于战国,现存云梦睡虎地秦简文字,整体上已处于篆隶之间,一定程度上保留着篆书的意味,被称为“古隶”。
不同阶段古文字的书体类型,往往藏着大量历史讯息。有学者认为,秦国统一以后的官方用字是小篆,其结体严谨、规范、匀称、平正,线条力度均匀,行笔流畅自然,字体固定,异体字减少。小篆虽存在时间不长,却代表了古文字阶段汉字书法艺术的最高成就,并大体可推测当时的小篆书体主要限于宫廷场合等。
到了两汉前后,隶书和草书渐占上风。隶书由秦隶过渡到汉隶,达到艺术上的高峰?!巴橐谎?,隶书影响深远。只要查询有关实物用字语料库,就显而易见,即使到了隋唐,像墓志碑刻一类仪式化程度高的场合,还经常见到使用复古性隶书,庄重典雅?!标翱撕头治鏊?,“草书”作为书体类型专称,则是汉代才出现的。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所谓“汉兴有草书”,即特指一种书体。隶书与草书本是同源,都是汉字的草写,但后来却朝着两个方向发展演化———隶书逐渐变得笔画分明,书写规范;而草书却线条缠连、草率流畅。
木、石、纸等书写介质的转换,直接影响汉字传播方式
除了探讨汉字演变的自身规律,《中国文字发展史》也从书写媒介转换的角度,对汉字传播方式进行了描述和讨论。甲骨、青铜器、丝帛、简牍、泉布、玉石等材质,在漫长历程中都留下了当时文字实际使用的痕迹。有学者指出,同一时期同一地域用不同书写工具和材料所写(刻)文字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汉字发展历史发展规律的全面认识。
比如,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为何不如铭铸在青铜器和陶器上面的字形更接近书写用笔原貌? 这就与书写载体和写刻工具息息相关。两周时期,历史上汉民族在民族融合、商贸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发展繁荣,文字使用功能扩大,文字系统达到古文字阶段的最高水平。当时文字载体现存主要式样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这些铭文先刻写于范坯,再经烧铸而成。由于范坯质地柔软属性,便于书写、修饰加工,书写者更加得心应手。因此,金文线条的艺术表现力要比甲骨文空间丰富些。春秋战国时期,文字使用范围日趋广泛,书写材料丰富多样,包括简牍、丝帛、玺印、泉布、玉器、石刻等实用的文字载体。尤其是春秋晚期的侯马盟书、战国时期的楚帛书、战国中晚期的楚简,都保存了大量用软笔书写的文字。
书中还谈到一个现象,此前秦汉简牍文字材料繁富,主要施于公用文书,两晋南北朝时期纸张取代其他介质,真正普遍进入日常书写领域,最大限度地满足书写空间扩展,文字使用广泛进入民间社会生活成为可能,这对文字传播速度带来深刻影响。
编辑:杨岚
关键词:文字 汉字 书写 走过数千年历史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