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日企相继曝光造假丑闻 日媒:企业管理方式遭受拷问
日企相继曝光造假丑闻 日媒:企业管理方式遭受拷问
核心提示:报道援引专家的话指出,“个别企业会定期出现造假等丑闻。这只是冰山一角”,“在定期出现这类问题的状态下,其他公司也会不严格遵守规定”。
参考消息网10月19日报道 日媒称,日产汽车、神户制钢所等日本企业的丑闻相继曝光后,投资者对日本企业的不信任感增强。
据日本《富士产经商报》10月18日报道,某些行业的一流大企业被曝出的丑闻,使得企业管理方式遭受拷问。
报道援引专家的话指出,“个别企业会定期出现造假等丑闻。这只是冰山一角”,“在定期出现这类问题的状态下,其他公司也会不严格遵守规定”。
报道称,日产汽车公司9月29日承认让不具资格的员工进行了车辆检查,10月8日神户制钢所又被曝出篡改部分铝、铜产品性能数据问题。而丰田汽车、本田公司等汽车公司都使用了神户制钢所的涉事铝制品,三菱重工、川崎重工、日立制作所也有使用,此事影响广泛波及产业界。
UBS证券财富管理总部负责日本股票业务的居林通表示,日本的制造业“还抓住过去的成功经验不放”。他认为,由于婴儿潮一代退休,生产一线缺少经验丰富的人才,要一边控制成本一边把产品品质保持在一定水平变得困难,“整个公司需要提高生产率,建立一套机制来监控产品品质和生产率”。
报道称,本月5日签署了收购半导体子公司合同的东芝公司,也长年存在高层参与会计造假,掩盖核电业务巨额亏损问题。东芝公司信用8月在东京证券二级市场上被降级。三菱汽车公司也被发现在燃料消耗率试验上的造假行为。
另外,零部件生产企业高田公司因大量召回安全气囊问题而陷入破产。
报道采访的专家指出,考虑到过去的例子,日本制造业中,丑闻发展到公司经营问题是可以理解的,“问题就发生在不能察觉此类问题的组织当中”。特别是涉及安全性和产品品质时,最根本的原因是,日本企业存在一种不易发现错误的体制。
报道称,研究企业守法问题的律师乡原信郎说,“企业丑闻不是最近才发生的,是潜藏于组织内部的群体问题”。有别于出于个人利益、依靠个人意志进行的行为,这种群体性行为是为了组织利益,在组织中广泛长期存在的。乡原指出,只要不改变作为根本原因的结构性问题,上述行为就无法解决。他认为,有必要实施匿名问卷调查,来摸清潜在的问题。(编译/刘洁秋)
编辑:杨岚
关键词:日企相继曝光造假丑闻 日企曝光造假丑闻


多彩迎新春
埃及展出从英国追回失窃浮雕文物
世行行长金墉将提前卸任
脱欧与时间
马来西亚最高元首穆罕默德五世辞职
白宫与民主党磋商未果 美政府“停摆”继续
2019个雪人亮相冰城
合肥:红红火火庆元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