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名家健坛名家健坛
脑梗那点事儿 “三高”群体需注意

本月初,某媒体报道的一则重庆大爷突发脑梗、倒地后被清洁工人及时施救的新闻,一度被大众传为美谈。但是,在人们歌颂清洁工人的同时,脑梗疾病也又一次引发了百姓关注。到底什么是脑梗?该疾病又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中老年人是脑梗疾病的主要发病群体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局部脑组织因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而发生的软化坏死。
东城中医医院心脑血管专家雷秀珍主任表示,脑梗的发病人群主要集中于年龄在45岁至70岁之间的中老年群体。在采访中,雷主任告诉笔者,从她三十余年从医经历中接触到的所有脑梗患者来看,约七成患者都属于中老年群体。雷秀珍认为,该疾病的发生与人的年龄有一定关系。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身体内的新陈代谢逐渐变慢,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有不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身体兼有某些慢性疾病的人群,都是该疾病的主要高发人群?!?/p>
据雷秀珍介绍,糖代谢、脂肪代谢、蛋白质代谢俗称人体三大代谢,糖代谢变慢易造成血糖升高;脂肪代谢变慢易造成脂肪堆积、肥胖,从而引发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而这些慢性疾病又易引发脑部血液循环障碍,造成血管局部堵塞,日积月累,随着血管堵塞程度的加剧,最终引发脑梗。
在医学工作者看来,很多疾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人体内一点一点变化衍生出来的,脑梗亦是如此。但是由于每个人体质的不同,有的人血管已经堵塞了60%、甚至70%,身体可能仍旧没有任何明显征兆,但是有些人在血管堵塞初期,就已经开始有了明显的表现特征。
据了解,脑部发沉、头晕、眩晕、说话不利落、吐字不清晰、视物不清楚,都可能是局部脑组织血液循环障碍的初期征兆。
如果以上症状出现时间较短、反应较轻,且通过良好的休息和调整症状可自行消失,那么问题尚且乐观。如果以上症状频繁出现,就需引起重视。人们应立即前往医院进行CT、核磁等相关检查,查看血管是否已经出现堵塞状况。
脑梗治疗需三通三补、标本兼治
据了解,多年来雷秀珍接触到的很多脑梗患者,他们在发病初期都对疾病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等到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严重影响其个人生活时,才开始积极治疗,这种作法是极其不正确的?!坝行┗颊呃淳鸵绞毖芤丫氯?0%、甚至80%,这些未及时就医的患者给他们的后期治疗带来了很大难度?!?/p>
雷秀珍称,如果脑梗发生了必须尽早治疗,避免延误病情。但是由于有些患者在发病初期可能不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临床症状,所以定期体检很重要。
与西医治疗不同,中医治疗脑梗的主要原则是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缩小脑梗塞面积。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如今雷秀珍针对脑梗塞的中医治疗原则是标本兼治,从血管、经络、脑窍、肝、肾、气血同调,以益气活血通脉法,实施通血管、通经络、通脑窍、补肝、补肾、补气血的三通、三补相结合原则。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兼顾补、通、治、防,并选用益气、养血、活血、通络的中草药经验配方,可以帮助人体脉络通畅。
据雷秀珍介绍,该疗法还具有通调气血、保证气血平衡、使气血旺盛、使闭塞的血管得到疏通的益处。
但她强调称,由于每个人的发病原因、身体体质等各不相同,有的人可能气血不足的症状表现的更为明显,有的人可能肾虚症状表现的更明显些,所以医生需对不同的患者对症下药,患者切不可自行盲目用药。
脑梗疾病非中老年人“专利”
据了解,如今在所有的脑部疾病当中,脑梗疾病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尽管中老年群体是该疾病的主要高发人群,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年轻人就没有罹患脑梗的可能。
近年来,在雷秀珍接触到的所有脑梗疾病患者中,有约10%的患者是年龄在25岁至35岁之间的年轻群体,而这一群体具有的最主要的共性就是生活压力较大、作息时间不规律、没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本身缺乏运动,再加上家族里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遗传基因。以上因素,都可能是造成他们脑梗提前发病的原因。
雷秀珍在接受采访时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定要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重视体内血管弹性的变化,预防血管斑块变大。
她举例称,人体内的血管就像家中的自来水管一样,使用多年以后,管道内壁就易结垢、生锈,这时管道内的水流受阻而无法通畅运行,而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就像是人们血液中的“水垢”,当它们在血管壁上越积越多、形成斑块,血管壁的弹力就会降低,最终人们就会因缺血而诱发脑梗塞。由此可以看出,保持血管通畅至关重要。
所以雷秀珍认为,对于脑梗高发群体而言,为了预防脑梗,平时可以借助以药食同源材料为主的中草药配方,定期调理自身气血,使血管更通畅,身体更健康?!坝绕涫敲糠昵锒窘冢孀牌陆档?,人的血管更容易受冷收缩,此季节也是脑梗的高发季节,人们应格外注意。”
另外她还提示称,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应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如西红柿、山楂,饮食以清淡为主,应把食用盐控制在6克左右,增加钾的摄入可降低血压,预防中风。
多吃桃、橙、香蕉、菠菜、毛豆等富含钾的食物,少吃动物内脏,保证日常饮水量,每天应保证5至8杯水(约1000毫升至2000毫升)的饮水量,这样有助于稀释血液,预防血栓形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脑梗塞。
如何预防脑梗塞
以往脑梗塞基本属于老年病,但现在年轻化态势明显,30多岁的年轻人就出现脑梗已比较多见。适龄人群都应该了解一下病因,注意防范。
1. 脑梗塞病人以内因引发者居多。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的增大,情志忧思悲恐、情绪紧张是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学会放下纷扰,乐观生活;
2. 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血脂、慢性房颤等心脑血管相关疾病的人群易发,需要警惕;
3. 中老年是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没有其他疾病的,也可能突发脑梗,这个年龄段的人群一定要引起重视;
4. 气候寒冷也是病发的重要因素。来王大夫处就诊的心脑血管病人当中,东北、内蒙、山西、赤峰、乌鲁木齐等寒冷地区的病人占了非常大的比例。因此寒冷季节,尤其是寒冷地区人群一定要注意防寒;
5. 有中风家族史的,要特别注意,脑梗塞可能找上来;
6. 饮食不节,过食油腻滋补食物以及饮酒,抽烟,肥胖,可致脾湿生痰,痰郁化热,引动肝风,夹痰上扰致病发。起居有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预防脑梗塞。
链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健康小贴士
雷主任提醒,心脑血管疾病危害大,提前预防非常关键:
1. 膳食均衡,进补适宜。膳食不均衡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饮食一定营养搭配合理,吃饭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另外,运动少,补充热性食物和滋补过盛容易造成血脂增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秋冬进补要根据个人的体质进行。
2. 心理平衡。忧郁、焦虑、悲观的情绪,精神压力,以及大笑等都会引起血管内膜收缩,加速血管老化,情绪激动更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因此应心平气和,保持良好的情绪和愉快的心情,让身体的免疫机能处在最佳状态。
3. 劳逸结合。作息时间规律,疲劳和晚睡熬夜会打乱心脑血管生物钟,造成身体的组织器官功能失调,导致血管收缩,血流减慢,黏稠度增加,时间长了还会影响血脂的新陈代谢。
4. 适当运动。运动量少可造成血流缓慢,血脂升高,心脑血管患者要适当运动,但要注意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并控制好运动量。
(刘梦怡)
编辑:赵彦
关键词:脑梗 三高 脑梗治疗 如何预防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