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一个少数民族乡的脱贫密码
一个少数民族乡的脱贫密码
蒋学维在自己的住处挂了一墙的脱贫蓝图,这些图往小了说,是自己眼下需要干的活,往大了说,是龙场乡人世世代代的梦想:不仅要脱贫,还要致富。
梦想很丰满,摆在这位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龙场乡党委书记面前的现实却很艰巨:地处滇黔桂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全乡97%的村民是少数民族。
在水城县,脱贫攻坚被看做一场战役,只准赢,不准输。全县开展了2017年脱贫攻坚“大比武”行动,在这场与贫困的较量中,龙场乡找到的脱贫致富密码是“生态”——让绿水青山孕育出的优质茶叶和养生旅游区换回村民们家中的金山银山。
如今,在龙场乡,随处可见立起的脱贫攻坚宣传牌。打造以茶产业为核心的集产业示范、观光体验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现代茶产业集聚区和“三变”改革模式推广示范区——贵州“真龙山”旅游风景区,成为深入每个人心中的脱贫之道。
把办公地点搬到山间地头
从确定龙场乡发堤村打造以茶产业为核心的贵州“真龙山”旅游风景区后,蒋学维就带领乡里的干部把办公地点搬到了山间地头。
龙场乡是广袤的北盘江上游地区一块灵秀之地,自然风景绮丽壮观,常年云雾缭绕,素有“龙山龙水”、“山水明珠”的美称。对未来龙场乡的样子,当地干部有个顺口溜:“茶道网山头,清泉山间流;遍地茶花香,真龙谷中游……”想象中的浪漫途径化作了干部们头上的一个字——干!
“机遇珍贵,不能不干;深度贫困,不得不干;民心所盼,不可不干?!苯樯芩?真龙山旅游景区项目起始于2016年3月17日,当时,海拔高、多泥沼,遍山荒地。
如今一年半过去了,徜徉在真龙山景区,可谓一步一景。走上观景台,千亩茶园尽收眼底。走累了,就到戏水谭、真龙井旁歇歇脚,掬一捧天然泉水解解渴,甜甜心……
龙场乡有种植茶叶的传统,农旅一体化的建设之初条件非常艰苦,资金短缺、修路艰难。修路就要占地,工程队一家一户的去做工作。白天去田间地头,晚上就找去农家,最终将过去的马车路修成了如今的柏油路。
“当时乡政府争取了这个项目,我们花了73天的时间完成了道路建设,扶贫干部住在村里,老百姓也非常淳朴,信任我们。”一位施工队员说。就这样,逢水架桥,逢山打洞,真龙山上热闹起来。
在水城县,摆脱贫困立下的誓言就是倒计时的时间表,每一件事都要拼效率,大事按“小时”计算,小事按“分钟”计算。
施工中,涉及227公里旅游公路建设、拆迁、土地流转等多项工作,大大小小的矛盾纠纷少不了,为了减少施工队阻力,扶贫干部提出,在保障农民权益基础上,由各级村干部、党员带头协调纠纷。
“干部们都像泥水工。”在真龙山景区建设工地,蒋学维一身泥水站在挖掘机旁,大声说。他已经连续20天没有下山,吃住在山上,除了开会、监工,还要处理乡里日常工作,协调扶贫项目中旁人处理不了的问题。他说,连续盯在工地不挪窝的干部有很多,“贵州的口号是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群众的幸福指数,我们不能落后。”
2017年,龙场乡的脱贫工作分三大块,第一是产业扶贫,第二是交通,第三是旅游扶贫。近年来龙场乡从产业结构调整入手,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已经帮助1171户3614贫困人口增收。
“做这几项工作,我们是有底气的,因为我们是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干事?!苯?尽管工作苦,可是龙场的乡镇干部心里甜。很多时候,老百姓看得到干部的难,反而帮他们向其他不理解的群众做工作,这样一来,事情就很好解决。
