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学会这5招,打好秋季“保胃战”
国庆长假后,省中医院消化科患者“爆增”,这些患者年龄大多在30-45岁左右,不少人都是在假期里毫无节制地吃喝导致消化系统“生病”了。
省中医院消化科主任中医师徐艺告诉记者:除年龄、体质外,季节也是影响疾病的重要因素,秋季是胃病多发的季节,到了秋季,人们的养生重点不能只放在防秋燥上,秋季养胃也是关键。
秋季为何胃病高发?
秋季来临,许多人都知道要防燥、润肺,殊不知秋天正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加上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容易致使胃病患者疾病复发。
原因一:天气
由于季节因素,胃病在秋冬季会更多发一些。一方面是天气转凉,大家胃口大开,一下子猛增的食量会使胃部不适应,产生消化不良、腹泻、腹胀等不适,严重的还会加剧胰腺、肝脏等分泌胰液和胆汁,产生急性胰腺炎、胆囊穿孔和肝脏负担加重的后果。另一方面秋季是寒暑交替时节,天地阳气渐收、阴寒渐长、气温冷暖多变,人体之气血也随之内收,加之防寒保暖失当,很容易导致新病徒生或旧病复发,尤以慢性胃炎、食管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功能性胃肠病等疾病最为常见。
原因二:饮食
俗话说:十人九胃病,即指胃病很常见。这其中有的人或五味偏嗜、或暴饮暴食、或嗜酒无度、或服用中西药物不当,导致胃气损伤。再加之天气逐渐转凉后,人们的食欲增加,肠胃负担加重,自然很容易诱发胃病,一味地追求润养而不结合体质,也是极大的养生误区。
秋季如何养胃最宜人?
1、 饮食规律
饮食要有规律,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食之有时,脾胃适应了这种进食规律,用餐时便会为消化食物做好准备。这样才可以保证消化、吸收正常地进行。
2、 吃“果”不吃“瓜”
民间有句俗语叫“秋瓜坏肚”,一些美味的瓜类多属阴寒性质,吃多了会损伤脾胃,因此要适可而止。但一些“果类”却可以多吃:梨可润肺,能够消痰止咳;苹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钾,不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有益,还可止泻;龙眼有滋补、强壮、安神、补血等作用,对夜间失眠的老人尤为适宜。另外,重要的一点是,必须根据体质调整饮食结构,如素体阳虚患者,则不宜多食寒凉性质的蔬果,四时皆应温阳脾胃,“辨证论养”是关键。
3、 饮食方式要温和
宜软、温、暖、素、鲜,谨防食物过酸、过甜、过咸、过苦、过辛,不可使五味有所偏嗜。烹调宜用蒸、煮、熬、烩,少吃坚硬、粗糙的食物。进食时不急不躁,使食物在口腔中充分咀嚼,与唾液充分混合后慢慢咽下,这样有利于消化和病后的修复。
4、 做好保暖措施
胃喜暖怕冷,喜润恶燥,秋季天气渐凉,胃部受凉后会使其功能受损,故要注意胃部保暖。秋季昼夜温差大,胃部不适者可用热水袋或温热贴敷贴脐部,具有温阳散寒作用。夜晚睡觉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
5、 注意作息调整
秋季人体阳气开始潜藏,应由夏季晚睡早起逐步过渡到早睡晚起的节奏,保证良好的睡眠,对消化系统功能正常、功能维护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功能性胃肠疾患的患者,注意休息及情绪放松可有效预防疾病复发。
最后,徐主任提醒大家:胃若有不适,要及早处理?!氨橙撸且蝗罩?,胃病是日积月累的结果,注意保健、及早就医才是打好“保胃战”的关键。(颜英杰 杨彦)
编辑:赵彦
关键词:秋季 保胃战 胃病 如何养胃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