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纾解“节后综合征”要从心开始
国庆假期不知不觉中即将画上句号,大部分人很快就要正式投入到学习、工作当中。也许还有些人觉得假期没有休息够,没心情上班,甚至还有茶饭不思、身心俱疲等状况,其实,这就是所谓的“节后综合征”,马上回归工作的你,也有过这种情况吗?如何摆脱“节后综合征”,四个小贴士助你尽快“满血复活”。(10月8日新华网)
国庆中秋八天“超级假期”,不少人尽情地“嗨”了一把,或回家与亲人团圆,或出游饱览祖国风光,或与故友把酒言欢,抑或宅在家中做喜欢做的事。转眼长假结束上班节奏重启,难免有人感到不适应,也就是被所谓“节后综合征”、“假期综合征”所困扰,如何精神饱满地迅速进入“状态”,往往成为后长假时期老生常谈的热点话题。
每当假期接近尾声,有关专家、新闻媒体都会做出善意提醒,针对那些较有代表性的症状开出相应的“解药”,是否管用当然还要因人而异,更有一个能否“遵医嘱”的问题,而逢长假必出现“假期综合征”,其实清楚地说明预防和纾解之道关键还是在于自我调适,不必也不该总坐等别人提醒和支招,说到底要从“心”开始,主动收心。
长假来临大家内心的兴奋劲儿自然不用说,放飞心情“过把瘾”的冲动也不难理解,不过假期如何安排,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规划,把握分寸、张弛有致,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考量。自主调节、自我缓冲,防止出现“假期综合征”,既考验自控能力,也是一种生活智慧,做有心人才能做生活的主宰,不至于总被生活牵着鼻子走。
生物钟被打乱,饮食上的失衡,等等,固然不排除长假因素所致,有关缓解对策自然也有一定功效,但节后上班精神状态,关键还是取决于我们自己内心的定力。倘或还对假日生活恋恋不舍,不愿意回到忙忙碌碌的现实,甚而潜意识里给自己找节日玩得累之类藉口,提不起精神也就不足为奇,恨不能天天长假,既不现实更不可能。
假期结束就该“收心”。假期了却了团圆的念想,释放了工作的压力,享受了生活的乐趣,上班后不但要收心,还应该热情更高、动力更大、干劲更足,没有任何萎靡、懈怠的借口,更别试图让别人来给自己治愈“假日病”。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节后综合征 纾解 假期 长假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