如今,真龙山旅游风景区已经流转出500余户农户土地种植茶叶5800亩,引导种植大户和村民自主种植茶叶5400亩,合计11200余亩。茶叶园区内建设了别具民族风情的白族小城镇,已经成形的还有八一水库、深沟水库、善泥坡电站等旅游景点。
留住老屋,记住乡愁
真龙山旅游景区还有一个重要的建设理念:把古村落放于自然当中,打造的是“亲”、“近”文化,留住老屋,记住乡愁。
“城市人根在农村,我们要找到50年前,30年前回到外婆家的那种感觉”。龙场乡的干部群众希望这些古木建筑能够记录贵州故事,成为一个教育基地。
在真龙山上,已经建起了成群的木屋,据了解,这些木屋都是建筑方从周边少数民族居住区低价收来,再邀请传统匠人建起。木屋结构全用木榫头,不用一颗金属钉铆。俗话说 “造房靠顶梁柱”,这群古木屋的中柱、二柱上下一样粗,直通屋顶。一幢大屋住一个家族的一支人(几代同堂),百年来不倾斜,无虫蛀。
“比如我们刚才看的那一栋叫状元楼。据传,嘉庆年间,一个姓张的贫苦孩子,考上状元后,受皇帝诏嘉奖而来。”蒋学维介绍,当地类似老屋因老旧失修,多数无人再住,老百姓有的将之拆掉用于烧柴生火。如今乡里把这些木材回收回来,请工匠将其拼接组装复原,一方面尝试保留过去的文化,一方面体现民族风情。
“农林一体化搞起来之后,我们最关心的是贫困户在里面怎么受益,怎么脱贫的问题。”乡干部邓兴旺告诉笔者,如果旅游发展起来,贫困户可以参与经营,卖杂粮,凉粉,小商品等等,把村民从附加值低的土地劳动里面解脱出来。
随着真龙山景区的发展,采摘游等旅游项目也逐渐兴起。从春天到冬天,草莓、猕猴桃、金秋梨……市民在品味新鲜美味水果的同时,也享受自己动手的乐趣和劳动收获的喜悦。
今年9月,在六盘水市水城县龙场乡发堤村肖家寨组跃旺种植场葡萄基地里,前来采摘和购买葡萄的游客络绎不绝,因为恰逢周末,不少游客三五作伴一起前来体验采摘乐趣,尽情品尝晶莹饱满的葡萄,分享体验丰收的喜悦和快乐。
走进葡萄基地,满眼都是丰收的景象。在农户指导下,游客学着用剪刀采摘葡萄,简单的劳动,却让采摘的市民欢乐不已。
“去年就听说这里的葡萄很甜,今天就特意约着朋友一起开车来玩,果然名不虚传。”市民姚女士说。走在葡萄基地外,除了有特意前来感受采摘乐趣的市民,还有不少慕名来购买葡萄的市民。
葡萄基地负责人肖跃介绍,目前的葡萄种植面积是54亩,今年的产量大概20多吨,从8月份就开始对外销售。肖跃说,近段时间前来采摘和购买葡萄的人很多,销售也很不错,进园采摘10元一斤,现场购买6元一斤,“全部是无公害种植,大家可以即摘即吃,葡萄的采摘可以持续到10月底左右?!?/p>
目前,龙场乡发展了核桃3854亩,猕猴桃200亩,李子894亩,蓝莓847.42亩,柿子539亩,葡萄200亩。乡村旅游的样态逐渐丰富起来。
真龙山的宝
“茶”是真龙山的宝。
龙场乡种茶古已有之,上世纪70年代起规模逐渐加大,中间受市场冲击一段时间大量减少。乡政府确定农旅结合思路后,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鼓励本地茶商返乡创业,2013年开始大规模种植,因为当地气候好,茶园管理技术不断提升,发展效果显著。
创业者黄忠的家就在龙场乡,2012年,他得知政府扶持人们返乡创业,并给予种茶产业优惠政策之后,思虑再三决定回到家乡,和贫困户一起创业致富。
“如今扶贫政策好,茶叶品质也好,市场也有需求,所以我选择回乡创业?!被浦医樯芩?家乡土地含水量适宜,秋、冬两季云雾天气较多,特别适合茶叶生长,发展种茶产业有着天然优势。
同很多创业者一样,一开始流转土地、雇佣人工等均需要大量资金,这成为黄忠面临的难题之一。为此,在乡政府支持下,黄忠与村民达成协议,大家有钱出钱、有地出地、有力出力,采取土地入股、村民就业等方式展开合作。
回忆第一年种茶,黄忠说当时存活率20%都达不到,又经过一年多时间,摸索经验,努力提高存活率,2014年茶树存活率大幅提高,摸清了门道,先后引入福鼎小叶、黄金芽等多个茶树品种。
近年来,随着“三变”改革的深入,龙场乡茶产业从最初的几千亩发展到现在的2.1万亩。
随着茶园面积的快速增加,新的问题随之而来:一些茶叶种植基地出现拖欠村民土地入股费的情况,村民吃了亏,开始疏于管理茶园。
