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喝茶工作室,同城空降服务同城附近喝茶网 ,qq官方月抛群入口,全国伴游大圈招聘全球高端私人定制社交平台

首页>国企·民企>读·榜样读·榜样

绿染江源,千湖归来——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2017年10月13日 08:32 |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新华社西宁10月7日电 题:绿染江源,千湖归来——三江源生态?;そㄉ枞〉媒锥涡猿尚?/p>

新华社记者 马千里、李亚光

位于青海省南部的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称。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不断优化、突破既有模式、体制,这一地区生态?;そㄉ杞坛中涌?植被覆盖率、水源供给量逐年提高,野生动物种群迅速恢复,社会共建共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保护格局初具雏形。

Img307201284

多措筑牢生态屏障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安全屏障,上世纪70年代起,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这一地区生态加速退化。在青海省果洛、玉树藏族自治州,草原上裸露的黑土滩不断扩张,不少河湖一度干涸。因水源涵养能力下降,三江源地区每年外送1亿多吨泥沙,下游各省一度水患频仍。

2005年,我国启动三江源生态?;ず徒ㄉ韫こ?截至目前累计在草原植被恢复、沙漠化治理等生态修复领域投入资金183.5亿元,初步遏制了这一地区的生态退化趋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先行的青海省进一步自我加压,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逐步取消对三江源地区的GDP绩效考核,将全省近三分之一的国土纳入工业禁止开发区域,对发生重大生态环境破坏和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地区和单位责任人实行“一票否决”“终身追责”。

去年6月,我国首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三江源地区启动。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这一地区将各类自然?;さ睾拖喙夭棵诺闹澳堋⑷嗽苯泄δ苤刈?成立“大部制”垂直统筹管理机构,彻底解决了昔日条块分割、“九龙治水”等问题,生态管护效率大幅提升。

增草增水成效显著

“通过不断优化、突破既有模式、体制,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建设进程持续加快,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青海省发改委副主任、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李晓南说。

据最新监测数据显示,与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前的2004年相对比,三江源地区各类草地平均覆盖度增加11.6%,牧草产草量每亩增加29.66千克,荒漠化面积减少近500平方公里;湿地增长近5成,现有面积超过800万公顷,位列全国第一。

李晓南介绍,因植被、土壤水源涵养能力提升,目前三江源地区每年可向下游多输送近60亿立方米的清洁水,年输出量超过600亿立方米,水质长期达到优良标准。

近期,记者来到昔日生态退化较为严重、位于黄河源头的青海省果洛州玛多县,看到不少一度“斑秃”的黑土滩再度披上绿衣,远处的湖泊群宛若点缀在草原上的蓝宝石,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千湖美景”重现眼前。

“草高了,河水大了,野生动物也都回来了?!甭甓嘞卦旰缒撩袂铀?如今在扎陵湖畔,随处可见的斑头雁、赤麻鸭、藏野驴等野生动物追逐嬉戏、自由觅食、怡然自得。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为加速草场植被恢复进程,2005年至今三江源地区超过70万个牧户主动减少了牲畜养殖数量,步入集约化经营的畜牧业发展新路。与此同时,一些牧民彻底放下牧鞭,在?;ぢ趟嗌降耐倍似稹吧搿?吃上了“绿色饭”。

牧民才多家住果洛州久治县索呼日麻乡,前年他开起了“牧家乐”,为过路游客提供食宿,年均收入超过3万元?!按禾煲坏?挂外省牌照的汽车就络绎不绝,游客都是冲着冰川、雪山、湖泊和野生动物来的。”才多说。

一些牧民以生态?;の饕?。29岁的卓玛加是青海省玉树州曲麻莱县多秀村的牧民,去年成为三江源国家公园聘用的生态管护员后,他肩负起园区日常巡护、辅助监督执法、生态监测等职责,完成绩效考核后每月可获得1800元收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越来越多人已慢慢明白这一道理并付诸行动?!弊柯昙铀?。如今行车于三江源地区,国道两旁随处可见牧民背着编织袋捡拾垃圾。不少外地志愿者也利用假期投身当地生态环保,为?;と吹穆趟嗌健疤碜┘油摺薄?/p>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生态 三江源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