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图国企民企·图
求变求新求富 福建老区村续写不老传奇
新华网福州10月17日电(王永刚 李琛)走进革命老区村——福建省寿宁县下党村,放眼望去,一栋栋新建的小洋楼拔地而起、鳞次栉比;一条18米宽的主街道两旁绿树成荫、店铺林立。经过传统古村落?;ば孕薷吹拇迦荽迕不廊灰恍?。电网、光纤、电影院、卫生室、电商、超市、民宿、农家乐等设施一应俱全,环境好了,人心回来了,曾因贫困背井离乡讨生活的村民纷纷回乡谋求新生活、新发展。
这样的巨变,正在福建8435个老区村(居)发生。
福建,著名的革命老区省。相关史料表明,自上世纪20年代末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20多年间,福建有2919个老区基点村坚持斗争。福建全省2201个贫困村,其中老区村1575个,占71.6%。
近年来,福建省老区建设成就斐然。福建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从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保障和推动老区建设发展。
老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综合水平稳步提升,老区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城乡发展逐步协调,老区惠民工程日趋完善,社会事业成效彰显。
保持本色:党组织是致富脱贫的排头兵
南安市山城村村两委的干部和村民不会忘记老支书郭湖海。
为了让村里的贫困户早日脱贫,2011年,郭湖海带头办了养殖场,鼓动贫困户一起养,贫困户没有资金,他就先把猪苗按成本价赊给他们,等生猪出栏卖了钱再付,好几户贫困户就是这样脱了贫。此外,他还带领村民改善交通状况、大力发展种养殖业,2012年前后,根据村里的自然条件和资源,成立了油茶种植公司、果蔬种植公司、养牛场、养猪场、制茶厂等企业及农业合作社等,种植美国脐橙500亩、香水柠檬200亩、茶叶1000亩,养殖各类牲畜近3000头,仅种养殖业年收入就达1200万元。
曾守福,福建省委组织部下派到寿宁县担任下党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实施精准扶贫。2014年7月,他来到下党村,扎根村子,一呆就是三年。
一到下党村,曾守福就带干部群众张罗着修路。几个月后,路通了。2014年底, 在曾守福的说服下,党员王培根和几位同村“发小”将在外开的餐饮店盘给了别人,带着资金回到下党村,创办了星农禽畜养殖合作社,带着20多户贫困户养起了一百多头山羊,并向贫困户传授养殖技术,帮助贫困户销售禽畜。
在曾守福的带领下,村两委群策群力,找路子、想法子,在全省首创扶贫定制茶园,几十个摄像头连接着远程的手机客户端,让种茶、采茶、制茶过程可视化;年轻人早早就用上了电商营销,下党人注册的茶叶品牌“下乡的味道”卖到了全国各地。
整合历史、红色文化资源,代表闽东乡愁的廊桥文化以及当地独有的红色旅游资源,让下党村的旅游品牌持续升温。
2016年,下党村被评为“中国千千万万乡村旅游品牌村”“中国乡村旅游示范村”,带动了民宿、农家乐的发展。
村财从零收入到20多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11000多元、2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党建脱贫、产业脱贫、旅游脱贫,下党村民的路越走越宽。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为了帮扶贫困村脱贫,2004年始,福建省开始选派驻村干部到重点贫困村任职,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或其他职务,每批任期三年。今年第5批驻村干部肩负省委、省政府的重托将分赴全省经济和工作基础“双薄弱村”履新。大多数贫困村是老区村,这些“特别村官”抓基层党建,凝聚战斗力,让不少外出务工的党员返乡创业和乡亲们一起致富,昔日的贫困村正一步步迈向富裕和谐的新轨道。
革命战争年代,基层党组织是战斗堡垒。在老区脱贫攻坚的战斗中,它们同样是堡垒。采访中,老区村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家的这个项目是村党支部帮忙找的,村干部带头干,我们怕啥?!?/p>
守护绿色: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福建的地理特点是“依山傍?!?九成陆地面积为丘陵地带,被称为“八山一水一分田”。全省山地丘陵面积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0%;这些山地多为森林所覆盖,使得福建的森林覆盖率达65.95%,居全国第一。
8435个老区村(居)几乎覆盖了福建的山地。
俗话说,“靠山吃山”,如何护住这青山绿水,又要让老区人民脱贫致富,这个命题摆在了老区村建设者们的面前。
三明市沙县林业资源丰富,是南方重点林业县。仅革命老区村白溪口村,就拥有林地面积19787亩。
2014年年底,沙县入选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名单。在这次林权改革中,白溪口村成立了林业专业合作社。全村除自留山、生态公益林之外的所有林地委托合作社经营,收益按村集体30%、全体村民70%的比例分红。
林权改革,激活了农村新经济组织的活力。
林权改革之后的白溪口村,涌现出了“全国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金楠种植专业合作社、沁园家庭林场、新林种苗花卉公司等一批新型林业经济组织。
白溪口村还探索“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金楠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了精准扶贫创业基地,每户贫困户每年可收入7000余元。据统计,去年以来,当地贫困户参与合作社劳动900人次,领取劳务报酬7.2万元。
去年,白溪口村林农人均年纯收入1.36万元,较5年前提高73%。当地村民说,“我们吃了山,留了树”。
“林下经济”成了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绿色乡村游成了城里人休闲度假的新时尚,也是老区人民新的“钱袋子”。
莆田市城厢区岭下村坐落在市区饮用水源地东圳水库边。近几年水源地?;?村里本来就不多的耕地又被征走600亩,还有42户200多人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村子迁移出去。
之前村民靠畜禽养殖和种植水果过日子,耕地被征走了不少、畜禽养殖场关闭了。村民要致富咋办?