龙场乡干部很快将情况向县里做了汇报,并引起了重视。实地调研后,水城县委、政府强化顶层设计,利用“三变”中市场调节机制,将全县明前独芽茶从每斤50元提高到150元、一芽一叶从每斤10元提高到30元、一芽二叶或三叶从每斤5元提高到10元。
在政策红利的推动下,村民们的热情重新高涨起来,茶叶种植基地忙着兑现拖欠的入股土地款。
“我一天采茶青就能挣210元,比土地入股费高多了,茶叶还是自己种起来放心!”村民杨健民说,“现在茶树整整齐齐,地里没有杂草?!?/p>
从发堤村雨乐组到瓦厂组,只要有茶园的地方,杂草都被清理得干干净净。漫山的茶园里,和着山歌,处处可见村民们忙碌采茶青的身影。
现在,全乡25000人人均达到0.8亩茶园,仅茶叶种植就能让全乡一半的贫困户脱贫。
“今后茶园的发展前景大好。”黄忠表示,目前茶园与乡镇就旅游相关产业也签订了协议。除了种植茶叶之外,采茶加工等附属技术也正在引进摸索阶段。因为本地的海拔较高,没有污染,生长周期长,品质也相对较好。黄忠预计,在未来两三年茶产业会有比较好的收入。
几年奋斗经历,黄忠充分感受到了家乡人民渴望通过勤恳劳动脱贫致富的意愿,“家乡百姓人心很齐,得益于现在这个好的时代。”
龙场乡副乡长刘兵介绍说,目前乡里已经开始扶持衍生产业和附属产业,初步在建186栋房子,因为这里有天然泉水的存在,将在周边山谷打造天然浴场,吸引游客前来泡茶叶浴,吃茶叶宴,跳白族舞。
因地制宜精准谋划增收产业
眼下,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发展思路,龙场乡已成为茶叶种植的大乡,许多村民依靠茶叶脱贫、依靠茶叶致富。而高山林立、物产丰富的龙场乡并非茶产业一项,地理气候条件适宜果蔬生长,野生猕猴桃、野生刺梨、鸡枞菌、蓝莓都是周边消费者喜爱的产品。
其中,部分受自然条件限制没有种茶的地区,则选择了其他产业致富,比如蓝莓基地就成为龙场村期戛组的重要增收来源。
期戛组是典型的彝族村寨,由于地理位置原因,期戛组干旱、缺水严重。2016年数据显示,期戛组共有138户424人,贫困户占了全村三分之一。一直以来,怎么使这个彝族村寨脱贫是乡党委、政府着重考虑的一个大问题。经过多次专家考察论证后,专家给出了期戛组适合种植蓝莓的结论。
“一亩地可以产500斤蓝莓,一斤按40元计算,这可有个好收益!”,“蓝莓种植对劳动力的要求不高,你们家两个劳动力就可以种植!”……最初的宣传工作并未获得村民的认可,多年来的传统农业种植理念在部分村民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人们觉得种地不是儿戏,关系到一家人的吃穿用住。
为此,乡党委、政府决定先培养出蓝莓种植大户,让百姓看到蓝莓种植产业的发展前景。2015年,与期戛组接壤的挖银村村民孔令堂种植了60多亩蓝莓获得成功,村民谢光也走上了种植蓝莓增收之路??吹酵缰赂?村民们纷纷找到乡里提出了愿意种植蓝莓的想法。就这样,村民拿出土地,龙头公司提供蓝莓苗,收益后龙头公司按30%、百姓按70%的收益进行分配,期戛组村民走上了种植蓝莓增收致富之路。
春天,在期戛组期戛坡上,一株株蓝莓长势喜人,蓝莓基地里,村民们套种上了黄豆、辣椒等作物。“今年补种后,蓝莓种植面积可以达到1000亩。”龙场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孔德进说。
目前,期戛组138户424人中,参与种植蓝莓的村民有126户387人,覆盖期戛组所有的贫困户。
期戛组正在计划打造蓝莓观光园和建造农家乐,到时,游客们不仅可以亲手在蓝莓基地体验采摘蓝莓的乐趣,还可以品尝具有少数民族风味的农家乐,体验本地的少数民族文化。为延长产业链,他们还进行蓝莓酒酿制,传统的苞谷酒酿制成蓝莓酒后,可以卖到50元一斤。
因地制宜种蓝莓,“打捆”发展同致富。蓝莓的种植,彻底改变了期戛组对于果树种植的传统看法,甚至有农户开始琢磨发展更多适宜规模化种养殖的优良产业,让致富的路越走越宽。
“龙场速度”源于干部职业化管理
扶贫项目上马快,效率高的同时,干部管理不容小视。如何让安排的工作不打“折扣”,工作内容不走样,让各项工作较快地在基层落地生根?
