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常思责任 莫顶“光环”
日前,“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正在火热展出。从第十展区仇和、苏荣、王珉等落马官员的忏悔书中,可以看到他们是如何一步步走上腐化堕落之路的。“光环笼罩,头脑发热,助长了独断专行的作风?!闭馐窃颇鲜∥笔榧浅鸷驮阝慊谑橹行聪碌幕?。头顶“光环”,以至自我膨胀,在工作中独断专行,直到从权力巅峰跌落才幡然醒悟,仇和的忏悔,对一些自命不凡、感觉良好的领导干部来说,无疑具有镜鉴和警示意义。
现实中,不乏像仇和那样被“光环”笼罩的领导干部。有的干部一开始干劲十足,做出了业绩,得到了群众的认可、组织的表彰,但身处鲜花和掌声包围中,久之便内心膨胀,不知不觉躺在了功劳簿上;有的干部被调到重要岗位后,手握更大权力,掌握更多资源,“自我中心”幻觉膨胀,似乎所有人都应围着他转;有的因为年龄优势,在当地甚至更大范围内成了最年轻的“局长”“书记”,就以为前途无量而飘飘然,甚至得意忘形、目中无人;还有的自认为有关系、有背景,哪怕出了事也有人“兜底”,就不免头顶闪亮“光圈”,让人惹不起、躲着走……领导干部一旦“自带光环”,处处觉得自己和他人不一样,就容易头脑发热、脱离群众,路越走越窄。
干部自认为头顶“光环”,其实是“心魔”作祟。干出成绩,不念群众支持、组织信任,而一味强调个人能力;身居要职,不思为民谋利、为党分忧,却只想着发号施令……一些干部错误的价值观和不严不实的作风,导致其内心膨胀、心态失衡,慢慢变得唯我独尊。说到底,领导干部如不注重修身修心,不能在公与私、义与利、是与非等问题面前摆正位置,就容易乱了心、迷了路,终究要栽跟头。而从外部来说,无论是鲜花掌声,还是曲意逢迎,都易使定力不足的领导干部内心沾沾自喜,进而盲目自信,滋生骄娇。
诸葛亮在《将苑》里写道:“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判?!碧热舾刹恐豢吹礁鋈顺杉ê土α?,仿佛觉得头上笼罩一圈“光环”,就很容易听不进或有意忽略他人的声音。这样,一些干部慢慢便从“一把手”变成了“一霸手”,由“班长”变成了“家长”,大小事个人说了算;同时,他们恃才傲物,总以为自己有“几把刷子”,便不大肯虚心学习,在因循守旧中贻误了发展良机……
古人云:“处满常惮溢,居高本虑倾?!贝呵锸逼谒喂蠓蛘几肝说偷髑?,他在家庙的鼎上铸下铭训:“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币馑际?,面对任命提拔要越来越谨慎,甚至连走路都靠墙走,只需有这只鼎煮粥糊口就可以了。古人尚且如此,党员领导干部更应时时自省自勉,保持一颗谦逊之心,牢记手中的权力是谁给的、用来做什么。
68年前,“赶考”途中,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一忠告,时至今日,仍振聋发聩。正所谓,“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绷斓几刹恳惨P奚硇扌?,以群众忧乐为忧乐、以群众疾苦为疾苦,只有时刻掂量肩头负担的责任,内心才不浮躁,身体才飘不起来,保持心明眼亮,头顶上也就自然不会顶着那些晃眼的“光环”了。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光环 领导干部 责任 干部 常思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