村里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决定发展乡村休闲度假游。
岭下村背靠一座山,共有5条大大小小的溪流进东圳水库,尤其是美岭溪沿途自然条件不错。在市区镇三级多部门的支持下,村里有效整合了水利、财政等多部门资金,前后筹措3600万元,沿美岭溪修建了一条两公里的登山道、占地10余亩的村民公园、停车场,完成民居立面改造、村内道路修整等。
随着岭下村登山道的建成,每天尤其是周末都有很多城里人开车前来爬山锻炼。游客的增加,也带活了村里的经济,村民除了卖些土特产,还有几户搞起了农家乐。去年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了8000多元。
美岭溪景区在旅游部门的帮助下,正在申报3A级旅游景区,村里要通过乡村旅游带动村民增加收入。已经规划的游客集散中心、玻璃栈道、联通登山道和公园的山后漫道很快就会动工,同时村里正在着手规划一个土特产交易市场。
福建省2012年开始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不少老区村因为自然环境好、人文资源丰厚,搭上了这趟“顺风车”。今年7月,福建省公布的2017年美丽乡村创建并确认为优秀的96个示范村中,就有不少是老区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老区村在脱贫致富、发展经济的同时,在党和政府的指导下,把环境?;し旁诘谝晃?合理利用开发绿色资源。“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历史文化名村”得以原汁原味的?;?“林下经济”蓬勃发展;传统农业产业升级快速提升。
福建省老区村的村民在绿水青山中刨出了金元宝。
传承红色:红色文化?;た⒎床咐锨嗣?/p>
福建不仅是绿色大省,还是红色大省。
从闽西到闽南,从闽东到闽北,八闽大地处处留下了红色印记。全省目前共有革命遗址2600多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さノ?处、省级文物?;さノ?1处。
2016年,福建省制定印发《福建红色文化?;?、传承和弘扬工程实施方案》,从硬件、软件等多方面入手,整合资源,挖掘、留存红色记忆,保护、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
?;ず焐⒋泻焐?把红色变成生产力,这是一个和谐统一的命题。一年来,省市县各级投入大量资金对这些红色文物进行维修保护、整治提升,使其面貌焕然一新。
飘扬的红旗、金色的号角、红色的雕塑……走进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横口乡福中村,处处可见“愿与人民同患难,誓拼热血固神州”“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等红色语录,让人感受到浓郁的革命气息。
1929年8月,朱德率红四军部分将士赴闽中开展革命活动,于当年8月22日抵达永春县横口乡福鼎村(福鼎包括现在横口乡的福中、福联和环峰三个村)进行休整、训练,29日离开永春。
福中村这段朱德与红军的印记,让古老山村成为永春县的一张红色名片。当地致力于修缮红军旧址、扩充革命烈士纪念馆,并建设了红军广场和红色景观雕塑等项目,突出红色旅游主题,围绕“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红色精神,挖掘红色景点的历史文化内涵,全力打造以红色旅游为主题的美丽乡村。
借着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火热的东风,乡里开发寻找革命标语、攀登鼎山重走红军路、吃红军饭重温革命生活等互动体验项目,打造“感受青山绿水、追寻红色印记”的全新红色生态文化之旅。在旅游业的带动下,横口乡还鼓励群众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经济,把山里的芦柑、茶叶、蜂蜜等土特产品卖给游客,卖出山外。
红色文化的保护开发,让福中村发生了“巨变”。2013年,福中村村财收入仅8600元,村民人均收入为4100元;到了2016年,福中村村财已达10余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1.2万元。
革命老区大多地处偏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不高。发展红色旅游,是带动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有效举措。近年来,福建依托红色资源优势,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将红色元素与山、海、侨、特、台等元素结合,突出以古田会议会址为龙头的红色文化旅游区示范效应,初步形成以古田会议会址为核心,以龙岩、三明、南平、宁德等地红色经典景区为重点区域,各地红色景点全面发展的全省红色旅游发展格局。
目前,福建共有龙岩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三明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谷文昌纪念馆等9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43个景点,2条红色旅游线路被列入国家级精品旅游线路。全省红色旅游A级景区共有12家,其中,古田会址红色旅游景区成功创建5A级旅游景区,建宁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园、马尾船政文化景区等5个景区成功创建4A级旅游景区。
今年1月份,福建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了《福建省红色旅游发展实施方案》。根据规划,力争到2020年,福建将初步构建红色文化生态旅游带,形成以古田会议会址为核心,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为重点,各地红色旅游景点全面发展的全省红色旅游发展格局,全省红色经典景区全部完成A级旅游景区创建,红色旅游A级景区超过30家,红色旅游景区接待人数突破3000万人次。
数据显示,2016年福建省红色旅游景区接待人数突破1500万人次,同比增长20%,红色旅游收入达160亿元,增长22%。
红色旅游正在八闽大地蓬勃发展,红色文化的?;た⒄诜床咐锨嗣瘛?/p>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红色 老区 旅游 景区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