为此,在水城县全县尝试了对村干部进行职业化管理,龙场乡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制定了村级目标考核任务分解表,对党建扶贫工作、矛盾纠纷、卫生计生、安全生产等实行百分制考核。
今年年初,龙场乡考核内容从5项增加到了12项,涵盖了村级工作的所有内容。今年,乡里还从办公经费里挤出38万元作为“特殊奖”,用于奖勤罚懒,形成村干部待遇与考核结果挂钩,并于1月正式实施。同时,由乡党委书记、乡长和其他分管领导对照分解表,不定时对各村工作进行巡查,一旦发现问题就扣分。
“现在村干部工作有激情?!贝甯刹砍陆?大家齐心协力只用了10天的时间就征用了8公里旅游公路所需的土地,工作到位,涉及的100多户农户,没有发生一起征地纠纷。
“我们街道由于边沟被堵,导致污水横流,臭气熏天,乡政府安排村里进行整治,10多天后,1.2公里长的街道边沟就彻底整治干净了。”在街面上做了近10年五金生意的村民张光武说,如今村干部的工作效率,让大家伙赞不绝口。
项目建设快速推进,矛盾在基层得到化解……好的考核制度出台,推动了龙场乡各项工作的快速健康发展,实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如今的龙场乡,乡干部不再为一些繁琐小事烦恼,他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做项目、抓协调。
“我就带他们住在现场,有问题就地解决。”蒋学维说,一个扶贫项目的立项,谈价格、谈规划不需要一定坐在办公室谈,就在工地上谈,这样效率才会高。但是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如果任何村干部吃了施工队的饭,哪怕是一碗米粉,都要严肃处理。
“书记说,吃人的嘴软,施工企业工作如果干不好,我们就要‘吼’他,而要保持‘吼人’的权利,乡镇干部就必须自律?!绷醣?如今茶树满山,茶道通畅,这就是“龙场速度”。
龙场人的梦
蒋学维说,自己和龙场乡的乡亲们一样,都是有梦想、爱做梦的,龙场乡一张张蓝图绘在每个人的心里。
“我梦想将这里打造成第二个阿里山?!苯醯昧∠缟肪秤琶?茶园面积远超阿里山,很有可能成为一片世外桃源。
乡干部们上网找了阿里山的资料,那里的住宿十分清静,就在茶园之中,人们住在那里放慢节奏,清静安逸。龙场乡也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打造“清”和“静”的感觉,留住乡愁。
“我们也打算搞旅游方面的供给侧改革?!苯樯芩?未来的龙场乡乡村旅游整体趋向于大众消费,“比如说古木屋标间,如果定价168元一晚,游客可能更愿意留下来住上几晚”。
乡干部们同时就建房成本和房屋消费大致算了一笔账,按照他们的计算,古木屋预计将在一年左右收回成本?!拔颐钦飧龇课?屋顶的瓦片颜色各异,很受摄影爱好者喜欢。”尽管景区尚未完全竣工,已陆续有人们上山来观光、拍照。
对于龙场乡山里的美景,每一位乡干部说起来都有点“小傲娇”,“我这里有近50个景观点,真龙山就像一条龙,在这儿住一宿,你会觉得精神抖擞。”蒋学维说。
干部们的付出,龙场乡的父老乡亲都看在眼里。
村民们说,之所以扶贫工程能推进的这么快,与各级干部的执行力强关系很大。督促施工队每天完成任务、给村民宣传扶贫政策、一家一户掰着指头算经济账……事无巨细。
也有村民说,扶贫干部不容易,只要有事,可以一天三顿,顿顿吃米粉,这其中受的苦和累,常人难以想象。
如今的龙场乡依然不算是富裕之地,但是不少农民的收入都有了稳定的来源和保障,它正在一步步前行,实现自己的蓝图:茶叶之乡,生态旅游之地。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龙场 场乡 村民 种植 蓝莓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