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整治直播乱象,亟待对打赏设限
日前,两则粉丝巨款打赏主播的新闻引发热议。
一则主角是熊孩子。一位14岁的男孩子沉迷某游戏直播平台,两个月打赏16万元给女主播。该男孩父母在广州增城一服装厂流水线做缝纫工,缝一个牛仔裤裤头0.3元,每天加班到晚上12点,16万元是10年积蓄。
另一则主角已为人父。这位合肥市民有一个4岁女孩,过去三个月,他迷上了在某直播平台给女主播打赏,除了挥霍掉家中7万元积蓄外,还借了5万元高利贷,继续给女主播打赏。女儿的奶粉没再买过,讨债人的身影却出现在家门口。
熊孩子打赏主播惹祸,早已不是个案。年初有媒体报道,一名13岁的未成年少女沉迷网络直播,两个月竟然偷了母亲25万元,用于打赏男主播。而成年人打赏主播更是疯狂:有挪用公款打赏主播的;有借高利贷打赏主播的;有大学生一次花10万元打赏主播,并要求其5年内不准谈恋爱的;有土豪一分钟打赏女主播100万元令其感动得当场嚎哭的。
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直播平台近年发展迅速,由于监管滞后,一直处于野蛮生长态势,个中乱象已引起各方关注。今年上半年,文化部对网络表演开展了集中执法检查和专项清理整治,关?!扒鳌钡?0家网络直播平台,行政处罚48家网络表演经营单位,关闭直播间30235间,整改直播间3382间,处理表演者31371人次,解约表演者547人。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此番文化部出手整治,针对的是直播平台内容“打擦边球”等经营行为,没有涉及打赏乱象。从近年媒体披露的粉丝疯狂打赏主播乱象看,直播主播的诱惑力,足以令部分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失去理智。男女主播靠粉丝们非理性打赏一夜暴富的故事,也不断刺激着公众敏感神经,冲击着社会承受力底线。
有一种观点认为,直播平台是市场化经营,粉丝给主播打赏属于个人赠与行为,不必监管。其实,这种说法站不住脚。直播不是做公益,不管主播收入是否靠粉丝打赏为主,但其表演或主持就是劳务付出;不管主播有否暗示或明示,直播程序中激励或诱导粉丝打赏的机制确实存在。粉丝们往往是被争相刷存在感的氛围裹挟或诱惑下打赏主播,迥异于民法意义上的赠与。因此,从规范经营的角度对其进行监管,无可厚非。
通过上半年的整治,网络直播平台的表演内容已得到有效净化,但监管部门对打赏乱象则一直没有“出手”。为了抑制粉丝的非理性行为,为了直播平台健康发展,监管部门有必要对粉丝打赏主播金额设限,即对一个设备终端或帐号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个平台、某个主播刷出的打赏金额,设定最高限额,超过无效。如果视而不见,放任自流,粉丝打赏主播行为可能没有最疯狂,只有更疯狂。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主播 直播 粉丝 赏主 乱象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